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19章 游园秋狝 ...


  •   立春后的一日,午后正伺候皇上写字,小喜子来报,四贝勒求见。

      传进来,原是为了皇上赏赐畅春园陪园的事,胤禛的那个赐园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圆明园了。

      “要些什么陈设、缺些什么东西,都让他们去办。”皇上写完最后一个字抬起头来便说。

      我正要收了笔墨,却见皇上摆了摆手。于是依旧侍立一旁。

      “儿臣遵旨,儿臣那园子修得差不多了,想请皇阿玛得了空过去坐坐,散个心。”

      “好啊!”皇上看来兴致不错,“不如今儿就跟了你去转转。”

      “儿臣惶恐,恭请圣驾。”胤禛显然早有准备,嘴里说着惶恐,做来却是丝毫不乱。

      一时步入园内,清新雅致的庭院格局,新修葺的屋宇飘着淡淡的木香气,皇上频频点头,环顾四周则皆是怡人的花草。

      胤禛啊,胤禛,你可真会琢磨圣上的心思。

      行至一间书房,上题“深柳读书堂”五个字。屋内设一面围屏,皇上见了,只对着上面的画端详了足有半日,那屏风上制的不过是美人图十二张,题的款则是胤禛“破尘居士”的号。

      “破尘”、破尘,胤禛,你可是真愿看破这红尘?

      “胤禛啊,”皇上突然开了口,“这美人图绘得不错,只是你府里的画师描摹了宫里的美人,怎么也不和朕说一声呢?”

      “呃?儿臣全然不知。”胤禛脸上一惊。

      “李德全,你看这《捻珠观猫图》里的美人像谁啊?”

      “奴才瞧着不好说。”李公公也是小心试探着回了。

      我顺着皇上指的仔细一瞧,啊!这样貌神态不是我是谁?

      皇上也不明说,却又指着另一屏上的《消夏赏蝶图》道:“这个就似德妃宫里的侍香了。”

      话音刚落,胤禛就给跪下了,“皇上,是儿臣的过错,儿臣这就叫人给拆下来。”

      “罢了,罢了。”皇上一笑,不过摆摆手道:“胤禛,你那画师好眼力,这可都是朕宫里一等一的姑娘。留着吧,也是件美事。”

      “谢万岁!”

      “听说你还自个儿开了块地,带朕去看看你种的瓜果……”

      “嗻。”

      出门时,我望了望胤禛,拉在后面的他也刚好向我看来。就像两个背着大人打闹的孩子,彼此心照不宣地警告着对方,又不禁生出了几分痛恨的相惜。

      ―――――――――――――――――――――――――――――――――――-----

      康熙四十八年的四月,胤禩、胤禛和几位皇子随万岁往塞外避暑,胤禵却没有得到皇上首肯,着其留京驻守。

      就在出宫上路前的几日,皇上突然把爷爷叫进了宫,也不知为了什么事,君臣二人聊得甚欢,还赐了宴。暮时出宫前,李公公悄悄带了爷爷到我的小院,说是皇上的恩典,说来一次不容易,让我和家里人见见。

      望着年老体衰的爷爷,想起这冰冷无助的皇宫,不禁悲从中来,祖孙二人唏嘘了好一阵。

      末了,他老人家从怀里掏出个锦盒,打开一看竟是只稀世玉镯,不及细瞧便知是进贡的非凡物。

      老太爷慢慢地放下宝贝,语气沉缓:“这是你阿玛给你额娘的信物,我这次来,你额娘说该是给你的时候了。”他一顿,又道:“月琦啊,这不是普通的东西。你额娘吃斋念佛这么多年,早已不是留恋世俗的人了,你就好好收着吧。”临走时又嘱咐了些好好伺候皇上的话,又说日后万岁自有安排,无须牵挂之类的。

      我都一一应下,送至宫门,想着不知是否就此便是老人的最后一面,只是一遍遍的嘱他好好保重身子,慢慢看着轿子出宫,直至无影。

      回来夜里躺在炕上,惦记着白日里的人事,想起那镯子,在烛火下细细看了,是一块极品的和田贡玉所制。

      整只镯子雕刻成少见的香草龙纹盘旋相接,这样的东西,即使是大内也不多见,不知爷爷和阿玛是怎么得的这个赏赐……

      ―――――――――――――――――――――――――――――――――――――----

      此次秋狝已是我的第二次随行,去年发生了许多不快的事,也着实对行猎没有什么感受,而现时的心情则不可同日而语。

      往承德去的一路上,到处是先走后行的百官宗室,另有西北各族权贵也一同上路,整个一个北方地区大调动,接近避暑山庄的几条官道,每日大小官员各种轿舆,未见围猎,已是惊人。

