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反常 ...
-
第三章
正午。
乔沐简单的做了盘韭菜炒蛋,就着白腐乳,便草草的解决了口腹之欲。
习武之人,尤其是练习外门功夫的人,都是大鱼大肉的吃喝,从肉食中补充血气。
‘食补之说,盈满既过。’这种普通人的养生之道在练武的人看来,就是形同虚设。
练习功夫,本身就需要厚重的血气底子,特别是练习横练功夫的武者,如那十三太保横练,想要练就皮筋骨膜都如坚铁一般的话,武者需要从小就吃各种药膳搭配的食物,熊狼虎豹这些大补的猛兽血肉几乎都会吃遍。这些猛兽的血肉,有时候很难用金钱衡量,所以才有穷文富武的说法。
虽然乔沐在金塔之内得到的秘籍基本都是内家术,但内家术其实也是是需要各种食补的。
内家法门大都传承于古道教的养生术,道教养生术虽然大多为“存神念、观真法”的修炼,但这种玄虚神话的东西,却并不受当时练习内家功夫的江湖人所看重。
真正让那些前辈高人在乎的是道家的“炼精化气”,修道士讲究的炼精化气与江湖人所述是不一样的,前者重的是丹药中的精气,后者其实就是指吸纳有精气的生物,简单的说,就是吃大补之物来补气!
修炼内家功夫,在没有丹药进补的情况下,那些大补食物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所以乔沐在食补这一方面,也不曾亏待。在红痣空间中,乔沐也圈养了一些动物。除了红痣空间中本就存在的那些生物,乔沐从农畜市场也买回来许多鸡鸭鱼苗。
平日间,乔沐几乎顿顿都要大吃肉食,但每个月他总会抽出一个大衍时(约三天),忌食生腥,只吃些清茶素食。这种做法,也是内家功夫的盈缺养生之道,过则不美,缺则不满。
而今天,正是乔沐清膳之时。
吃过了清点小食,乔沐将竹屋中的一应事务处理完毕后,心里念叨着下午的系主任的主课,便闪身出了空间。
在心念盈动之间,乔沐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租赁的小套房中。
乔沐现在刚上大二,却已经在这座套房中住了五年时间。因为对于国术的执着,而且红痣空间也不能暴露。所以乔沐在刚上高中的时候,就缠着父母说要出外单独住宿,美其名曰学会独立生活。
乔沐妈自然是不愿答应,但军人出生的乔沐爸在听到他的一番“独立生活”的宣言,脸色大喜想也没想,立刻拍板同意。
一句“男孩子就是不能娇养,学会早点独立才能适应不断变幻的世界!”就把乔沐妈给说的哑口无言,最后也只好不情不愿的点了头。但即使如此,乔沐妈还是时不时操心乔沐的生活,经常买些衣物食品带到乔沐租赁的套房。乔沐对此虽然无奈,但其实心中也是感动不已的。
瞟了眼手机上的时间,13:15分,离正式上课还有一个小时。时间上是绰绰有余的,乔沐翻出课本,便不急不缓的朝着蓉城中医药大学走去。
刚一踏出小区楼道口,一阵刺骨的寒气铺面而来。这种冰寒的天气,对于普通人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威胁,但对于血气旺盛的习武之人,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乔沐自是不惧这点寒冻,依旧穿着单薄的外套。他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在其他人看来则是特立独行了点。路上的行人裹得严严实实的,羽绒大衣围巾手套各种装备齐上阵,乍看到一个身着单衣外套的年轻人,自是显得鹤立鸡群般独特。
“切,真以为自己长的多帅吗?要风度不要温度。”一位裹得臃肿不堪的白领丽人,见到乔沐的作派,撇着嘴哈了口白雾,不屑的道。
虽然她说话的声音很小,但耐不住周围的行人都非常安静,她的话就显得格外的大声。她似乎也没想到声音会这么大,脸色遽然变红,在周围的路人看向她时,赶紧低下头,匆匆的离去。
乔沐一路上都在思考着中午看的《太极拳精要》,这本得自金塔之中的珍贵典籍和外界盛传的《陈氏太极拳》有什么区别。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周围群众的奇怪目光,在经过那个白领的提醒后,对比一下其他人的衣着,才发现自己的实在太有“个性”了点。
周围打量他的目光越来越多,虽然没人大大咧咧的围观,但这种目光时不时的打量,也让乔沐苦笑不已,只得加快步伐。
好在不远处就是地铁站,地铁站台开放着暖气,进了站台后,寒气立即被隔在外。到了这里,因为大家并不会感觉寒冷,所以乔沐的衣着倒是没那么引人注意了。
至于乔沐他的穿着,并非是他想要“高调”,而是他根本就忘记了外界温度的变化。
一有空就待在暖意适中的红痣空间练武犁田,即使出了空间,也因为练习内家功夫而不畏寒暑,自然就没有留意温度的变化。
上了地铁后,乔沐才有空打量着周围的人群。
现在的行人都已经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将自己裹得跟个“球”一般。即使是再爱美的漂亮女士,也都抛弃了面子穿上了呢绒大衣。
直到这时,乔沐才想起前些天,母亲打电话来叮嘱他天气变寒,要多添点衣物。
可乔沐自从练武以后,一向是看着季节月份穿衣,所以对于母亲的话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可如今上了心仔细一看,也不禁疑惑:
现在不过十月中旬,天气怎么这么冷了?
