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西岐初见 ...

  •   上古洪荒时代,禹王治水,铸九鼎,划分九州。而后禹王之子启,废禅让,自立为王,国号称夏,开华夏历史家天下王朝之先河。
      夏朝末年,夏桀暴虐。成汤起兵讨伐,灭夏,立国号为商,打破王位永定之说,开历代王朝更迭之首例,史称“商汤革命”。
      及至殷商末年,帝辛继位,荒淫无道更胜夏桀,天下谓之曰纣。东南西北四大诸侯尽反。西伯侯姬昌、其子姬发起兵于西岐,史称周文王、周武王。
      历史,又一次重演改朝换代的轮回戏码。

      殷商纣王二十四年初春,严冬已过,春寒料峭。
      日出时分,阴云蔽空,西岐城外衰草萋萋,望之满眼枯黄。这番萧瑟景象看在别人眼里,大抵难免伤怀,然而巡视城头的西岐丞相姜子牙,依旧能够保持神清气爽。
      青灰色巨石筑就城墙,一杆杆绛红大旗竖起二丈余高,晨风中猎猎招展。
      扶垛墙而远眺,姜丞相顶盔贯甲,罩袍束带,虽已是庞眉皓首银须飘飘的老人家,依然眉目清朗,鼻梁高挺,足可见年轻时候必属帅哥,至如今仙风道骨,仍是标准帅爷爷一枚。
      与他身旁相距最近的旗杆顶端,笔直站立着一名武将,居高临下,目光扫视城外战场。与城门相距不过数里便是殷商敌军大寨,眼下十万大军里三层外三层,把西岐城东南西北四方,皆围了个插翅难飞。
      东方旭日黎明,有苍隼展翼,掠过长空,好一派上古战场的肃杀气概!

      数千年间,华夏九州大地,姜太公被尊为兵家谋略始祖。后人云:渭水溪畔,漫下直钩,太公韬略,纵横商周。然而此时此刻,姜子牙远还未曾成就他的太公六韬兵法,千古圣贤之名号,离他尚且很遥远。
      三十二岁拜上昆仑山,苦熬四十年岁月,七十二岁时却被师父一句“生来命薄,仙道难成”打发下了山,要他寻什么拜相封侯。为了这个命中注定的人间富贵,姜子牙编过笊篱,卖过面粉,开过酒馆,贩过牛羊,全部赔得血本无归。终于时来运转,撞到一个殷商当朝下大夫官职,却又触怒天子,落了个跑路逃亡的结局。
      准备逃亡那天,他成婚六年的原配马氏手持扫帚,霸占房门,强讨了一份休书才肯让路——反把这个男人给休了。
      掐指算算,下山至今一十五载,姜子牙也曾做成功过两件事,一是朝歌算命,二是西岐拜相,归根结底两者如出一辙:都是动嘴皮子忽悠人的活计。
      外人眼中,都道是昆仑术士姜尚忽悠了西岐。老贤侯姬昌一辈子恪敬忠君,临终留遗言切不可犯上反商。姬昌前脚刚刚归西,“尚父”姜子牙后脚就撺掇新主姬发蠢蠢欲动着手造反了。由朝廷看来,最阴险的是,造反也造在暗地里。

      商纣王二十一年正月元旦,都城朝歌发生了件震惊朝野的事件:殷商兵马总元帅、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因为妻子、妹子惨死摘星楼,一怒之下,反了。
      黄氏军马反出朝歌,一路杀过五关,投奔西岐。西伯侯姬发与丞相姜子牙这对君臣,欢喜得简直如同过年,连合计都不需要,立时开城迎入黄飞虎,官拜原职,起造王府。
      黄飞虎乃名副其实的殷商第一武将,一呼百诺。黄飞虎归顺西岐,今后八百诸侯谁为龙首,还怕天下人看不明白么?
      西岐君臣要不要太开怀——
      姬发不止一次地对着丞相感叹:“相父,孤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纣王他怎么舍得放走黄飞虎,怎么舍得呀?”长吁短叹之情,比看见天底下最情比金坚的一对伉俪忽然间一拍两散了还要深彻惋惜。
      黄飞虎苦笑道,臣反出朝歌那天,曾经提兵器杀入午门,与那纣王拼了个你死我亡……
      元旦第二日,辞旧迎新,朝歌全城仍还沉浸在新年气氛之中,王宫午门,从拂晓至天明,殷商君臣二人刀来枪往,杀红了双眼。
      飞虎,你赢了。天子说道。
      咱们两人从小比武,你从没有赢过我,因为我是太子,是天子,你顾及君臣尊卑,从不尽以全力。我一直盼着跟你真刀真枪比一场,今天终于等到了,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局。
      天子自嘲地哂笑,提起錾金斩将刀,刀锋雪亮,一面映照自己,一面映出对方。
      黄飞虎勒住神牛,喘息,抬起长枪遥遥指住天子,未发一言。
      黄飞虎,你的夫人、妹妹,是朕愧对她们,朕今天开朝歌城门,放你走。记住,出了朝歌你就是殷商叛臣,天下兵马人人得而诛之,生死有命,保重!