      皇上复立了胤礽为皇太子,心情亦大好。这往围场的一路,行宫多达近二十处,沿途加之各路官员承接,走了也一月有余。

      到达时,众人忙着修整,山庄比之去年也新修了好几处。秋狝的行营外圆内方,层层设防,戒备极其森严。一时,军机处、提督衙门、理藩院以及兵、刑、礼、工、吏、户六部营帐都已设好,随班八旗也都一一就位。行营所驻各部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俨然一个清廷的小缩影,少说也有万人齐聚,于是,皇上便可安心在此办理政务多达半年之久。

      前前后后,再等蒙古各部王公抵达,已近七月。

      那日天蓝的出水,皇上让先行“阿达密”,也就是秋狝的序幕,即先选一址,小规模试围一下。

      夜里来报,说是“阿达密”一切顺利,这就可以开始正式的行猎了。

      “月琦,李德全说你骑射学得不错,这回朕可要好好考你一下啊。”

      “嗻,可奴婢有一事不明,想请皇上示向?”

      “讲。”

      “据奴婢所知,秋狝应该是只有男子才能参加。皇上要如何看奴婢的骑射呢?”

      “呵呵,傻丫头,说得不错。围猎结束之后,朕要设宴各族王公,皇子们还要比武,格格和各宫妃嫔也不必拘束,都可策马骑射。”

      真到了行围那天,虽是天青云高,却风声猿鸣,加之金角号声,颇有些吓人。等到仪式妥当,近内侍卫和皇上、皇后跟前的人都进了观围的场子。

      本来有李德全在,我是不必去的,可皇上似乎点了名,所以也只好跟着。如此,才得见了《乾隆行猎图》上那般难以想象的光景。

      只见几百个骑兵,前哨进入,后队依次随发,由远及近绕满围场,两翼众多军队飞驰合拢包抄,渐成合围之势。

      此时,各路军旗摇动,呐喊鸣金,响声整天,一时众将压山而下,缩小包围,各种獐、狍、鹿、狼便在围内暴走狂奔。由高处向下望,那气势非同一般。近万兵士,等众兽都入了围子,即刻站稳外围,各取帽盔,领头者举鞭,全军顿时束马高呼:“玛喇哈(围毕)。”声震千里之外。

      皇上即刻出了观围的看城,佩橐鞬弓矢,策马就上了一处高地,再立马环视,举鞭示意。后面各班近卫马上跟进,他们都是百里挑一的选练,皆尾随皇上,牵狗的、驾鹰的、递箭的、护卫的各司其职。偌大个围子,百匹野兽,任万岁一人信马驰猎!

      康熙箭无虚发,一时有应矢即亡者,有带箭逃窜者,所获猎物自然不计其数。

      皇上已近耳顺之人,竟仍是这般厉害。史书中常说天威如何如何,看来也并非拍马虚言。可以想见当年亲兵征战,何等英姿勃发!

      尽兴之后,皇上再次入城观围。凡皇子王公、近侍武官、军中各将并八旗子弟及各地推举的好手悉数入场,真真是群雄逐鹿!千人万羽!

      只听得百兽哀鸣,战马啸啸,皇上指着一人道:“那个是哪位阿哥?”

      李德全眼力甚好,已回说:“是四阿哥。”

      皇上点了点头,片刻又指着一个问:“此人专射猛兽,且一箭毙命,是谁的部下?”

      便有人回说:“是四川巡抚年羹尧。”

      “哦,是他。”皇上应得若有所思。

      说话间也是风云变幻,已变化了多种狩猎阵形。先是各旗形成合围之势,把行猎的圈子缩得极小,随后众人万箭齐射,全歼不留;

      再者三面突进,只放开一道口子,猎物遂奋力向该处奔突,两边鼓声如雷,各路人马只从后追杀猎尽;

      再有一种,也是留口放行,只是安插数批人马埋伏于地势两旁,待兽群经过,再冲杀个片甲不留!

      怪不得人说,木兰围猎是行军打仗,如此练兵,实是蔚为大观!

      这行猎直围了十多日,才算是真正罢了围,众人又忙着准备后头的余兴节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