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警醒 ...

  •   事情果然如年世兰之前所料到的一样,沈眉庄的这一胎保得十分艰难,不说各个妃嫔人前背后的小动作,只凭皇后一人的手段,风头正旺的惠贵人就难以招架了。
      先是几场妃嫔齐聚的赏花会,惠贵人以身子笨重为由推脱了几次,宫中便传出惠贵人恃宠而骄,借有孕之身不尊皇后,目中无人的流言来。皇后表面上多次斥责一众妃嫔宫人,实则将矛头对准了惠贵人,使得众人对她愈加不满,无奈,惠贵人只得撑着身子出来应付了几场,回宫后便是百般不适,温实初为她开了许多养身保胎的药,惠贵人都吃了,却无一丝好转。
      惠贵人胎位不稳的消息辗转传到慈宁宫,太后不顾自己有病在身,扶着孙嬷嬷的手,亲自到存菊堂去看望了一回,还把皇上皇后都特意宣了过去。
      “哀家身子愈发不好了,虽有心帮着料理皇帝的后宫,却实在无精力照看抚育皇帝的子嗣,皇后为人慈和,宽容大度,最得哀家的心意,哀家就将惠贵人和她腹中未出世的小皇子一并交给皇后了。”
      当着众人的面,太后缓缓道。
      众人神色各异,歪在炕上的惠贵人悄悄舒了口气,皇后的脸却是一僵。
      太后又转头对雍正道:“皇帝,你看哀家的安排如何?”
      皇帝看了皇后一眼,笑答道:“皇额娘的安排很是妥当,皇后最为谨慎,有皇后帮着照料惠贵人母子,皇额娘和儿子也可放心了。”
      太后微微一笑,扫视了众人一眼,点头道:“很好。”
      然而她脸上的笑容很快便敛尽了,转而肃容对皇后一字一句道,“皇后,你觉得呢?哀家的安排你有意见吗?”
      皇后朝太后福身,款款道:“太后和皇上的托付,臣妾不敢有异议,还请太后和皇上放心,臣妾一定尽心尽责,好好照料惠贵人。”
      太后笑了笑,一副极为慈祥满意的样子,转头在惠贵人的手上轻轻拍了一拍,软语安慰道:“孩子,你放心,有哀家在,有皇上和皇后在,定可保你平安无事,任是它什么邪魔外道,也不敢近你的身,你只管好吃好睡,安安心心替哀家生个好皇孙。”
      惠贵人的脸上一阵飞红,眼圈已是微微湿了,深宫的女人各有苦楚,她虽不得皇帝的宠爱,却有幸怀了龙胎,且有太后如此贴心温暖的维护,还有什么可求的?
      惠贵人安了心,皇后却回宫生了场大气,景仁宫的杯盏一连摔了好几对,声音传到宫外,素来不理后宫诸事的太后特特遣了人去问,剪秋笑嘻嘻对问话的孙嬷嬷回道:“几个不懂事的小宫女,做事毛毛躁躁的,在院子里滑了一跤,摔了茶杯,不想竟扰到了太后清修,是奴婢的不是,没有管教好那群小丫头。”
      孙嬷嬷笑了笑,温和道:“即使如此,奴婢也放心了,宫女们不中用,打发出去就是了,万望皇后不要动气,免得伤着了自个儿。”
      剪秋淡淡道:“多谢太后和嬷嬷的关心。”
      孙嬷嬷道:“既然是点小事,奴婢就不打扰了,这就回去给太后回话。”
      剪秋送走了孙嬷嬷,扭着手帕恨道:“这个惠贵人到有本事,知道皇上不宠爱她,巴巴的抱上了太后这棵大树,叫人拿她没办法!”
      皇后锁着眉头靠在雕花红木椅上,脸色愈见苍白,“她和甄嬛都是聪明人,一个把住皇上,一个奉承太后,后宫里最大的两把交椅便是这二位了,果然是好手段!”
      剪秋愤愤道:“难道皇后就看着惠贵人和菀贵人坐大么?她们两个又是好姐妹,向来是一个鼻孔出气的,日后惠贵人若真产下龙子,只怕就更难对付了!”
      好姐妹?!