      后来姜子牙问姬发:“千岁可知道,纣王这些年里,只用炮烙就烙熟了多少大臣?”
      姬发哼哼道:“总比他在宫宴上吃过的烤羊要多。”
      姜子牙道:“既是如此昏君,还会在乎多走一个叛臣么?”
      姬发摸摸下巴,显出个故作深沉的笑容:“只是这回不同了,将来总有一天……”
      姜子牙亦道:“总有一天他会想明白……”
      终有一日殷商天子将会明白,正是彼时黄飞虎的叛离,揭开了一个庞大王朝覆灭的序幕。
      六百年成汤,八百载周祚。
      兴周伐纣这笔账给外人算来,大抵就是神棍姜子牙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孑然一身,不名分文,伐纣若能功成,他居功至伟;若不成,他也依然可以遁世隐居,继续修一个长生不老,逍遥自在。西岐周人部族上下,却要为此赔上数百年积累的基业与全部身家性命。
      然则姜子牙立于城头,闲暇时袖手一思量,大概还是老头子姬昌忽悠了自己——文王拘而演周易,金钱课凶吉,可是连伏羲先天八卦都推演而成六十四卦的。
      直钩不为锦鳞设,渭水溪畔钓王侯。
      姬昌所有不过是西岐方寸之地,而姜子牙背后,却是深不见底的昆仑玉虚宫。

      依赖昆仑眷顾,诸多仙家弟子门人如同璀璨的流星,一颗接一颗投向西岐。殷商大军围城,金庭山玉屋洞的师兄道行天尊便遣徒弟送来军粮,三济仓里白米富到流油。姜子牙兵广,将多,粮足,城门挂起免战牌,每日喂饱三军,只在城内操练,有的是耐性与远道而来的征伐军队消耗时光。
      每日清晨,姜丞相循照惯例总要上城走一遭,检视布防,体察军情,与将士们打个照面,亲切地互道声早安。

      今日巡视已毕,深吸晨间凛冽清新的空气,姜子牙清了清嗓子,抬头瞅一眼身旁的周字大旗,招呼道:“你站在上面一早晨了,有甚好看的?走了走了,回府。”
      屹立高处的武将原来是名少年,十三、四岁模样,长发束起,穿一身道家修行弟子常见的素色衣衫,无盔无甲,腰间缠条大红绫子,随风飘开,宛若云带。右手持紫焰蛇矛火尖枪,赤足无履,踏于碗口粗细的大旗旗杆顶端,风过人不动。
      少年目不斜视,端端正正回答:“师叔容禀,弟子正在掠阵!”
      琉璃烧制的铃,串在檐下,被风吹动了,便是这样清澈不掺半点杂质的音色。
      掠阵,掠阵好啊……姜子牙嘴上还没来得及赞许,心念转思,就已经咂摸过来不对味儿,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掠你个毛阵啊!我们与商军已经半年多不曾交兵,这战场上连只土狗都不见,鸟不落地,你掠谁家的阵呢?!”
      少年从鼻孔里哼了一声。此时他扑面的长发被风吹开,隽眉斜挑,目似夜星,眼线天生犹如黛笔画过那般,一张漂亮的脸孔完全显露出来。鲜明妖娆,性别莫辨。
      少年道:“师叔也知道已经半年不曾交兵了。您一块免战牌,算到今日,已经挂了整整八个月零二十天,别说上阵交锋,连群架都不曾掐过一场!早知如此,我还不如留在乾元山上,每日晨昏,还能逗逗那个二货,总好过给困在这方寸之城里消磨,了无生趣!”
      姜子牙定力超群,把师侄的牢骚权当是耳旁风,喝他:“看够了就下来,回去吃早饭!”
      少年慢悠悠回答:“我不回去。这里土狗是没有,土遁……却来了一位。”
      土遁?!西岐丞相顿时精神抖擞,返身扑上城墙,东南西北四下里张望个遍,全没发现任何异样:“来者何在?是敌是友?”
      少年终于忍无可忍了:“师叔你当真在昆仑山修过道吗?别是假冒的吧!!”
      姜子牙大言不惭地答之以一句文艺腔:“你说甚么?风声太大,吾听不清楚……”
      站在高处的人嘴角抽搐了两下,决定不再陪这个师叔搅浆糊,抬手把长枪遥遥一指,指向城外比殷商军队大营还要遥远的东南方向。
      姜子牙沉吟:“越过殷商大营而来,焉知不是过路的神仙……”
      少年并不答话,已有传令官上来通报:“启禀丞相,城门外有一位道者求见。”
      姜子牙给吓了一跳:“怎的这么快?!”
      少年足尖轻点,从高处跃身而下,提点这位不靠谱师叔:“咱们说话的工夫,他就已经到了。”

