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大婚 ...

  •   公元前192年,吕后以骏马十二匹,黄金万两为聘,迎年仅十岁的张嫣入宫为后。其礼之贵昂,古未有之。
      当日所有的疑惑,都在三年后解开。
      高祖丧期未过,新帝不得纳后。如今三载光阴已过,亦到了祖母履行当日诺言的时候。想来我张嫣亦不过是这场政治交易的赌注。只是那时,我还像所有待嫁女子一样,翘首以待夫君的疼爱,婚后的幸福。
      “阿姊,皇帝舅舅命人搬了几箱黄金来,来买阿姊。”偃儿推开我的房门,两眼圆瞪。
      “偃儿,休得胡言。你嫣姊是要入宫为后,哪里来的买与不买之说。”母亲盯牢了阿弟,宽大的袍袖向后甩去“来人,带偃儿出去”
      一侍女低头唱诺。
      我透过赤色帷幔,回身瞥着我的阿弟,他也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眼中无处遁藏的恐惧,哀怨,迷惘。
      “娘亲,你会想念嫣儿吗?”我正伸长双臂任由侍女为我披挂嫁衣。我虽只有十岁,身量却似十二三岁。皇后礼服上绀下缥,深领广袖,巩带霞帔,衣长曳地。
      “嫣儿,娘亲只盼你好。”母亲走到我身侧,揽过我的肩,“在宫中不比在府中,你要万事小心,谨言慎行。切记不可触怒你的祖母。若你能得恩宠,万不必贪专宠,若是盈儿看你不上,你亦不得有所抱怨。后宫诸事,尽己之力,不该你插手的事务,不得越俎代庖。”垂眸深深的看我,“娘亲能告知你的,仅有这几句话,以后的路还是要靠你自己来走”
      我看不懂母亲眼中的深意,却明了此去未央宫,我的荣宠便与侯府的利益紧紧相连。那么,我此生定然已无退却的余地。
      “嫣儿谨记娘亲教诲,日后到宫中孝祖母,敬舅舅,凡事恪守本分,不为过分之事。”我在心头默着母亲的话,朱砂泪伴着胭脂香自面庞滑过。唇角的红似耀眼的血,点点滴滴刺在我的宫砂穴。
      孝惠三年十月壬寅日,我着皇后礼服自张家祖庙辞别祖宗,父亲张敖抱我登上凤辇,此去未央宫,开始了我二十六年的宫闱生活。
      未央宫被红色的绸笼罩,却让我的寒意自心底滋蔓,无边无际。
      玉阶那么长,仿若望不到尽头,我由宫娥搀扶,一步步步入未央宫。其实尽头并不远,就在眼前。
      未央宫中,祖母和皇帝舅舅坐在上首,百官左右而立。我由宫人引着北面而立,垂首听礼官读册,读毕后,三跪三拜,再有女官引至帝前谢恩,我紧紧攥着裙裾,抬眸迎向那双眸子,手心的汗蔓延出耀眼的红。
      “臣妾张嫣贺帝万年”话语间盈盈下拜。皇帝舅舅,你便是嫣儿的良人,是吗?
      “嫣——不,皇后免礼”刘盈的眼前有刹那的模糊,曾几何时,她还是他怀中的孩子,他还在公主府中看她笑得烂漫,而今时今日,再见嫣儿,却是在这阴冷的宫中,是,是他要把嫣儿囚禁在这牢笼,一生一世。母后,你为何要让嫣儿为我殉葬?在心里说过千万遍对不起,恍惚中眼眶竟涌起一阵温热。
      我退立一侧,太尉周勃将玉玺受至中常侍太仆,太仆跪受女官,我接过皇后玉玺,再拜。
      册后仪式礼成,我乘软舆入椒房殿。肩舆中,我的肩膀止不住的抖动,说不清是因为惧怕还是因为紧张。此刻,或许连亲手将我拉上后位的祖母和母亲也不知是福是祸吧。
      “嫣儿,你可知什么是夫君?”
      “母亲,嫣儿不知”
      “夫君就是要和嫣儿共度一生的人啊。”
      “母亲,嫣儿也有夫君吗?”
      “傻嫣儿,舅舅就是嫣儿的夫君,是要共度一生的良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