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游遍芳丛 ...

  •   入了夜的玉清宫是那样幽静,白日里来来往往的神仙此时也都去了,灯烛仍是高明,却只为得一人。虽然那人整夜也不会出了书房,去看看回廊上的灯火。
      小玉进屋时,杨戬是惯常的样子,对着奏折,朱批不停。只是今日他不时低咳,听了让人忧心。
      “舅舅,你又没吃药!”小玉生气的说,“你再这样,我可要告诉师父去了!”
      杨戬抬起头对她笑笑,像是才看到桌上的药盘,“竟是忘了。”说完拿起一颗乌黑的丹药随便嚼了。
      “舅舅你总是这么糊弄自己,总这么坐着可对身体不好。”小玉话还没说完,那人的心思又在公事上了。小玉明眸一转,“舅舅,我今日下去看,师父像是不大高兴。”
      这话成功的抢过了杨戬的注意力,“怎么了?”
      “我今儿去看,见师父对着一张笺子长叹。”小玉也不急着往下说,只等杨戬来问。
      杨戬觑着小玉,他唇边似叹似笑,“越发调皮了,还不拿过来。”
      小玉倒是惊奇,“舅舅怎么知道我拿了?”
      杨戬唇边一笑,只看小玉拿来的那张彩笺上写道:
      “暮云收尽,霁霞明、高拥一轮寒玉。帘影横斜房户静,小立啼红蔌蔌。素鲤频传,蕉心微展,双蕊明红烛。开门疑是,故人敲撼窗竹。
      “长记那里西楼,小寒窗静,尽掩风筝鸣屋。梦醒灯光情未尽,尽觉语长时促。短短霞杯,温温罗帕,妙语书绢幅。五湖何日,小舟同泛春绿。”
      杨戬收起彩笺起身对她说道:“在天上好好呆着,别乱跑。”
      “舅舅,你去哪?”

      杨戬突然而至,文若倒是吃惊。
      “你怎么来了?”文若问。
      白衣人负手说道:“我来与你‘小舟同泛春绿’。”
      文若掩嘴笑了,“我说怎么没了,原是小玉拿的。”
      “可惜现在没有春色,”杨戬道,“昔年应你去看断桥残雪,现在去可好?”
      文若笑道:“现在也早了。”
      “我们可以去那里等着。”

      青山双影落桥东,南有高峰,北有高峰。双峰秋色去来中,去也西风,来也西风。
      西湖的秋,别有一番韵味。桂花飘香的秋色中,虫鸣鸟啼,鸿雁南飞,伴了香茗湖中轻划小舟,湖岸有白堤倒映,一池湖水在夕阳下成了金色。
      此景此情,直让人醉倒在湖里那静谧如镜的暮色中。
      湖畔一处大宅,门楣上简单的写着“杨府”二字,黑匾金字。若有神仙路过,看了字迹怕是也要一拜,那正是杨戬手书。
      府邸面积不大,占地一倾多些,府内山、亭、馆、廊、轩、榭等皆贴水,园如出水上。
      宅分内外,外宅有前后三进,即是门厅、茶厅、正厅;内宅建有南北两幢小楼,为起居所用。楼与楼之间由走马廊四面环通,廊下东西各设楼梯,雨天不走水路,晴天又可遮阳。
      主厅“退思草堂”面南临池,隔池是“闹红一舸”石舫、“辛台”和“菰雨生凉”小轩。草堂东有琴台,西有曲廊及“水香榭”,东南复有三曲桥通向“眠云亭”。
      草堂位于花园的背面,朝南五开间,歇山顶,前临水池,月台宽敞,台下池水清澈,锦鳞酣游,俯石栏伸手可及。月台西侧,湖石叠峰直接于池中升起,沿着游廊渐渐向外扩展。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湖中的荷叶和荷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池水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半弦的月,在一层淡淡的云彩之后,柔光不能朗照。
      文若伫立在草堂中,透过敞开的窗户,静静的看向外面的月光水色。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元始天尊所言半年之期,在这凡间也有一百多年,可是也该足矣了。
      杨戬拿了衣服给她披上,“想什么呢?”
      “没什么,”文若回首轻笑,“这夜色正好,真君可愿赋诗一首?”
      杨戬顺着她的意,“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可叹今年秋景好,明春柳絮陪孤陵。文若心里做出了下面两句,却不再说,只笑道:“二郎这两句做的工整,我竟答不出。”
      杨戬一愣,“你叫我什么?”
      文若只做害羞,扭过腰肢,“你若不喜,我不叫便是,有的是愿意这么叫你的,也不差我一个。”
      不知怎的,身后杨戬只是无声,文若心中惴惴,却听他说道:“……再没有比这更让我欢喜的了。”说话间她已入了杨戬怀中。