      ——这便是他们初次的相见。

      从此以往千百年浩瀚岁月里,荣辱与共的起点。在一个传奇王朝发迹的源头,在历史湮没的古战场角落,永恒定格的一幕。

      传令官转眼间领上来一人。来人面貌不过二十岁出头,似道非道,似俗非俗,穿水合服,系丝绦,登麻履,长身颀立,容颜清奇俊秀,躬身下拜,口称“参见师叔”,隐隐然有贵气盈身。
      报过名姓,见礼拜毕,姜子牙喜盈盈地回头招呼:“哪吒过来,见过你杨戬道兄。”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杨戬。
      第一次看见杨戬的双眼,哪吒深吸口气:这道兄……帅得简直天人公愤!有这样美的一双眼睛的人,也会上阵杀人么?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门下哪吒,道兄早!”哪吒搂着紫焰长枪,笑嘻嘻打个稽首。
      杨戬拜罢师叔,不经意地抬眼扫过周遭,与他目光交接,瞳仁澄澈深邃,深不见底。
      只一刹之间,哪吒肃然,心下已经笃定:他会——!
      杨戬的眼睛承袭自他的母亲瑶姬公主,眼尾微微上挑,顾眄流光,举世无双。然而与母亲不同,眉间眼角的婉转已尽数消去,线条清彻,英气逼人,是一柄錾刀雕出的,毫不拖泥带水的美。
      道家的沉静与武将的果决合而为一,杀伐决断,水尽云起。
      果真是个厉害角色……哪吒抿嘴心想:嗯,我喜欢~~^_^

      杨戬瞟了一眼心怀小心思的师弟,笑而不语,转身谓姜子牙道:“弟子奉师命下山,特来师叔左右听用。不知西岐城外屯兵者何人?”
      姜子牙便把与商军魔家四将如此这般的战事,略略讲了一遍。杨戬略一思索:“请师叔去了免战二字。弟子去会魔家四将,便知端的。”
      姜子牙犹豫:“四将的宝贝甚是厉害,我城中这些玉虚门人,法宝都被收去,至今奈何他们不得。”
      哪吒便问:“道兄可带了甚么法宝下山?”
      杨戬回答:“不曾带。”
      又问:“有何兵刃?”
      回答:“也不曾带。”
      姜子牙、哪吒:“……”
      杨戬笑道:“上阵未必就要搏命,若不见战,焉能随机应变?”
      姜子牙颔首赞许,立即下令:“摘了免战牌!”转头又亲切对杨戬道:“贤侄既来,从今以后俱是一家人了,千万别客气,来来来,回相府先用早饭。”
      杨戬:“……”
      西岐城头,一块书有“免战”的木牌缓缓降下。
      金红色旭日此时破开云层,朝晖数道,洒落旷野,预示着今日晴空万里。

      对面成汤大营一方,魔家四将兵围西岐久攻不下,已有半年多不曾会战。期间把强攻法、诱敌法、激将法、据理力争法、跳脚骂阵法等等轮番试了个遍,无奈对方岿然不动,只挂一块免战牌出来,陪着大眼瞪小眼。
      今日闻报西岐竟然摘了免战牌,兄弟四人激动万分,一齐披挂出营,至阵前搦战。
      西岐探马即刻报入相府:“启丞相,魔家四将在城外叫阵!”
      姜子牙批道:“不理!”
      此时相府朝食已罢,杨戬正与各位门人师兄弟见礼——哪吒两个哥哥,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门下金吒,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弟子木吒。再有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两名小弟子韩毒龙、薛恶虎。另有姜子牙门徒武德将军武吉、北海妖怪龙须虎。那龙须虎还未炼化人形,头似驼、身似鱼、手似莺、足似虎,口中能吐人言,走路喜欢蹦跳。厅上仙、人、妖交相辉映,济济一堂。
      姜子牙回府后即换上常服,半新不旧一身道袍,又令摆上茶来,与众门人且品且聊,好不热闹。
      一个时辰后,探马又报:“启丞相,魔家四将在城外二番叫阵!”
      姜子牙又批道:“不理!”转头谓杨戬道:“你乃我玉虚门下,既来投效西岐,先上朝见过大王再来领军令,才是礼法。今日内廷也无大事,正好见驾。哪吒,你陪杨戬同去,速去速回,少贪顽!”
      哪吒吐舌头顶嘴道:“横竖也是闲得发霉,还不如顽耍去!”说着二人辞出相府,一路往王宫而来。

