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第六感 ...

  •   人身体的许多潜力,至今仍处于不断研究与开发中。

      14个g的横向加速度可以让人体的器官分离,人类在海平面上方几千米或下方几千米的地方待上几分钟就会失去知觉……看似强壮的人体,在整个宇宙的环境下是非常脆弱的。

      普通人的基本生存边界很早之前就被著名的“三”原则界定了:人没有空气仅能活3分钟;人没有水能活3天;人没有食物能活3周。而国外最新一项媒体报道,通过过去几十年刻意的或意外发生的试验,人们已经摸清了更多人类生存的“领域”。

      《新科学家》杂志近日发布最新版本的“人体12大极限”,并指出,人类不断挑战自己、更新自己的身体极限纪录,对于我们了解自身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从人的感官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有一种超越第六感的感官,那可以描述为一种以心灵感应出发的而又发自人自身的一种确实存在的一种感官。

      自身速度极限

      秒。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指出,速度依赖于人体强健的肌肉和修长的四肢,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每提高一秒钟速度,都会增加一定的能量消耗。速度与能量消耗的比值是有限的,这一极限可能是百米9.48秒。

      专注度极限

      专注度最多能持续12小时。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系统学家戴维.丁格斯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反应会越来越迟钝,大脑某些部位的活动也慢慢减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注意力最多能集中12小时,时间越长,注意力降低越多。

      真空状态极限

      在真空状态下最多能活一分钟。当处于真空状态下,人一般会在12—15秒内失去知觉,1分钟左右死亡。专家指出,空气消失会导致外部压力降低,血液中形成气泡,肺部最先受损,然后氮气从血液溶出,导致神经系统受损。

      记忆极限

      目前,最大的记忆极限是100本《白鲸记》。《白鲸记》是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一本小说,其100本相当于125M的信息存储量。贝尔通信研究公司专家指出,这是成人一生中最大的记忆极限。
      体温极限

      人的核心体温为37摄氏度,一般来说,外界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就能引起体温下降。一旦体温降到 36摄氏度,人的反应和判断能力都会削弱;降到35度走路会觉得困难;降到33度的时候,人会失去理智;30度的时候,人们则会失去知觉。核心体温达到24摄氏度时,心跳则会停止。不过,目前已知的世界最低体温纪录是13.7摄氏度。最高体温极限:大约46.5℃

      环境温度极限

      环境温度极限:大约116℃解疑:这是人体置身其间尚能呼吸的温度。

      科学家曾对人体在干燥的空气环境中所能忍受的最高温度做过实验:人体在71℃环境中,能坚持整整1个小时;在82℃时,能坚持49分钟;在93℃时,能坚持33分钟;在104℃时,则仅仅能坚持26分钟。但是,据有关文献记载,人体能忍受的极限温度似乎还要高一些。

      饮食极限

      不吃不喝最多能活一周。这取决于身体中水流失的速度。没有水的情况下,身体中血液会越来越黏稠,循环变得困难,血压降低,心率快速增加。一个人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最多活73天,但没有水最多能活一周。

      睡眠极限

      不睡觉最多坚持264小时。一般来说,人在不睡觉36小时后,就会觉得非常难受,48小时后,身体会不受控制地进入梦乡。如果人连续50个小时不睡觉,活动能力体力等都会下降;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把受试者单独放在一个房间里。受试验者便会出现幻觉和类似婴儿的举动;如果连续70个小时不睡觉。注意力和感觉就会麻痹;到了120个小时,就会陷入精神错乱状态。长时间不睡觉会让人的情绪发生波动,导致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协调能力缺失、说话含糊不清、产生幻觉等。

      承受重力速度极限

      能承受的最大重力加速度是31.25g。当过山车俯冲而下时,人仅仅承受了5倍的重力加速度,就会头晕、恶心。人承受重力加速度的最大纪录是31.25g,如果未经训练的话,一般在承受6g的时候就会失去知觉。

      海拔极限

      可到达的最高海拔是9000米。高海拔会导致人体缺氧,高原病的第一反应就是头痛眩晕。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专家麦克格洛科特表示,人如果长时间呆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地方,会导致肌肉萎缩、肺部和大脑积液风险显著增加、男性生育能力降低。

      辐射极限

      最多能承受7西弗特(辐射计量单位)辐射。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指出,身体每接受1西弗特辐射,会增加0.0165的致癌率。一般来说,X光射线的辐射为160毫西弗特/小时(1西弗特=1000毫西弗特)。2西弗特左右的辐射剂量就会导致早逝,6西弗特则有可能马上致人死亡。