      皇后讽笑一声,天下再好的姐妹,能比得过血脉亲缘日日相伴的亲姐妹么?柔则便是她的亲姐姐,两人年岁相当,自幼一起在府中长大,她是庶出,柔则却是嫡出,嫡庶有别,不说嫡母待她严苛冷酷,在府里,柔则的一应吃穿用度,都比她高出几分,就连家中长辈,也大都偏爱柔则,她心中虽觉辛酸,但心性坚韧,所以从不露出一丝一毫对嫡母的不满,且对柔则极为恭敬,柔则也待她极好,姐妹十分和睦。
      如此隐忍多年,总算煎熬到长大成人,少女含芳,花样的年纪,太后喜她端庄稳重,大有乌拉那拉氏端秀之风,有意聘她为当今皇帝的嫡福晋,她欣喜若狂,以为多年的悲苦煎熬换来了上天的乞怜,给了她一个风风光光的夫家:她是雍正第一个从正门迎入雍王府的,大婚当晚雍正亲手为她戴上一副玉镯,并立下“愿如此镯,朝夕相见”的誓言,且承诺待她产下男胎后便即刻册封她为嫡福晋。
      然而,君情最薄,自皇帝见了姐姐柔则一面之后,便将她这个大婚的妻子抛在了脑后。
      她的亲姐姐,穿着本该属于她的龙凤吉服,嫁给了她新婚燕尔的丈夫,抢了她的嫡福晋之位,夺走了夫君的宠爱,太后的庇护,甚至还连累了她唯一的孩子幼年早夭······
      她何曾对柔则有过一丝轻慢?柔则又是怎样对待她这个亲妹妹的?
      甄嬛和沈眉庄虽有幼年相交之情,但到底不是嫡亲姐妹,且又要分享同一位帝王的宠爱,就算她们的姐妹之情牢固如磐石,也总有海枯石烂的一天。
      皇后的嘴角浮起一丝冷笑,发髻间垂挂的金丝琉璃串珠缨穗摇曳生光,贝齿轻启,一字一句,冷冷道:“太后以为就凭她,能保得住惠贵人的孩子么?时候还早着呢!”
      自太后发话后,存菊堂才清静了好些日子,惠贵人整日躲在屋内养胎,也不出门。期间,皇上像是突然想起来冷落了多日的华妃,接连几夜,都宿在翊坤宫内,每日里各种赏赐奇珍不断。众人本是存着看华妃笑话的心思,背地里不知编排了华妃多少好话,不想华妃镇日言笑如常,多一句话不肯说,多一步路不肯走,轻轻松松的,便又有了复宠的势头,素来不与人相争的敬嫔向欣贵人叹道:“华妃跋扈,自有她跋扈的底气呀!”
      这日皇帝在翊坤宫吃过早膳,和年世兰说了一会子话,便有太监来催该是上朝的时辰了,年世兰为皇帝系上金腰带,在屋角的西洋穿衣镜中对他福了一礼,道:“臣妾恭送皇上。”
      皇帝微笑着扶起年世兰,道:“怎么如今愈发规矩起来了?”
      年世兰垂下头,露出脑后一截如玉的脖颈,娇嗔道:“皇上忒难伺候,臣妾怎么敢不规矩?”
      皇帝笑着在她的素手上轻轻摸了一把,转身走了出去,年世兰笑盈盈送到门口,待那一抹金黄衣角滑过朱漆宫门,清明如水的眼眸里堆簇的笑意蓦的沉浸下去,转而泛起几分冷冽之意。
      皇帝待她愈殷勤,她心里愈是荒凉惊惧,前世冷宫的日日夜夜,已浸入骨髓,叫她不得不时刻保持清醒。
      这日午睡小憩后,扶着颂芝的手,摇摇摆摆到了存菊堂外殿,宫女们飞奔进去通报,眉庄听得华妃纡尊来探,惊疑不定,连忙便要从榻上下地,慌得来看她的甄嬛连忙站起身子,将她按住了,“姐姐身子不适,就别起来了,妹妹替姐姐去迎华妃娘娘。”
      “华妃娘娘金安。”
      年世兰步子一停,看了跪在庭中的甄嬛一眼,淡淡笑道,“原来是菀贵人。”
      甄嬛恭敬道:“眉姐姐身子不方便,托了婢妾在此恭候娘娘。”
      “惠贵人如今身子金贵,自然要小心谨慎些,听说她身子有些不适,本宫今天特特来瞧瞧她。”年世兰朝身后跟着的周宁海挥了挥手,周宁海忙领着太监们退到宫门口处。
      甄嬛替眉庄说了几句谢词,和眉庄的心腹宫女采月、采星一起,迎着年世兰进了内殿。
      因是夏日,天气愈见炎热,存菊堂内换了明亮清透的石青色窗纱,摆了冰盘,并设了风轮,屋内香气沁鼻,甜香宜人,且透着几分舒爽,比别处更多了几分自在适意,年世兰不由问道:“这房内点的是什么香?竟这般清甜。”
      甄嬛笑答道:“娘娘不知,延禧宫的安妹妹最会制香,这鼎内焚的香便是她特为眉姐姐研制的,此香名蘅芜香,香气清氛,淡而雅致,且有凝神静气的功效,相传是汉武帝时宠妃李夫人所制,已失传多年了。”