      作画,吟诗,抚琴,泛舟,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杨戬没有提要回天上的事,就这么陪着她,在人间一日又一日。
      日子很是安静,有时候太过安静,让文若觉得杨戬似乎已知了她心中所想。
      而杨戬只是变着法的逗她开心,今夜又带她夜游湖光。
      时辰并不晚,西湖旁还有许多游人和贩卖的商贩。两人坐在画舫中,看岸边灯火闪烁,倒映的湖面上,倒像是从湖底龙宫发出的点点光亮。
      夜幕中,透出摇曳烛光隐隐约约的亮,现出雕梁画栋影影绰绰的秀美。空气中弥漫着秋的香味,头顶皓月星空。曼妙的歌声远远的传来,不知是有伶人在酒家献艺,还是青楼女子在叹惋自己流落平康。
      “看那边。”杨戬指点。
      西湖南、北、西三面环山,群山在黑暗中现出一种沉静的美。北面保俶山上瘦瘦的保俶塔,沧桑而古朴。湖北面的雷峰塔,沉重的镇锁着西湖。湖东面是灯火辉煌的闹市,人声鼎沸。
      “雷锋塔下,还镇锁着那条白蛇吗?”文若问道,她身上厚重的大氅是杨戬怕她受风披上的。
      “早已被她的儿子救走了。”杨戬故意省略了下文。不老不死的白蛇被儿子接走后,并没有得到什么美满的结局。当她的儿子衰朽的时候,她依然容颜如故,她那状元郎的儿子怎么受得了世人非议,但好歹还存了一份良心,让白蛇自行离去,未下杀手。那白蛇自那以后,就一直在这西湖之底修行,或者有一日也可得道成仙。
      黑暗中,突然有一个影子出现在船舷上。文若吓了一跳,杨戬搂过她,只道:“不知西湖龙王深夜至此所为何事?”
      划船的舟子因是杨戬以柳枝所化,没有任何反应,手里稳当的划着船。
      借着船上的宫灯,文若看清那不是别人,正是西湖龙王。
      “小龙恭迎王爷千岁。”西湖龙王打躬作揖,“得知王爷至此,小龙在湖底备了薄酒,请殿下赏光。”
      杨戬道:“多谢美意,不过,杨戬是微服至此,你只当不知。”
      西湖龙王也是活了几千年的龙族,看到仁佑王怀中佳人,便知是来得唐突,扰了二人兴致,又拜了拜便即退下。
      “吓到了吗?”杨戬问她。
      “没有,”文若促狭笑道,“只是天黑没看清西湖龙王长得什么样子。”
      杨戬笑说:“还是没看见的好,看见更是要吓到你。”
      文若道:“我连青面獠牙的鬼差都见过,怎么还会怕这个?”
      她这一说,杨戬倒想起当年文若在地府受伤之事。
      杨戬道:“不若我们给秦广王送点还礼如何?”