      呼吸极限

      最长能憋气15分钟。瑞典专家指出,长时间闭气可能导致血液中S100B蛋白质含量提高37%,这种蛋白质是缺氧性脑损伤的标记物。

      失血极限

      一个健康成年人体内的血液大约在3.8到5.6升之间。如果失去超过15%的血量,人的脉搏就会加速跳动,人可能会觉得晕眩发冷。若是失去40%的血量,这将影响血液流回心房,从而使人出现心动过速的症状。理论极限:1.9到2.8升,约占人体血液总量50%
      目前纪录:约占人体血液总量75%1987年,一名癌症病人被发现体内只有0.9升的血液,不过她的血液是在几个星期内慢慢流失的。

      吃辣极限

      咖喱或者辣椒中的活性成份叫做辣椒素,辣椒素越多感觉就会越热。普通的塔巴斯哥辣酱油中的辣椒素约为万分之二点六,哈瓦那红辣椒中的辣椒素则可以达到千分之十七。尽管辣椒素本身并不能造成化学烧伤或者其他直接组织损伤,但对神经系统却影响甚大。除了难以置信的疼痛之外,你的眼泪鼻涕将不受控制,上半身痉挛,30到45分钟内呼吸严重困难。

      实际上,我们能够承受的热度只是警察用来防暴的胡椒粉的5倍强度。倘若你是一个没有心脏病或者哮喘病史的健康人,一茶匙纯辣椒素不会致命,只是几个小时内不会再想吃其他东西。

      噪音极限

      125分贝的声音会让人觉得头疼,人类能够忍受的声音是160分贝,一旦超过这个数字,你的耳膜可能已经破裂。

      人类迄今为止记录到的最大声音是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的声音,当时它的分贝达到了180。声音过大会对人的内部器官造成损伤。如果人在20公里的范围内听到200分贝的声音,压力波会损害他们的肺部,导致外部空气进入血流,引起致命的肺栓塞。
      理论极限:200分贝
      目前纪录:175分贝。美国研制的T-429战术爆炸震晕手榴弹。它在距离2米的地方会产生175分贝的声响。

      力量极限

      最多能拿起457.5公斤重物。美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专家指出,人最终能举起多大重量取决于肌肉纤维数量,一般来说,四肢短小的人力量更大。

      承受力量极限

      肌肉组织的每个肌纤维可以产生大约0.3微牛顿的力,而每平方厘米的肌肉可以产生大约100牛顿(10公斤左右)的力。但是前臂骨骼在5000公斤左右压力下,就会粉碎。如果我们假设手臂肌肉能够提供一半的力量,其余的力量来自腿部、臀部以及肩部等,你依然需要调动三头肌及其周围55厘米范围内的所有肌肉才能达到这种力量。

      理论极限:5000公斤

      当前纪录:300公斤。1931年,世界重量级拳王麦克斯贝尔在与对手俄尼沙夫的对决中,挥出了致命一拳。沙夫再也没能恢复,6个月后死亡。

      心跳极限

      心跳极限:1分钟220次

      解疑:这是指心脏运动极限,即人体最大心率的计算公式。因此,也是迄今为止,科学发现的心脏能够工作最大极限的心跳次数。超过这个数值,心脏就不能继续完成正常的搏血功能。科学研究发现,即使参加体育锻鍊,在检测和评估锻鍊效果时,都不可能超越这个极限。

      提示:极限运动和面对应急事件一样,如果人经常处于紧急战斗状态,此过程一结束,身体就会感到特别虚弱。长此以往会使生命透支。

      心跳停止极限:大约4小时
      解疑:曾有这样一个实例:1987年有一位名叫扬埃伊尔雷夫斯塔尔的挪威渔民在卑尔根附近水域不幸落入冰水中。当他被送进医院时,体温已降到24℃,心跳也已停止。但是当给他接上人工心肺机后,他的心脏奇迹般地又恢复了跳动。   

      肾脏残存极限

      肾脏残存极限:大约30%

      解疑:肾脏的功能单位为肾单位,双侧肾脏大约有200万个肾单位,从而使肾脏具有较大的代偿功能。当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肾单位丧失达到60%~70%左右时,剩余健全的肾单位仍可满足机体的生理功能需要。
      提示:当残存肾单位进一步减少低于30%时,就将出现肾功能不全。当低于10%~15%时,尿毒症的症状就会出现。

      分辨气味极限

      分辨气味极限:大约3000种

      解疑:一般人可以分辨出十几种不同的气味,而经过训练的闻香师在毕业时,就已经能分辨并记忆400多种气味,以后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还会进一步增强这种能力,至少要能熟悉2000种气味,出色者大约可以记住3000种气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