      年世兰嘴上淡淡道:“倒不知安答应竟有这样巧妙的手艺。”心里却暗笑道,难怪沈眉庄经常觉得身子难耐不适,胎位不稳了,看来皇后虽碍于太后的威势不敢为难沈眉庄,私下里还是叫安陵容动手了。
      两人说着话,已走到了内室,只见沈眉庄穿着一件豆青色绣白菊花的纱衣,肩上披了件碧色如意纹的小褂子,半靠在香妃榻上,膝上盖着一层薄薄的绢丝小毯子,见华妃进来,连忙道:“娘娘折煞我了。”一面作势要起身。
      年世兰哪里会真让她爬起来给自己行礼?眼睛往一旁的颂芝那儿扫了一眼,颂芝会意,已上前扶着沈眉庄重又坐下。
      “你如今怀着胎,何必计较这些礼数?”年世兰在香妃榻的另一边坐了,采月端了一杯茶与两碟素点心,摆在她面前。
      年世兰端起茶来喝了一口,眉庄先告了罪,年世兰摆了摆手,道:“不说这些了。”一扬手,已有宫女捧了几样新鲜富丽的物事上前,“惠贵人有喜,本宫正愁不知该送些什么,刚巧前些日皇上赏了本宫好些暹罗国进贡的香料玉饰,瞧着都是上品,本宫便借花献佛,将其转赠给惠贵人了,惠贵人不要嫌弃才好。”
      眉庄连忙推辞道:“娘娘恩赐,我哪里敢嫌弃?谁不知娘娘宫里的东西都是极好的,只是未免太贵重了些。”
      年世兰笑道:“东西再贵重,又如何能贵重得过皇嗣?惠贵人也别推辞了,只有一事,本宫还想提点惠贵人几句。”
      眉庄和甄嬛听她说的郑重,不由面面相觑,“娘娘请明示。”
      年世兰抚了抚手上的金丝琉璃镂花护甲,似漫不经心道:“本宫幼时,府里有个小丫头,在厨房做活,有一日偷喝了一碗主子的甲鱼汤,竟中毒而亡了。”
      她面上带着微笑,说出的话却带了几分悚然,眉庄和甄嬛一惊,都不敢接话,年世兰笑着继续道,“不过一碗甲鱼汤而已,怎么就中毒了呢?那甲鱼汤别人也喝过的,都好生生的一点病痛都无,难道是小丫头倒霉?”
      年世兰顿了一顿,眉庄和甄嬛一句话也不敢说,颂芝忍笑拍了一掌,道:“娘娘讲的好生有趣!”
      眉庄心里愈发害怕,年世兰看着她愈来愈苍白的脸色,扑哧笑了一声,道:“后来本宫才知道,原来小丫头刚吃过一种青菜,与甲鱼相克,同食会中毒而亡。”
      “可惜了小丫头,糊里糊涂便送了命!”
      甄嬛强笑道:“多谢娘娘提醒,日后我们必多加注意。”
      年世兰拨了拨袖摆坠着的玉白明珠,道:“本宫的话只尽于此了,惠贵人好生休养。”言罢,也不理甄嬛和眉庄的反应,转身便出了存菊堂。
      眉庄摸了摸额头,已布满细碎汗珠子,甄嬛亦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道:“华妃突然来访,又一阵风似的走了,到底想做什么?”
      眉庄想到华妃那几句云里雾里的提醒,眉头皱的紧紧的,“她是不是说要我们注意相克的食物?”
      甄嬛细细回想了一遍,拍了拍眉庄的手,安慰道:“温太医乃杏林妙手,且性子最为稳重,我托了他为姐姐保胎,有他在,便有十分的保证,必不会叫人有机可趁的!”
      眉庄叹了口气,道:“如今宫里上上下下,多少只眼睛,都盯着存菊堂,我只怕温太医防的了一时,防不了一世,且刚刚华妃话里的意思,怕是已有人暗中有了动作,否则她何必特特来提醒我一回?”
      甄嬛亦皱眉道:“华妃向来跋扈嚣张,从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她既特特来提点我们,许是真有龌龊,且这欲对姐姐不利的人,也是华妃的对头。”
      “还是叫温太医来吧,我这心里惶惶的,总喘不过气来。”眉庄攥紧了秋香色丝帕,紧张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警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