巴蜀本就是盆地,蓉城处于盆地中央,虽不如云岭春城那般四季如春,但也是温度适宜,从来不会出现特别冷和特别热的温度。但现在看这些人的情况,似乎温度都已经近零度了,这在巴蜀历史上几乎是百年难遇!
乔沐不禁想起了以前高中课本上的说法,臭氧层空洞加大,全球应该是变暖的。怎么到了今年,温度却是骤然下降呢?
往年的十月份,在蓉城温度还不算太低,基本都维持在二十度上下。零六零七年那会儿,十月份甚至还出过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如此反常的气温,对于生长在城市的人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但那些常年靠着农业过活的人,这种温度可谓是大灾难了。
巴蜀盆地处于华夏西南,西南地区的粮食生产一般是一年三季,但今年这温度实在是奇怪。如无意外,这一季的冬粮肯定会大减产。
想到这里乔沐的心思回到了红痣空间中,在空间的竹屋下面,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储物地窖,应该是以前空间的所有者留下的。
地窖里留有很多前人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保存完好的种子,在这些种子中粮种是最多的。水稻、小麦、苦荞、高粱一应俱全,要不是前任空间所有者在粮种袋上写有小篆的标签,乔沐铁定是分不清的。
乔沐也曾想过自己种植水稻小麦,在空间中种植的蔬菜都那么的水灵饱满,那粮食想来更是美味。不过种植容易,但怎么制成成品的白米,乔沐是一窍不通。他也不想去学习,当时想法是与其浪费时间在这,还不如多练几回功来的划算。所以那些粮种,他干脆就直接搁置了,反正放在空间中也不会坏。
不过此刻想起,乔沐的心思又变得活络起来。最近练功总是一无所获,他能够感觉到“内气”在丹田积累到了一定量,修为已经升置瓶颈,想要继续提升,必须要突破这个桎梏。但怎么去突破桎梏,他是一无所知。书中的记载也是玄乎,写的模棱俩可。
这种玄乎的顿悟,乔沐根本不知从何练起。反正现在打坐练功也难以增长,倒不如趁这个机会去学习下粮食作物的种植收割,今年又是灾年,粮价必然上涨,到时候将种植出来的粮食带一部分回家,也不用让父母操心粮价的问题。
想到这里,乔沐当下决定,等上完专业课后,去校图书馆借几本农业的书籍研究一下,然后找空将那放在地窖中的粮种给栽上,反正空间什么都缺,唯独田地多。
对于种植,乔沐并不陌生。他虽然大学学的是中药学,但也选修了好几门相关的科系,其中就有植物培植(药用方向),这一科不算热门的选修课,乔沐却学的非常认真。
因为当初在金塔中发现了很多珍贵的药材种子,如何培育这些药材对于乔沐来讲,是个极重的问题。因为练武也要配合着药物、药膳,这些中药材对于乔沐来讲极关重要。所以,在知道有植物培植(药用方向)这个选修课时,更是上心。植物培植一周有四节课时,原本学生一周只要上两节植物培植课,便能修够这一门选修课的学分。但乔沐却是每趟不落,学习的笔记更是认真记载。
植物培植课程的讲师是一位年纪颇老的教授,对于乔沐这个学习认真的人非常喜爱。几乎是把乔沐当作嫡传弟子来看待,不仅私下传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将他在辨别药植的特殊方法倾囊教授。
现在红痣空间里种植的中药材,全是乔沐自己一手种植的。能成功种植,最大的功臣,就是植物培植的讲师,张建国教授。
在学植物培植时,张老也曾泛泛的讲过农业种植,也因此乔沐对于农业种植并不生涩,一些普通的蔬菜他都能亲手种植,红痣空间中的那些蔬果,便是他种植的成果。
从蓉城东区到中医药大学,地铁时间大概十余分钟。按照现在地铁的速度,还有大约一两分钟便能到达学府路,学府路分四个部段,中医药大学的本部便在学府路北段。
乔沐也准备挤到地铁门口,以待及时下站。
在人挤人的地铁中,再灵活的身手,也变得一无用处。好不容易挤到地铁门口,乔沐站定还没多久,一道细微的声响突然传进他的耳朵。
轻微的“嗡嗡——”声,普通人的根本不会在意。乔沐却是耳朵动了动,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咦?这地铁上怎么会出现利刃破空的声响?