      文若未想,杨戬竟是胡闹得在西湖边上开了医馆,专治将死之人。两人在这住了不足一月,便是门庭若市。凡是医药能治的,杨戬便能开出药方,若是不能治的干脆一口仙气。
      文若每日看杨戬望闻问切,偏生还不用她这个正经儿大夫操心,她也只当坐在医馆里看个热闹。
      “看,就是这家医馆,”又有路过的百姓指点,“大夫不仅长得好看,医术更是厉害得不得了!李家那二小子知道不?多少大夫都说不成了,就是让他给治好了!”
      “真可是的!这样厉害!岂不是要气死神仙了?”
      文若听了不觉好笑,里面坐堂的可是正经神仙。
      又听外面人说:“可惜这大夫不是个有福之人,娶了个媳妇儿整日病怏怏的。”
      文若先是听了“媳妇”二字脸红,又听人说她病怏怏的。这凡人怎么会知道她元神有损?倒是杨戬上次受的伤前些日子刚好。
      她正想着,只听屋里杨戬出来,“别站在风口里,身子不好,小心受了风。”
      文若恍然。
      谁知没有几日这杭州城里便传出,杨大夫医术如此高明是为救治结发妻子所患绝症的缘故。
      文若哭笑不得,却见堂里杨戬还在为人诊脉。
      “这是寒凝血脉所致,按这个方子和水煎服,很快就会好了。”
      只听那陪娘亲来看病的儿子说道:“谢谢大夫、谢谢大夫!您善有善报,您夫人的病一定也很快就会好的!”
      文若忍俊不禁,待病人走后对他说道:“为得你,我这么快就成病入膏肓的了。”
      “胡说些什么。”杨戬轻斥,“今日早些关了医馆,回去我给你做莼菜豆腐羹。”
      “你当我是逆天啊,有吃的便欢喜。”
      文若如此说来,晚上还是吃了清源妙道真君亲手烹制的莼菜豆腐羹。
      两人正吃着饭,却是外面门户响了。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昔日对文若行刑的秦广王。他不仅自己来了,身后还带着两个鬼差,拿着夹棍。
      杨戬见了,明知故问:“不知秦广王这是要来做甚?”
      秦广王拱手拜下,“小王所来是为负荆请罪。杭州府地界这几日应当亡故的人,都还尚在阳间,鬼差实为难办。”
      杨戬只道:“秦广王哪里的话,鬼差执行公务便是。”
      秦广王颇为无奈,“殿下神术,有起死回生之能,鬼差怎能捉拿还未离魂之人?”
      杨戬折扇轻摇,“我记得地府有应对已到死期,却不能离魂的凡人之法。”
      秦广王哭笑不得。有这方法是不错,可那规矩是拘了影响轮回之人的魂魄,难不成他能拘了仁佑王的魂魄去?不说敢与不敢,只说这个本事他就是没有的。
      秦广王双手奉上夹棍,“还请殿下不记小人过,在此罚过小王,就让那些本该回到地府的魂魄,重入轮回吧。”
      文若觑了杨戬一眼,对秦广王说道:“我们也不会在此久住,那些未入轮回之人,大约也只是多活几年,还请秦广王法外施恩。至于这夹棍,您还是带回去吧,我想大概是没人需要的。”
      杨戬说道:“既然文若如此说了,你便去吧。”
      “多谢殿下,多谢文若姑娘。”秦广王躬身一拜,话音落下,他和来时的那两个鬼差就消失在空气中了。
      见着秦广王走了,文若似嗔非嗔,似笑非笑,对杨戬说道:“你也太促狭了些。”
      杨戬却说:“美人一笑,算不得什么。”

      转眼间这杭州府已入了冬日,天地间一片白色,街上却没有几个行人,雪地保持着它原本平顺的样子。
      亭子外面是若隐若现的断桥,雪如迷雾,万物在此刻宁静下来。
      一把油纸伞遮在文若头顶,为她撑起油纸伞的人白衣而立,与这天地一色。
      杨戬另一只手为她紧了裘皮大氅,“别只贪看雪色,回身小心再受了凉。”这么说着却不管自己身上只穿了单衣。
      “若是能日日如此就好了。”文若叹道。
      “这有什么难,只叫青女日日下雪便是。”
      青女是掌管风雪的仙子。
      文若笑道:“若是那样你也成昏君了。”
      杨戬也笑,“你却不是会离乱三界的祸水。”
      “你也不是昏君,”文若说,“眼见要过年了,你也要回去了吧?”
      “年节还在这里过,等开春就回去,”杨戬又道,“回去过了早朝,我便回来陪你。”
      文若听了,疑心道:“你这是怎么了?”
      “哪有怎么,不过是看了你‘长记西楼’‘同泛春绿’所言,”杨戬有心逗她,“我也得当得起你一声‘二郎’不是?”
      “越发得油嘴滑舌了!”文若笑言,又看起湖上雪景,却未见他目中忧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