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第八十二章 ...
-
晴儿迟疑地站在门口,欲言又止,直到在桌边独自饮酒的陈子瑞察觉:“晴儿,你来辞行?”
“妾能否和将军一起走?将军在边关打仗,也没人侍候衣食起居,晴儿愿意陪着将军……”
陈子瑞示意让晴儿走进来,然后说道:“你不知道西北有多寒冷,那里不是女人待的地方,我不想让你受苦,我已经托了官媒,为你寻个老实的人家,你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
“将军的恩德晴儿无以为报,晴儿愿意伺候将军一辈子。将军为何非要去西北?”
陈子瑞失落地喝了杯酒:“我累了,晴儿,很累,撑不下去了。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纳妃,再看着他立后,再看着他儿孙满堂……”
晴儿惊得楞在那里,手中的丝帕滑落到地上也没察觉:“怎么会是……是……”
陈子瑞斟了杯酒,一口饮尽:“那又怎样?”
“他……他是男人,是……皇上,将军你……怎么能……”晴儿语无伦次。
陈子瑞看着手里的酒杯,凄凉地一笑:“只能逃开,只能这样……还以为真的能在他身边辅佐他一辈子,能做他的臣子,没想到还是这么不甘心,这么放不开……”
陈子瑞主动请缨前往西北的事情确实引起不小轰动,很多人都猜不透他意欲何为,明明已经是天子近臣,深得文熙信任,却不愿在京城享福,宁可跑去那荒凉之地,是嫌自己的功勋还不够?
几天之后,文熙下旨封陈子瑞为镇远征西将军,不日出征,统领西北大军。陈子瑞便开始兵部忙着部署准备,他的部下以及平日里的朋友都争着给他送行。
文熙见最近议事陈子瑞经常不在跟前,心里失落,人也少了几分精神。司空凌试探地询问他打算让谁来顶替陈子瑞做议政谋臣,文璟有心推荐司马然,但文熙觉得司马然尚还年轻,仍需历练,他便有意于监察御史裴卿书,此人三十多岁,一向稳重清廉,文熙很是欣赏,司空凌听他这样说,心里便有了数,文璟只觉得司马然有趣得多,裴卿书整天严肃地绷着脸,好没意思。
文熙本来还想给陈子瑞风光地送行,但陈子瑞婉言拒绝了,意思是等打了胜仗回来庆贺不迟,文熙明白他不想太过招摇,即下旨让礼部从简进行。
这日,距陈子瑞出京还有三天,文熙正在与司空凌和文璟商量科举的事情,司马然也站在一旁。李公公进来通报,说吏部孙宣求见,文熙听着名字有些生疏,旁边的司马然悄声说:“吏部主簿,天景十一年的进士……”
做官已经将近十年。文熙见孙宣走进来,跪下行礼,长得倒也眉清目秀,好奇地问:“孙大人求见是为何事?”
孙宣清了清嗓子,显然有几分紧张,慢慢地说:“臣以为……皇上不能将陈子瑞将军派往边关统领大军……”
“为何?”文熙一楞。
“皇上可曾忘了……几个月前您在陈将军府上遇刺,刺客虽然招供是当年九皇子府里的人,但是为何偏偏会成了陈府的下人?这本来就很可疑,另外,京城守尹萧立本是陈将军的亲信,掌握着京城的兵马,这次陈将军突然提出出征,也显得太过蹊跷……“孙宣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想看一眼文熙的表情,文熙毫无反应,语气很淡的问:”所以呢?“
一旁的文璟忽地打了个哆嗦,他最了解文熙,当他用这种极淡的语气说话时,其实是在压着心里的火气,文熙一向稳重,不喜失态,这淡淡的语气正是愤怒到极点的表现,文璟心里暗想,这自作聪明的孙宣今天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孙宣还以为文熙来了兴趣,他更加重语气的说:“所以臣以为,陈将军意图掌握大军兵权,一旦派他出京,后果不堪设想,皇上应该慎重权衡……”
文熙冷冷地说:“孙大人你为官将近十年,可却只做到了吏部主簿,你可知是为什么?”
“这……”孙宣不明白话题为何突然转到了自己身上。
“就是因为你没想过踏踏实实为朝廷办事,没想过管好你该管的事情,只是希望侥幸取巧!朕遇刺的事情朕心里早就有数,亲自下旨不要太过张扬,陈将军当时为了保护朕还受了伤,他是在演苦肉计?朕把兵部都交给了他,他若有异心,之前带着大军在京城反了就行,何必还等到大军出征后跑到西北去?你以为朕是傻子?听你几句谗言就去怀疑大将军?朕知道陈子瑞是什么样的人!“
文熙最后几句几乎嚷了出来,孙宣跪在地上哆嗦了一下,司空凌在一旁劝道:“皇上息怒,孙大人在吏部做事,不知与陈将军结了什么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