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我变成了醋芹 ...


  •   自大唐建朝伊始,边患之祸就从未间断。西北有突厥,西南有吐蕃。唐太宗、唐高宗时,东、西突厥经不过唐朝铁骑的屡次打压,先后归顺。自此,只留下虎视眈眈的吐蕃。天宝年间,朝廷为牵制吐蕃在西南的势力,不惜大力扶持一直在吐蕃与大唐夹缝中艰难求生的南诏。

      当时,玄宗竭力支持蒙舍诏的皮罗阁兼并四分五裂的五诏。好在皮罗阁不负所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统一了六诏,并以西洱河为源地建立了正式的南诏国。次年,迁都太和城。
      紧接着,刚被赐爵云南王的皮罗阁就带领长子阁罗凤一行人北上谢恩。

      开元二十六年,我第一次见到阁罗凤。
      那一年,我在长安,刚满八岁。

      接风宴席上,君臣亲眷们觥筹交错,欢歌不断,很少有人在意这位来自南蛮大荒的小王子。他就那样坐在我的正对面,低着头一言不发。
      虽然穿着一身素色长袍,衣料也是极简制的粗麻,但这一切都掩盖不住他身上的王者气度。他还年少,目光里就充满了孤傲不驯,仿佛席间的一切荣喜都与自己无关,只见烛光照在他瘦削英俊的脸上更显蓦然。

      然而,面对中原宴会上一波又一波的繁琐礼节,这位来自南蛮大荒的小王子显然有些局促不安。
      宴席完毕,下人们端了盛满清水的小金盆走到各位宾客桌前。就在众人还未来得及动手时,只见他一人突兀地站了起来,双手接过金盆后,就将盆中清水一饮而尽。
      这个举动把在座的所有人都怔住了,随后就是所有人震彻厅堂的大笑。堂堂的云南王长子竟把饭后用来洗手的水喝进了肚中,显然,他自己并不知道这个举动有什么不妥。
      面对突如其来的嘲讽,他只有过一刹那的慌神无助,紧接着就平静的坐了下来。也许就是那一刹那他眼中的无助打动了我。
      不知哪来的勇气,我站了起来,接过下人手中的金盆,也学着他的样子将盆中清水一饮而尽。

      当时年岁尚小,之后发生的事情就记不清了。我只记住了自己落座时,他从对面望过来的那一眸感激,就是那样一个眼神,足足让我脸红了好几日。

      一个月过后,当云南王离开长安时,我又在延平城门上见到了他。他还是站在人群中,依旧沉默不语,眉间还带着悲伤。
      皮罗阁为了向大唐表示臣服之心,将自己最为看重的长子留在了长安。这时的阁罗凤只能恭敬地站在大唐皇帝身后,远远地望着自己父亲的马车渐行渐远,直到彻底消失在视线尽头。

      那时姑姑刚入宫,还只是玄宗的婕妤,我偶尔会有机会随母亲进到宫里。每次只要进宫,我总会寻遍各种法子去见他。那时还小,并不懂什么是爱,只觉得自己心里总是挂念着他,总想知道他孤身一人在皇宫里过得开不开心。

      他被安排与诸皇子同饮同寝,上同样的学堂,接受同样的礼仪教化。这一切在天下人看来,是大唐赐予南诏无可比拟的荣宠,也是大唐皇帝赐予这个小国王子至高无上的礼遇。
      但我知道,他并不喜欢这一切。每次在学堂外面偷看他时,总会发现他紧皱着眉头,闷闷不乐。很显然,面对这些诗书礼仪和为臣之道,他学得并不开心。
      虽然不喜欢,但也不能说出来,这就是寄居篱下的悲苦了吧。纵然是一国王子,又能奈何。想到这里,我在心里便对他越发怜悯。

      可是,没过多久,父亲被派去担任云南太守,诏令既出,江氏一族全家南迁。

      此后我有过五年的时间未曾见他。
      随父亲来到云南后,我才知道刚被封为云南王的皮罗阁并不知足。昔日弱小的南诏国在他的带领下下,西开寻传,东拓筑城,频频进攻滇川边境。
      之后,就拉开了大唐与南诏之间数十年的惨烈征战。

      如今已是天宝七载。
      十年过去,我十八岁。
      这一年国难家破,我与阁罗凤早已反目成仇。
      我变成了醋芹,跟随流民一路南下来到了南诏,亲眼目睹了一幕幕战乱的硝烟。

      来到南诏后,本该格外珍惜现在难得的平静,可在我的心底却像有着一座火山,总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就会爆发。

      麦饭与我在太和城里寻了一日,直到日暮,才找到了一处居所。
      房主是一位马帮的老帮主,愿将家里闲置的一座吊楼借给我们居住。麦饭听后,一下子绷得老高,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看到后,又笑着说:“你们就先住这儿吧,我不收租子,只需平日里帮我照料几匹马就好。”

      面对这位老帮主的慷慨帮忙,我与麦饭感动不已。
      他却为人利落,不再听我俩的千恩万谢,拄起拐杖就沿河而去。
      嘴里还哼着一首歌,只不过因歌声和着水流声而变得模糊不清,只听得到一句“日久他乡是故乡”。大抵也是一位像我们这样的外乡人吧,又或者,会不会是同乡呢?我在心底默默联想。

