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 ...

  •   2 圣诞舞会(上)
      在汉堡,特别是医学这个圈子没人会拒绝斯特凡.朗老先生家的派对邀请。多年前就形成的默契,易北河旁的朗家绝对是这个城市的社交中心。不仅仅跟朗老爷子性情豁达广结好友有关,还有当年朗先生的好友莫里茨.哈默尔独生女克拉拉小姐的成年宴会有着莫大的关系。克拉拉.汉默几乎一出现在这个圈子里便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她身材高挑凹凸有致,皮肤白皙光滑,眼睛和头发都黑得浓郁,五官既不像德国人那么突兀也不像中国人那般寡淡,身体里的东方血统让她美得完整。她秉成了两种文化的优点,安静内敛同时又坚定果决。那场宴会之后,名流豪绅俊男美女都不会错过朗家的活动。
      以前甚至传着克拉拉与斯特凡的绯闻,也许不能算作绯闻,哈默尔与朗家怎么看都算得上门当户对。克拉拉年轻貌美充满活力,斯特凡当时也成熟稳重事业有成,那场成年舞会上正是朗家的少爷搂着哈默尔家的小姐完成了第一支舞。人们喜闻乐见这样的场景,以至于对于两个家庭的结合都称得上翘首以盼了。不过后来哈默尔家的克拉拉被一个中国男人勾引了,他们两人的婚礼甚至都没有一个德国人参加。
      上一辈的恩怨情仇又照在了李亦然身上。
      其中之一的就是不要和哈默尔女士讨价还价。
      而现在她在装扮自己,刚洗完澡,对着镜子抹面霜。她必须精心装扮自己,讨好斯特凡.朗和自己的母亲,总的拿出些配合的诚意。南亚的烈日灼伤了她原本白皙又光滑的肌肤,刚过28岁生日的李亦然对着镜子发现自己眼角有了细纹,上好妆后弥补了些,护理过的头发也还说得过去,柔柔软软的服帖在后脑勺。她专门为斯特凡.朗老先生的宴会做了很多新尝试——以前从没梳过的侍女发型,海蓝色晚礼服,长耳环,还有矫正过的口音。
      没人会拒绝也不能拒绝朗家的派对,这就好像是宣布自己要与这个圈子绝交。固然李亦然是个傲慢的富三代,是个觉得自己永远也不会融入德国人圈子的传统中国女人。她可以不出席医院里的酒会,她也可以不参加母亲的生日会,但她不能不去朗先生为她准备的宴会。
      是的,毫无疑问,斯特凡.朗对哈默尔家的女人们都特别友好,甚至称得上是疼爱。他现在要像30年前把克拉拉带入交际圈一样浓重的带出她的女儿。
      托马斯.朗早就在这家普通的旅社前厅里等待,他今天穿着一套工整的BOSS黑标正装三件套,寄着黑色稠质领结,甚至胸口的口袋里也像朗老先生一样撇着上个世纪流行的白色栀子花。他打扮得像个标准的汉堡绅士,带着朗家特有保守刻板,只是与他那双电力十足桃花眼带出的情调难以调和。李亦然的评价是如此真实——他确实很难做一个像斯特凡.朗那样标准的普鲁士绅士。

      斯特凡.朗拥有汉堡最大私人舞池,就在他的别墅里。舞池保留了那种你能从任何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电影里看到的老派容克贵族风格,虽然这种风格与整个别墅的现代化设计南辕北辙,但朗老先生却十分喜欢这种令人难堪的冲突。至于汉堡的那些医生们到提不出相反的意见,除了李亦然,她曾不止一次把这个舞池当做建筑学中丑陋的典型。
      实际上,今晚算得上个小型的宴会。来客没有去年圣诞节多。音乐还是莫扎特的《夜曲》,舞池的布局也一年前的圣诞派对一模一样,不同的是,这个汉堡医学界的圣诞派对今年多了一个主题——为南亚的医院捐献医疗设备同时也为哈默尔家继承人李亦然接风洗尘。后者是在意料之中,圈子里传说着不仅仅是哈默尔家的股份甚至是朗家的财富——两个制药公司,也都写在了李亦然的名下。朗老先生没有孩子,唯一的侄儿眼下也快成了哈默尔家的女婿,而朗先生对李亦然的偏爱已经超出了好朋友继承人这种宽度直接变成了比亲孙女还亲的亲人。而前者又建立在后者的要求之下,李亦然的南亚经历带回来的东西刚好能为汉堡人展现自己怜悯之心。
      这是个圣诞派对也是个慈善晚会。
      宴会上的宾客,李亦然从左往右数,60%是医生,整个汉堡市有名气的医生都参加了,20%是制药的商人,还剩下10%的人是李亦然不曾见过的,或许是汉堡足球俱乐部的人或许是朗老先生高尔夫俱乐部那几个船业大亨。
      但太阳底下又会有什么新鲜事呢?李亦然把目光停在8点钟方向,一个穿着燕尾服的高个子男人,黄色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端着香槟正在和朗老先生侃侃而谈。那正是从因戈尔斯塔特来的弗里德里希.克莱因医生。
      而她的母亲并没有在舞池接受大家的簇拥,她站在楼上,正在跟一个她并不认识的中年男人交谈。两人谈得兴高采烈,时不时发出愉快的笑声。
