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书斋生活 ...
-
知春领着兰溪往书斋处走,一路上,知春向兰溪细说了李府的规矩,哪些地方是不能去,那些事是不能做的,兰溪一一记下。知春又指点兰溪:“书斋的活计并不复杂,日常的清扫工作是最基本的,因你识字,故安排你到此处有另一用意,书斋的书目多且杂,之前无人看管,所以很多书都没有保管好且要用书时也不能快速找出,这极其不便。你也要整理好书斋的书并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可能初时会有些困难,过后就会便宜许多。书斋生活简单不如在各屋主子的勾心斗角,也许这里才是整个府里的净土……做好分内事,不逾矩,不多嘴,我言尽于此,剩下的看你自己。”“谢谢知春姐姐,兰溪会紧记于心也会认真去做。”
兰溪亦步亦趋紧跟在知春身后,唯恐走错一步路,心中默记知春刚才讲的李府的规矩。一路上不时有丫鬟小厮向知春问好,知春的地位可见一般,也对,李府掌家奶奶身边的得力贴身丫鬟,怎么也算是半个主子……李府作为金陵城的望门大族,可谓是家大业大。李府并非望族中的后起之秀,从最开始的兴起到如今,已经历经三代,虽比不得最繁盛时期,但如今地位仍是举足轻重,也许现今的低调是李府先辈的藏拙之举,朝堂的事情岂非常人眼中所见,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听到的未必是事实。
李家现今有五房人,祖训有云:李氏本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得轻易分家,若本族中出现败坏门风族人,可由当家先辈逐出本家。故李府占地极大,除去各房主子,更有不下百人的下人们。除了贴身侍奉的丫鬟和主子们住在一个院子以及其他职责明确的奴仆,其余都安置在偏院。兰溪安排在书斋,书斋的一切杂务,大小适宜均需要负责,故安置在书斋后的偏院小房里,倒也自成一片天地。李府内院建造的极是雅致,亭台楼榭,假山流水,曲廊回绕,不见有多繁复华丽却见其一种底蕴从这些景致中流淌出来。兰溪边走边看着府中景色,暗暗称奇,书香门第出手果然不同凡响。
回廊曲折环绕,一段路走了许久,过了无数假山无数长廊,才到一个院子。一个年级相仿丫头正在打扫庭院。“这是兰溪,以后便也在这书斋做活,你把这书斋的规矩跟她讲清楚,以后若犯错坏了规矩,你也难逃干系。”知春放下狠话,便离开了。
明月今年也有12岁了,是个家生子,爹娘老实本分做事踏实随着当差的年限增加,倒也颇受主子赏识,如今爹爹管看着府里的院子,娘亲掌着后院厨房,虽是奴才但也是比外面的一般人家要来得金贵。因爹娘心疼明月,不想明月受太多委屈便求主子恩典,才将明月安排在书斋当值。
其实,书斋的活计极是容易,简而言之:做好清洁,整理归位。每天府里的小姐少爷们要来书斋上课学习,厅堂,院子的卫生时一定要过关的;书斋里也有各色书籍,大家借阅赏读也要作好记录,因书斋的典籍为公中所出,各房不能独自占有而要资源共享。做好这两件事守着规矩,便无事可寻。
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这个时空,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渐渐融入这个世界,兰溪常常想:上一世的自己没有健康的身体,饱受疾病的折磨,父母因自己的病情也是焦头乱额,与同龄人相比生生老了10岁,如今有了健康的身体,这不是最好的吗?这一段人生是意外得来的,并能遇上疼爱自己的家人,始终都是自己赚到了。穷也不要紧,苦也不要紧,健康的身体,相亲相爱的家人,自己再不会奢望更多了。不管是贫农家的女儿还是大宅门的婢女,变的只是环境,不变的是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