      西岐街头行人礼让,军民相安,儿童追逐,竹马嬉戏,摊铺沿街林立,物产五花八门,熙熙攘攘直排到王宫大门前的正阳长街上去。
      杨戬赞叹:“都道西岐乃是圣人治下,尧天舜日,今天亲见,果然名不虚传。”
      哪吒在相府周边早已混熟,出门不久,与一糖瓜铺子老板打招呼,对方笑呵呵递了支糖人与他,哪吒老实不客气地接了,嘱咐老板记在相府账上,边吃边道:“就是师叔性子太迂缓,能活活闷煞个人。”
      杨戬却道:“师叔可不简单。”
      哪吒眼珠一转:“何以见得?”
      杨戬指了指街道:“西岐城被围已经半年多,城内全然不见慌乱,单凭这点,人间将相之才已经绰绰有余。”
      哪吒撇嘴:“连年打仗,早就打习惯了。”
      杨戬微笑:“十万大军压境,依然能够谈笑风生,身居相位,成日里受你这个小辈冲撞,也不过一笑了之,你何时能修成这份心胸?”
      哪吒认输了:“才来不过半日,杨道兄你眼睛真毒……”
      杨戬问他:“你就那么喜欢打仗?”
      哪吒抱怨:“不打能怎么办?家当都被人家收去了,整整半年没摸着面,换你你不心急?”
      “家当……你的乾坤圈?”
      “那是昆仑山老头子赐我师父的金光洞镇洞之宝,让我弄丢了,要是给师父知道,不挫骨扬灰了我!”
      “不见得吧……”听见这话杨戬便笑了出来,“你在乾元山上,每日晨昏还要逗逗那个二货,如今相隔千里,怎么反倒怕他了?”
      “这你都听见了?!你究竟……几时到的?”哪吒幼时曾是个混世魔王,后来吃了狠亏,渐渐学会了收敛,对待自己人仍然窝里横,对外人却懂得装乖扮纯良。如今被杨戬揭破,顿时小脸一红。
      杨戬愉悦地回答:“就你掠阵那会儿。”
      说话间,武王王宫已在眼前。哪吒把糖人吃干抹净,扬手飞掉竹签,长吁一口气,揉了揉脸,瞬间换上副肃整表情,昂首步入宫门。

      觐见武王,并无多话,不外乎姬发又在抱怨围城日久,郊外居民皆被迁入城内,坚壁清野,把一季庄稼都给耽误了。见杨戬气质轩昂,超群出类,甚喜。
      哪吒杨戬二人转回相府,才入正殿,探马又飞奔来报:“商营魔家四将三番叫阵,请丞相定夺!”
      此时天已过午,姜子牙沉吟不语,杨戬开口道:“临兵斗阵,一鼓士气如虹,再而衰,三而竭。魔家四将个个性急,师叔戗磨他们这半日,已尽够了。”
      姜子牙心喜,投出个“知我者贤侄也”的赞许表情,遂拔令箭,命杨戬出战,哪吒领一千军士压阵。

      哪吒乐得心花都开了,风也似的找来军政官,拣一套银鳞铠甲,督促杨戬穿戴齐整,两人又往军械库来选兵器。
      杨戬道:“或刀或枪,或戟或斧,不拘哪个都成,有些分量的最好。”
      哪吒点头:“明白了,等我。”闪身进库,只听里面乒乓哗啦一阵乱响,哪吒吭哧吭哧扛着杆皂缨镔铁长枪走出来,把枪立地一戳:“全城最重的一杆,比我火尖枪还重三分,从打造出来就无人用过,道兄试试。”
      说着运力提枪,掷给杨戬,杨戬原地未动,单手引腕接了,掂一掂:“就它了。”
      城门口,军士牵来战马,哪吒打量一眼:“不成,今日兵器重,这马跑不过三十回合就要跪倒。银合马哩?去牵一匹来!”
      高头骏马牵至,皮毛水滑,闪闪发亮,额上隐隐突起肉角,腹下的毛一圈圈打着漩涡——这便是头顶起角、腹底生鳞之相,世人所谓负河图而献伏羲,成先天八卦之黄河龙马,在世间繁衍至今的后裔。
      杨戬抬手摸了摸马鬃:“这等稀世名驹也当战马,武王当真好阔气。”
      哪吒揶揄道:“你当他暴发户家儿子便是。”
      少时,西岐城中炮响,城门大开,银合龙驹一骑当先,马上的年轻战将银铠寒枪,日晖斜照,光华灿然,旁边一名美少年脚踏风火二轮,红绫缠身,英气勃发。二人同出列,生生晃瞎了对面满阵商军士兵的眼。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一)西岐初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