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专权 ...
-
看着自己的身体渐渐好转,孙权觉得自己的身体又恢复了往日,他思虑了很久,决定要亲自培养一个接班人,于是宣布立只有八岁的七皇子孙亮为太子。
这个消息引起了渲染大波,朝中又是一片哗然,很多大臣认为孙亮年纪太小了,不能担此大任。但是早就成为了鲁班公主心腹的孙峻却认为孙亮聪明温顺,很有做太子的潜质,加上陛下身体安康,加以培养,肯定可以。
当消息传到孙奋的耳朵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父皇为什么会立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做太子,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全都白费了么?他比孙亮优秀这么多,父皇为什么视而不见。
袁嬗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后跑到孙奋的宫门口,却没有勇气推门进去。他肯定受不了这个事实,可是……自己现在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想去问孙权,可这些事情又岂会是她能管得了的。
无助地徘徊在他的宫门口……
这宫里也不是每个人都失落,有两个人高兴的不得了,当然就是新任太子孙亮的母亲潘氏和一直极力促使孙亮成为太子的鲁班公主。
两个人见大功告成,不禁大喜,在房中庆贺着这件事情。
潘氏难以掩饰心中的高兴,不停地夸着鲁班公主:“我家亮儿能够成为太子,这还多亏了您啊。”
鲁班公主听着这奉承话,很是得意,“这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还是公主的功劳大,我先敬您一杯。”说着一饮而尽。
公主也喝下酒,看着潘夫人貌似还有话说的样子,“你还有什么事?”
“呃……公主您看,亮儿现在已经是太子了,可我这个做母亲的人还只是个夫人,我害怕他的地位不稳啊。”潘夫人这时开始打着做皇后的算盘了。
“你想当皇后?”鲁班挑着眉毛问。
“是啊,如果我是皇后的话,那么我家亮儿今后应该就不会再有什么变动了。”潘夫人顺着竹干往上爬。
谁知鲁班公主突然把手上的酒杯往地上一摔,“你休想!”说罢,摔门扬长而去。
潘夫人看着鲁班公主离去的背影,虽是不晓得她何故如此,却也很生气。求人不如求己,为了自己的前途,她决定自己单干。
孙亮变成了太子之后,每日须接受更为严格的训练,以便日后顺利继承大统。
“猜猜我是谁?”看见袁嬗坐在草地上发呆,孙亮悄悄地走过去,用手挡上了袁嬗的眼睛。今天终于摆脱了麻烦的老师,偷偷地跑出来玩会。
“恩,是最最最可爱的亮儿。”袁嬗不用猜就知道是谁,除了他还有谁会玩这种无聊的游戏。
“真聪明。”孙亮松开手,“你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袁嬗浅浅一笑。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孙亮像个小大人似的坐在袁嬗身边。
“你知道?”袁嬗看着身边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每次失落的时候他都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当然,你在替五哥难过。你在为他没有当上太子而难过。”孙亮直接挑明了这件事。
袁嬗赶紧用手捂住孙亮的嘴,“你不要瞎说。”
孙亮挣脱开,“我哪有瞎说,明明就是,要不然为什么我当了太子,你都没有恭喜我。”孙亮又一次戳中了袁嬗的心事。
“我……”袁嬗语塞,孙亮句句说的都是事实。
“我没有怪你,我也不会这件事情说出去。”孙亮很明事理。
袁嬗看着他,脑海一片空白。
孙亮见袁嬗半天不说话,以为是自己的过分聪明吓坏了袁嬗,“嬗姐姐,你真的喜欢五哥么?”
“啊?”袁嬗发了一下呆,戳着他的小脑袋,“你个小孩子家懂得什么是喜欢不喜欢的。”
“我当然知道了。”孙亮不喜欢袁嬗一直把她当小孩子看,“你可不可以喜欢五哥?”
