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48.机杼 ...

  •   48.机杼
      到了杭州玩了几天,却也不能不务正业,每天瞎混。过了几天好日子,那傅鼐就开始催我到处看看他打下来的“江山”。
      这天好不容易起的比较早,他就牵了马匹,非要我到织户家里去视察,看来有很得意的人要带给我看。我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干,就跟跟着他去看看,权作旅游。
      谁知道这一走就走到了五云山下的云栖坞,这地方距离西湖非常僻远,但是风景却是一等一的好,远离尘嚣,给人以超尘脱俗之感。其实这个地方在现代还要有名些,可是大名鼎鼎的新西湖十景之一的云栖竹径,堪称西湖竹景之冠。虽然以前我没来过,但是听了那些带过这地方的兄弟姐妹们的宣传,加上无往不利的现代科学技术——数码相机,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大概的印象。
      让我感到诧异的是,这里的景色比起以前看过的静态景观还要美上几倍,可能也是因为古代没有污染,人也稀少,因此格外显得安静的缘故吧。
      从三聚亭开始步入山林,层层叠叠,遮天盖地的竹影洗去了人世间的繁华和喧嚣。正值蝉鸣声声的炎夏暑期,走在幽幽山道上,犹如潜泳在竹海碧波之中。绿荫连着绿荫,清凉裹着清凉,山风起处,偶尔有阳光从枝叶梢头的空隙处洒落,光点跳动,让人忍不住敞开呼吸大口大口的吸取着凉气,却又害怕惊扰了可能藏在竹林深处的未知精灵。
      隐隐的钟声穿过层层树影从远处传来,佛音入耳,让人不觉心生敬畏。又走过一段,这才发现原来有所颇具规模的云栖寺藏在竹林中,旁有回雁峰、宝刀陇、壁观峰,倒也是风景秀丽的好去处。
      再往前走了好久,这才发现一幢孤伶伶的草屋寂寞的伫立在竹林中,吱吱哑哑的声音很有规律的传了出来,竟也不让人觉得烦躁。
      傅鼐此时才示意我地方到了,我便下马,看着傅鼐去敲那草屋的门。不一会儿一个容貌一般却气质冷漠的青年少妇出来应了门,见了傅鼐脸上表情还是没怎么变。只是道:“这个月的东西还没织好,能再缓缓么。”
      傅鼐一点也没有不高兴,还是挺乐的道:“不急,不急,今儿来不是为了这个。”
      她嘴巴里面说的是求人的话,脸面上的表情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好像不是在求人,而是被人求。我不由来了兴致,傅鼐这个挺高傲的人都能这样忍耐她看来真是有几分手艺。
      那女子冷冷看了我一眼,怕事已经猜出了来意,细致秀丽的眉头一皱,并没有说出不悦的话来,开了门让我进去。
      一进门,一幅不逾尺三白绢为底的绣品印入眼帘,上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远处根本辨不清楚上面绣了些什么。我大为好奇,连忙凑上去细看,只见那些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如毫发,竟然能够让人读出来。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冕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侯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慢慢读出一句,我竟然觉得十分熟悉,简直就像我老妈以前在家经常念来念去的《法华经》?!
      “这是《法华经》?!”我诧异的回头一看傅鼐,他脸上的得意表情已经溢于言表。
      “这是绣娘赛眉娘,这就是她一手绣成的。”傅鼐扯着嘴角,很是得意的笑起来。
      我凑上前去又细细看了一会,这才扭着自己的手膀子道:“什么叫做巧夺天工,我今儿才算是看明白了!”一边就恨不得冲上去握住赛眉娘的手狠狠摇它几下,神人,真乃神人呀!
      “这幅绣品宽长一尺一,绣满《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姑娘可以仔细品玩。”傅鼐还是在一旁做介绍。
      我却没有什么“仔细品玩”的雅兴,就我这种水平,最多也就是看出来这个东西技术含量超高,估计是个孤品,价值不菲,外加这赛眉娘肯定不会卖。其他的还能看出什么呀,难道要我跟那眉娘同志研究研究刺绣之道?
      我便摆摆手,笑道:“我不谙此道,别辱了眉娘的视听,你只给我说说是怎么发现这块宝贝的。”
      傅鼐又是笑笑,便请我坐下。那赛眉娘轻轻盈盈的上来给我们敬了茶,又不声不响的下去了。刚刚停了一段时间的机杼声便有响起来,原来刚才就是她在织绢。
      “眉娘本是广东人——”傅鼐抿了口茶,慢慢开口道,“家中是精绣世家,传到她的手里,手艺更是惊人,这幅《法华经》就是个中翘楚。”
      我转头又看看那惊人的艺术品,无语的点点头。这眉娘大概就是源远流长的粤绣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了,不知道怎么会沦落到到这个地步,要靠织绢为生。
      “后来她与顾家的后人顾济流落至此,那男人身体不好,已经卧病多年——”傅鼐这一段就是说的吞吞吐吐的,看来心里并不认同。
      我心中也很了然。毕竟是封建时代,这种事情说白了就是“私奔”。顾家,我倒是很听说过一点,大名鼎鼎的苏绣创始人。现在闻名遐迩的苏绣,原来却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顾绣原指明代上海顾家的刺绣,顾氏家族的顾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进士著称。他的孙子顾寿潜善画,从师于董其昌。顾寿潜之妻韩希孟工画花卉,擅长刺绣,在顾家众多的名手中堪称代表,连董其昌看后也惊叹:“技至此乎!”
      傅鼐口中所说的顾济,肯定是顾绣的传人,因缘际会与粤绣奇人赛眉娘相遇,两家都是刺绣大家族,严守自家手艺。在中国古代这种宗法制家天下的社会制度下,不同流派基本上不可能愿意主动互相交流相互融合,反而是固步自封,深怕他人学到了自家所长。
      这二人估计是自由恋爱不果,这才私奔到了爱情的温床杭州,没想到那个男人身体太差,于是乎赛眉娘只能靠织绢糊口。
      “那你带我过来的意思——”我似笑非笑的打断傅鼐的讲解,问道。
      傅鼐收了口,又抿口茶,这才道:“上次姑娘不是说要我留意各大绣庄么,我与他们倒也联系过,但是始终觉得手艺一般。后来经人介绍识得眉娘,便想着她的功夫倒是极好的——”
      我笑笑,也端起茶杯来。这个傅鼐,不知道是会错意思还是自作聪明,我叫他联系绣庄,是因为我需要一个能够大规模生产的基地,这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赛眉娘,手艺当然好,但是她绣一幅的功夫,别的绣工能绣十幅甚至一百幅,我可不认为她一个人的精品绣品能够替代大量普通绣品出口到欧洲等地换取外汇。
      傅鼐大概认为我可能想要做绣品生意,目的在于国内市场,这才把赛眉娘当成了宝贝献出来。我有点哑然失笑,于是只能用喝茶来掩饰。
      傅鼐人不笨,当然看出来我并不满意,也讷讷的不再多言。
      赛眉娘——我在心中玩味了一会儿,忽然觉得她也不是只有看的一点好处。老康的嫡母就要办六十大寿,她倒是有了用武之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48.机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