      确实没什么新鲜事,来搭讪的人都是说着相同的话,她都微笑着摆谈些南亚的见闻,这些享受着大量社会资源的人往往有着让人难以理解的怜悯之心。李亦然每每都以一句都过去了作为结束,以消除大家口头上的关切。她想如果不是看着朗老先生的面子上,这些人估计可能连一个圣诞快乐都难得说吧。李亦然没有继承母亲那般美丽的容颜,她长得像自己的中国父亲,虽然也算得上纤细优美的清秀佳人,但在高挑性感的日耳曼美女中也就没那么醒目了,至少不能引起克莱因医生的注意。他又在跟一个制药厂的老板交谈。
      他也是个商人,他当商人肯定比拿手术刀更加出色。李亦然望着他默默想到,一个纯粹的商人。
      如果他脱下白大褂,在哈默尔集团任职,恐怕三年就能爬到副总裁的位置,远比拿手术成功得多。哪怕脱掉董事长男友这个名号,他至少也能获得航运部的经理。一个人能做到让每个人都赞不绝口,要么他真是纯洁善良充满了亲和力,要么就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精。
      李亦然独自喝着香槟,她的舞伴正游走于脱下白袍穿着礼服显得有些莺莺燕燕的女医生之间。经过这几年流行文化的起伏,收入颇丰的女医生们改变了以往严肃认真的表面,她们完全像一般的城市金领一样出入各种时尚场所。她们的口袋里不再是消毒水而是各个商场的VIP卡。人们把这种转变理解为哈默尔女士为首的妇女之友俱乐部里开始吸纳中产阶层,首当其冲的便是跟哈默尔女士联系密切的医生们。
      “我不觉得大家都不认识你,”声音来自背后,是好听的女中音,属于克拉拉.哈默尔女士。
      李亦然转过身,手里的酒杯放在身前也不是放在身后也不是。这是回来后李亦然第一次面对面面对自己的母亲。她跟她的男朋友有一样,几乎是没有变化,还是显得宁静高雅。她今晚穿着一条暗紫色单肩长裙,样式简单,没有繁复褶皱或者点缀,全靠设计师量身定制的剪裁。实际上哈默尔女士并不是个浮华的人,她是个标准的德国女人,崇尚简约和恰到好处的装潢。同样今晚她没有携带任何首饰,反倒是给优美的脖子流出了让人欣赏的空间。
      “可我并没有什么好说的。”李亦然想说的是她并不属于这里。或许她哪里都不适合。
      “游历了一年,多少总是有点感触的,不是吗?”
      “我并不觉得你会感兴趣,妈妈。”
      有的时候李亦然能体会到自己母亲试图在用自己的方式讨好她,努力做一位合格的母亲。但这种有些冷漠的命令式的接触方式并不能让她感到母爱的温暖。她能理解很多时候她的母亲在为自己担心与忧虑。不过大多数时候这些担心与忧虑都变成了印在那一张张纸片上的桥——这跟以她和斯特凡所努力创造的保守古朴的德式社交氛围南辕北辙了。
      “安静,安静,请大家安静一会。”刚刚在楼上接结束与一个年轻人的交谈,舞会的主人斯特凡.朗老先生正从楼上下来,他穿着十九世纪流行的燕尾服款式,圆圆的肚子把样式繁复的白色马甲挤在最抢眼的位置,抢了戴在胸口上那朵乳白色兰花的光彩。他清了清嗓子,继续.骄傲地说,“正如你们看到的,哈默尔家的外孙女从印度洋安全无恙的回到了我们身边。”那不过是写冠冕唐璜的话,这种游历或在上个世纪会受表扬,现在李亦然只会落得个不顾家族经营让母亲伤心流泪的评价。虽然在途中有义诊等善举却不能称赞更不能提倡。
      宾客们把目光都头像穿得跟朗老先生一样不合时宜的李亦然,并不是穿着,而是气场,李亦然表现出一种不愿与人交谈的倦意。直到所有人都原谅了她,想着她毕竟刚从外国回来,脸上还带着辛苦劳作的痕迹。环顾围着人群,李亦然在第二排的右边发现了克莱因先生。
      “谢谢朗老先生的宴会。”李亦然顿了顿,脑袋里翻腾着昨晚自己写的草稿,眼神还是看着她以前的导师弗里德里希医生。“也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我非常好,再好不过了。在没去南亚之前,我只在两个国家的两个城市生活过,我从来没有任何关于贫苦疾苦的概念,直到我在一个斯里兰卡的茶园里。我是个神经外科医生,实际上我在做一个教师的职务,教音乐和英语。我喜欢那些孩子,我感谢那些孩子,感谢他们把我从破碎状态重新拼凑起来,让生活变得意义。行走让人成长,这一点都没有错。”
      李亦然觉得喉咙卡的厉害,她一向擅长说出自己的想法,如今却话语凝噎。在一句祝大家圣诞快乐里结束了两分钟都不到的发言。她脸色有些难看,想起南亚的经历让她难受。她喝下一口酒后往阳台走去,她希望能一个人安静会。
      她自己也带着一张面具,冰冷的,事不关己的,甚至是不能动情的面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