“啊?”袁嬗被他弄得有些懵了。
“你喜欢我吧,你嫁给我就是太子妃了,以后就是皇后了。”孙亮凑到袁嬗的耳边,低声说。
袁嬗被他一股脑的问题逗笑了,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看着前方:太子妃?真的很好。如果她的孙奋是太子,她愿意做太子妃。
鲁班公主和潘氏闹翻之后,也有些担心,孙亮已经成为了太子,和她的母亲闹翻自然对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好处。
潘氏也觉得少了鲁班公主这个靠山有些不妥,于是第二天换了一副面貌,说自己前几天失言,希望公主不要介意。这也正随了鲁班公主的心愿,两个人又握手言和。
潘氏之前也试探过孙权的意见,但被孙权无情地拒绝了自己的要求。此时的她对孙权恨之入骨,恨不得他早早死去,自己的儿子早日登上皇位。一方面,她在孙权的膳食之中加入了少量的五石散,以此迷惑孙权的心智;另一方面,又买通了王表,又他借机向孙权提议立自己为后。
转年五月,已经服食药物半年的孙权在无觉中册立潘氏为皇后,改元为太元。潘氏也成为了东吴的第一任皇后。
潘氏念及自己的儿子尚幼,不能处理朝中的大事,当务之急是在朝中找到一位可靠的大臣和自己站在一个阵营中,以便日后的能够帮助孙亮处理朝政。
经过多日来的观察,中书令孙弘和侍中孙峻这两个人都是不错的人选,但是孙弘尤为突出,他为人圆滑,年纪轻轻就已经做到了中书令、少傅这个位子,应该能力不小。何况这个男人相貌堂堂、风度翩翩,是个难得的美男子,相比那个老不死的孙权,年纪都七十岁了,足以做自己的祖父。只是他是皇帝,自己才不得不委身于他,不过现在他病得快要死了,自己当然要早做打算。
潘氏调查得很详细,早早来到孙弘下朝的必经之路,装作无事闲逛,去“偶遇”他。
“皇后,您的头饰掉了。”孙弘见到潘氏,跪下行礼,却发现她的发簪掉到了地上,捡起来想要交到她的手上。
潘氏没有接过发簪,细声细语地对他说道:“我有些事情想要请教中书令大人。”
“皇后但说无妨。”
潘氏使了眼色,让身边的下人都退到一旁去。
待下人全都走后,潘氏缓缓开口道:“家父本为小吏,后犯了事情被流放,我和姐姐也沦为官奴,没读过什么诗书,只是听说汉初的时候有个叫吕雉的太后,帮着自己的儿子处理朝政,中书令大人可否将此事讲与我听?”说完含情脉脉地瞟了孙弘一眼。
孙弘也是聪明人,听了她的话,自然知晓其中的意思。不过还是有些不懂,莫非她是想学吕后专政?眼下皇帝还没死,这个女人怎么就想到日后的出路了,她这是自己来问我的,还是陛下叫她来试探自己的忠诚度?脸上的汗顿如雨下,一边用袖子擦着汗,一边想着对策。
“怎么,中书令大人很热么,今天的太阳也不是很毒啊?”潘氏看着额头不断冒汗的孙弘,不禁笑了笑,这个家伙准时在猜自己是什么意图呢。
“不热,不热,不知道皇后想问的到底是什么呢?”
“她是如何铲除异己,将外姓人都赶出朝廷的呢?”潘氏走进孙弘。
孙弘吓得退后了几步,“皇后,这……”
“嗯?”
“无非就是将自己的家人大肆封王,在朝中谋求职位。”孙弘小心翼翼地说。
潘氏想着自己家的人早就已经被流放了,自己只有一个姐姐还在宫中,何不将姐姐嫁与一户好人家,来给自己找一个靠山,“还有什么呢?那些遗留的臣子都会听她的么?”
孙弘感觉她好像并非是在试探自己,而是真的想打听这些事,难道她真的是想效法吕后?“吕后在汉高祖死前曾问他死后国家的安排,高祖说:‘萧何死后,可以任用曹参,曹参之后,可任用王陵、陈平。’吕后也是一直按照这些做的,才能保住汉家江山。”
“原来如此。”说着假装哭泣,用手帕擦拭着自己的眼睛。
“皇后这是怎么了?”孙弘见她哭了,自己的脑袋又大了,这个女人又想做什么啊?
“陛下现在病重,太子又年幼,万一陛下有个三长两端,我们孤儿寡母可要如何是好啊。”说着又呜呜哭了起来。
孙弘立即跪下,“如有那日,臣等一定会尽心辅佐太子处理东吴的政事。”
潘氏停止哭泣,将手递到孙弘的面前,“我就等中书令大人这句话呢。”
孙弘看着这只停在自己面前的纤纤玉手,再抬头看看潘氏那一双妩媚动人的眸子,全然明白了她的用意,自己何不顺水推舟?她是太子的母亲,就是未来的太后,对自己日后升官没准也是有帮助的,拉上潘氏的手,站了起来,顺便将潘氏掉下的发簪插到了她的头上。
潘皇后向孙权请愿,希望将自己的姐姐嫁出宫去。孙权念在她是太子的母亲,而且多年来并无差错,就应允了,许给了在吴做官的谭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