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17章 ...

  •   石雨回到司校,她感觉到这一次,她是真的落了单。上半年,虽然和砚轩难得呆一起,可知道他就在离她1000米左右的某个地方,她心里就安安稳稳的,但从现在起,她必须打碎这种安稳,不动声色,波澜不惊,瞒天过海。
      春寒料峭,迎春花倔强地张开笑脸,礼拜日,石雨随便抽了本书到操场边的小花园去找到一张空的石桌子,就着桌子边的石椅子坐了下来,耳塞塞上,镜中的安娜在耳边轻吟低唱。看书累了,她就在附近找些野花野草,编成小花环,戴在手腕上。就那么一个人,仅仅去冷冷清清的食堂喂两次肚子,孑然只影,直到月亮爬上来,依然坐在石椅子上,闲散地看出外游玩的同学陆陆续续地回校。她的头发长到腰际了,偶尔随意一束披散着,平日都挽成发髻整整齐齐地别在后脑。

      一天下课,石雨靠在走廊的栏杆上晒太阳,春日的阳光有补,她听老人家说的。隔壁班走过来一个女生,走到石雨身边,忽然说,你很像一个人。“嗯?”石雨转头疑惑着。那女生说:“你等等啊。”说完飞跑进教室去了,回来手里拿着一本薄薄的书:“喏,你看看。”那女生打开第一页,是个中年女人的黑白照片,中分的两条辫子,大眼,细淡的眉,突嘴,凹陷的下巴。石雨一眼的判断是:这个女人不漂亮,不过比自己是漂亮多了。那女生看她麻木不仁的样子,有些着急:“这是三毛,你不认识?你没看过她的书?我觉得你跟她很像啊。你看看,你们是不是特别像?”石雨懵了,三毛?谁啊?跟我像?除了一样的长头发,其他地方,哦,突出的嘴,凹陷的下巴,这倒有些像。只是石雨的嘴唇很厚,上下最厚的地方量一下,接近3厘米,那时流行的是樱桃小嘴,谁也美意识到她这就叫“性感”,以致于石雨平时都下意识地抿着嘴,这样会显得薄些,却让人觉得她仇深似海,不好接近,加上她本来沉默,更让人敬而远之。
      看石雨一脸茫然,那女生开始怀疑石雨居然是男生嘴里流传的才女?她认真地对石雨说:“我觉得你跟三毛很像,不仅仅是长相,尤其是气质。可是,三毛自杀了,这是三毛的相片集,你拿去看看罢。”
      石雨还来不及回答,上课铃响了,那女生把书往石雨手中一塞,就急匆匆回教室。石雨拿着书,回到座位,第三节课是婚姻法,石雨听着无聊,偷偷地在桌子底下打开三毛的相集,随意地翻看。她的确从来没看过三毛的书,就跟她从来不看琼瑶的书一样。石雨的姐姐是个琼瑶迷,石雨曾偶尔翻看过姐姐放在床头的琼瑶小说,只看了几页,就发现除非撞到南墙撞成半个白痴,否则根本无法看下去。她是个挑食的人,书也一样,不肯轻易尝试新事物,但一旦喜欢上,就会一直喜欢下去。比如,叔本华,尼采,佛洛伊德,还有顾城,张爱玲,石评梅,台湾的余光中也是她喜欢的。床头长期搁着的是红楼梦与宋词元曲。没事就随意翻翻。
      一节课下来,她把三毛的相集翻了几遍,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想,被人说跟一个刚死不久,而且是非自然死亡的人很相像实在不是件快乐的事。石雨决定傍晚去书店找找三毛的书,人刚死不久,估计正流行她的文字呢,而且她也一整个月没添新书,该换换血了。

      她去了师大附近的一家老书店,她有会员卡,一次性买得多就可以打几折,老板是师大中文系毕业的,比较了解在校学生的口味,书到了卖得很快。石雨多去几次,老板已经认识她,还常常介绍他认为的好书给石雨,可石雨向来是礼貌地拒绝。老板也不再勉强。知道这是个随性的人,读书不过是兴趣,是一种玩乐而已,非要她做学问似的看书,估计她宁愿不看。石雨到店里时,老板正在吃晚饭,看石雨来了,放下盒饭站起来:“今天有空?”石雨笑笑,也懒得去书架上找,直接跟老板说:“把三毛的书整齐的拿一套给我,好吗?”老板笑起来:“你也赶时髦?”石雨不置可否地笑笑:“嗯,听说她死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板也不急着跟她辩论,到书架找了一套拿到柜台上,薄薄的,10多本。石雨皱皱眉头:“怎么都是这么薄的啊?”老板笑笑:“没有精装的,她的书平民化。”石雨等着老板将书包好,眼睛无意地往店门口的路上乱瞟,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晃了进来,是若菲。
      若菲也没想到会在这遇到石雨,高兴地拉着石雨的手,要拉石雨去师大找砚轩。石雨笑笑,说不了,砚轩忙,不去打搅他。若菲也是书店的常客,老板看见若菲和石雨说话,包好书便一边站着,无意中打量着石雨,忽然不经意地插了一句:“你跟三毛有点像呢,给你打七折好了。”石雨觉得自己像沾了死人的光似的,浑身上下都不自在起来,却也无从辩驳,若菲也刻意地离开她一步,仔细地打量石雨,石雨被瞧的有些别扭,拿了书就跟若菲说再见,自己赶回学校,夜里还得自习呢。

      三毛的书,石雨只看了一遍,就束之高阁。一目十行地看下来,只记得:荷西睡觉要牵着三毛的手;三毛跟荷西吵架,气得绞断自己的头发,别的都记不得了。她看书就是这样,漫不经心,眼睛在书上飘飞,思维却是游离的,偶尔落到某一页某一行,就一辈子都记住了。三毛是自杀的,死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留言给读者。石雨匆匆翻了一遍,说不上什么细致的感触,只觉得, 故事里的爱情只是一个成人童话,她的生命是无缘承受也承受不起的,她不习惯帮任何人骗自己。
      在中国男人尤其男性文人的眼里,童话和传奇甚至不死不活的那些富贵病都是美人的奢侈品,所谓东施效颦不知道笑煞了多少代的中国男人,也包括把这种男人当成男人的女人。丑女人若是得了富贵病,就跟生的丫鬟命却装着小姐身一般,实在是尴尬之极,狼狈不堪的。
      纵如三毛,死了也有个李敖放不过她不美丽的容颜,还好李敖也会老的,万幸他的子孙中的女性也会有丑的、不丑的也还是要老的。
      更万幸荷西不是李敖之流的中国男人。不过石雨更知道自己不是三毛,也不可能遇到荷西,所以,她不会饮鸩止渴。她只想,安安稳稳地等死。安安稳稳地,死去。
      总之呢,石雨觉得三毛这个女人算死得其所。人啊,能死得其所,夫复何求?活着已经是受罪,若死也死得不自在,那死了还有什么意义呢?活着,不就为了得个好死吗?
      对,活着就是为了好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17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