      太和的夜晚,寂静安宁,家家夜不闭户,洋溢着一种生机盎然的自信。吊楼共两层,一层用于马厩,二层用于居住。踏着木梯摸黑而上,登到二层时才发现真的是别有洞天。不同于一层的昏暗,在这里,夜晚的月光能大把大把地倾泻进房屋。不用点烛,就可看到人影绰绰,别有一种人影随波动的诗情画意。
      只是,这样的朦胧,麦饭自然欣赏不了。
      “醋芹,我饿了。”麦饭“吧嗒”了一下嘴巴,讨好般地看着我。
      行李还没收拾停当,就带了麦饭去搜罗吃食。

      后厨里,做饭的工具一应俱全,只是少了可用的食材。已是夜上三更,哪里还有食材可找。我俩只得大眼瞪着小眼,蹲在漆黑的厨房里发愁。
      四周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就在这时,我好像听到了淙淙的水流声。对了,吊楼的旁边不就有条河嘛,既然有河,那就不愁没鱼了。俩人找了根木棍,拿菜刀削尖了一头,就朝着河流奔去。

      这条河是从远处的雪山绵延而下,雪水清冽,鱼虾自然就格外肥大。望着河中的鱼虾蟹将,俩人早已把持不住,脱掉鞋袜,卷起裤腿就踏进河里开始抓鱼。深秋的河水果然冰凉,双脚站在河底的鹅卵石上,只觉寒气阵阵。但一想到如果不挨冻就得挨饿,我还是咬牙坚持着。

      “快看快看,那边有一条大的,快点!”麦饭兴奋地扯着我的胳膊。
      我寻声望去,心头一喜,果然是条好大的鱼。拿起木棍,慢慢向它靠近,还差半步的时候,这条肥胖的鱼竟也是聪明无比,一眨眼就游走了。
      我的心底好不失落,麦饭更是遗憾不已,眼泪就快要流出来了。我只得拍了拍这个小家伙的头,自信地说:“看阿姐的,下次一定给你抓住条大的。”谁知道他顿时生了气,“不许摸我的头,不用你帮我抓鱼!你才不是我阿姐,我长大了要娶你的!”

      说完,他就从我的手中夺过木棍,弯腰在水面上侦察鱼情。我倒得清闲,坐到石桥上用双脚轻轻踏着水玩。看着他手拿木棍认真抓鱼的模样,这一刻我竟发自内心地笑了。
      麦饭刚满十二岁,就知道如何去尽一个男子汉的责任了。这样想来,此刻的我应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吧,有爱我的人这么晚了还在为填饱我的肚子而辛勤劳作,夫复何求。

      许多年后,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每当我回想起初到太和城的这一晚时,仍然有满满的暖意涌上心头。有月光,有清流,还有一个将我视为他全部生命的人就在我的身旁。

      第二天清早,天刚发亮,就有人来扣门。我起床后,望了眼在另一张床上熟睡的麦饭,穿好衣服悄悄走下楼。
      穿过庭院,推开木门,才发现敲门的竟是个乞丐。
      “我老了,没得饭吃,姑娘好心,赏口吃食吧。”一位满脸沧桑的老爷爷含糊不清地嘟囔着。
      看到我这一脸刚起床的憔悴模样后,对方一脸局促,“怕是打扰姑娘睡觉了吧,实在没想到……”说着,就要转身离开。

      不知怎的,许是不愿意看到他脸上失望的表情,我竟然一把拉住了这位颤颤巍巍的老爷爷,指了指院里的石凳说:“您先在这坐着,我这就去给您拿吃的。”
      说完,老爷爷千恩万谢地坐了下来。

      我走进后厨,望着案板上的那一碗鱼汤开始犹豫。昨晚忙了一夜,熬好的一锅鱼汤好不容易才从麦饭口里拦下了这一碗,为的就是第二天一早不至于再饿肚子,可是……
      终于,我狠了狠心,端起那碗鱼汤就朝院子里走去。

      鱼汤很美味,老爷爷狼吞虎咽,不一会就把一大碗鱼汤带肉灌进肚子。接过他递来的空碗时,他看着我的眼神转了一转,“姑娘不是南诏人吧。”
      我轻轻点了点头。他不再答话,默默行了中原读书人常用的拱手礼后,就悄然离去。
      这位该是同乡了吧,只是沦落异域,以乞讨为生,实在是凄然至极。

      刚送走行乞的老爷爷,麦饭就惺忪着双眼从楼上走了下来。不听我唤他,只满心欢喜地向着后厨跑去。不一会,他就满脸失望的走了出来,边走还边四处张望着。一抬头看到我手里拿着的空碗时,他竟然一下子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我的鱼汤!你都喝了,你还我的鱼汤!”

      看着他哭天抹泪的模样,我实在是有口难辩。该怎么向他解释,说刚才有个乞讨的老爷爷,我把鱼汤都给他喝了?这个解释显然已经超出麦饭伟大无私的承受范围,在他的奉献范围内怕是只有我与他两个人。倒不如直接承认是被我喝了,他还会少些可惜。

      我佯装咽了咽口水,怯懦地说道:“麦饭,我今早上起来实在是饿死了,才偷偷把这一碗鱼汤给喝光了,你不会不原谅我吧。”
      蹲在地上的麦饭用手背擦了擦眼泪和鼻涕,站起来抽了下鼻子,不情愿地说道:“既然都被你喝了,就喝了吧。你不饿了就好。”
      我一把搂过麦饭,感动地说:“还是麦饭对我最好,我们去街上买早点吃好不好?”
      可爱的麦饭忙不迭地点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