在想到声源是什么后,乔沐的脸色悄变。
嗡嗡声不断的传来,也不知道是谁要做什么事!虽然在这人挤人的地铁,很难出现行凶等事情,但也不能就此抱以侥幸心理。
乔沐侧着耳朵,细细的分辨着声源方向。
正南方!
眼神一凝,随之望去。
在见到眼前的状况后,乔沐的紧绷的神色也稍微放缓。
只见一位身着大红色羽绒服的少年,眼神左瞟瞟右瞧瞧,见没人注意他。于是小心翼翼的从裤包中取出一张轻薄的刀片,朝着前面一位穿着黑色西装的中年男人挎着的皮包划去。
仔细瞧那小偷,虽然表情猥琐,但看起来也不过十五六的青葱年纪。年纪不大,却做这等偷鸡摸狗的下作之事。
乔沐心下不禁暗自摇头。
乔沐本来准备直接提醒那个中年男人,但见那少年不过是个半大小子时,心中叹了口气。少年人都是爱面子的,与其这样大张旗鼓的让少年丢了面子被众人耻笑,倒不如暗中提醒一番,让那少年自己退却。
地铁飞快行驶,估计马上就要到达学府路的站台。乔沐也不浪费时间,悄悄的挤到那少年附近的位置。
少年用锋利的刀片,轻轻划破那明显是价值不菲的名牌皮包。少年一看就是个惯犯,手法灵活,眼力毒辣精准,皮包右下侧不过小小的开了一个小口子,里面便露出了红白钞票的一角。
看到这里,少年更加兴奋。但他很自持,并没有做出任何过激的反应,只是唇角拉了一个小小的弧度,来显示心中的愉悦。
不过他的愉悦只存在了那么几秒,在他想继续往下划个口子,取出其中的钞票时。突然眼前一闪,似乎有什么东西经过眼前,少年也不甚在意,正想继续手中的“活儿”时,突然身体一抖,眼睛蓦地瞪的滚圆!
他…他…他手上的刀片怎么突然不见了??
而且他还完全没有感觉到刀片离开过自己的手指!
难道是掉到地上了?少年低头一看,灰绿色的地面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没有。那刀片去什么地方了?难道遇鬼了?
在他还在兀自惊讶的时候,学府路站台到了。人群大肆的流动,一个接一个的下了车门,那个穿西装的中年男子也在这个地方下了地铁。
少年见到“肥羊”离开,心中哀悼不已,但脸上还是得装出个没事样。乔沐见到他一脸纠结的样子,不禁笑出了声。
那少年闻声望去,乔沐也不躲闪,在他惊讶的目光下,拿出藏于掌心的刀片,在指尖轻轻一转,轻薄的刀片便在乔沐的食指尖灵活的转动起来,仿佛陀螺一般。
乔沐见耍够了少年,也不在乎那个刀片,随意的一压,将刀片压在掌心。便跟随着人流,下了地铁。
少年还在怔愣之中,等他反应过来时,乔沐已经离开,地铁也再次启动。
“难道碰到高人前辈了?但这一区我没听说有比石老大还强的人啊?”少年心中除了震撼那无比迅疾的手速外,更多的是疑惑。
“那个人看起来不大啊……手速竟然这么快。”少年撇了撇嘴,“比我快那么一点点,有什么得意的。最后那一下,说不定还会划伤手嘞,装帅吧……”
少年的话,乔沐并没有听到。即使听到了,他也不会在意。
武者一旦进入炼皮阶段,寻找的刀具便很难在对其造成伤害。而他在喝了灵液后,早已超脱炼皮,进入了易筋,又怎会被小小的刀片伤到呢?
炼皮阶段在民国年代并不算什么,那时期各个大师频频出现,如那梁赞、叶问、孙禄堂、杜心武、李书文……这些大师哪一个不是易筋大成,甚至还有几位练的是内家功夫,练出了丹田的一口气!
不过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却早已消逝,在当代炼皮阶段虽不见得极强,但也不多。
更何况,乔沐他不仅炼皮大成,而且还是学的那内家功法!等闲的易筋前辈,都难以击败乔沐,除非对方也是身负内家法门。
不过在当代,内家法门大多已经流失。绝大部分都是走那外家功夫,以求用外家进入内在修炼。
内家功夫当然也是有存世的,最出名的为内家三流派,八卦、形意和太极。但这三个流派里,真正修成内家真气的,不过万之一二。
即使侥幸修出了丹田一口气,估计也没有了后续功法了……如何贯通十二正经,八条奇经,以及打通最后的门派任督二脉?这些都需要功法的引导。
而这些功法大多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丢失,一些被焚烧,一些被八国联军带到了海外。真正完整流传下来的,估计也只能在军队中能有所发现。
乔沐他拥有的是一个非常系统的武学传承,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武者的地方。
他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因为其他武者的目光最多停留在易筋顶峰,锻骨之初。而他的目光,却停留在洗髓之后,那踏破虚空的玄妙之境!普通武者根本无法去想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