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关于相守 ...

  •   晏清擢升中书侍郎那年也涨了俸禄——一千石。
      徐画堂依旧喜欢焚香抚琴,顾影自怜,时不时忧伤望天,空自嗟叹。
      然而他行事却是极狠。
      那玩忽职守的黄门驸马被他将整篇《礼记》黥在了背上;那好吸食五石散,生活糜烂的大鸿胪被他生生往口中灌了一盆炽热的铜水。
      新近中书省下一个掌固在内帏语出不逊,冒犯了后妃,被告到御史台。那掌固让家人去找晏清,求保一命。
      晏清平素与这掌固倒也算交好,便心疼地揣了些银钱,命人给徐画堂下了帖子。
      宴上晏清一句话还没讲出口,徐画堂一杯又一杯早将他灌趴在桌上。
      晏清昏睡过去之前,迷糊听见徐画堂说:
      “……你要海晏河清,我便为你肃清朝纲。不然,你以为我着了什么魔非得进这御史台。晏清,我要你做中书省之主……”
      晏清想,你这可是最不敬的语讳了,亏你还是侍御史呢……
      第二天晏清头昏脑胀地到中书省报到,一坐上案台随手一翻便是一封呈奏。
      不,是弹劾。
      “……御史台台院治书侍御史徐画堂,为人乖张狷介,行为残暴败坏朝纪,其残刑之人不胜枚举,或株连或酷刑,皆为乱纪……”
      晏清一个激灵醒透了。
      东宫
      衍清太子敲着绢扇沉吟一番,挑眉先笑了:
      “你看这折子字字见血,痛陈大义……叫我如何救他?”
      晏清跪在下首,如黄山青松无所动摇:
      “只要太子领九卿会审时,稍提两句徐画堂之好,便是足够。”
      “哦?”衍清太子有些讶异看着这平时不问私情的晏清,“我倒更想知道,你为何要帮他?本宫又如何要帮他?”
      晏清透亮地眸中恍惚一刻,随即笃定道:“徐画堂乃国之栋梁,不可不救。”
      语气恳切,态度郑重。
      衍清太子失笑:“晏清你啊……若非锦春求我时时帮扶你,我倒想看看你临死是不是也要向刽子手道谢呢……”
      这一言一语,竟毫不避讳。
      晏清却松了口气,额头触地,一叩到底。
      徐画堂,我要你亲眼看这天下海晏河清。
      那年,那弹劾徐画堂的中书右谏议大夫被御史台以毁谤之罪拿了。徐画堂从大理寺出来便看见晏清倚着汉白玉的狴犴,一脸的担忧。
      徐画堂走过去,二人也不言语,只并肩往黄门外巷而去。
      晏清在经过第四座石桥的时候忍不住了,哑声道:
      “你……没事吧?”
      徐画堂望着护城河明如镜的水面,扯出一丝笑:
      “放心吧,还不到杀大臣立威的时候,他们不敢动我。”
      晏清蓦然扣住他肩,红着眼恨道:“如此说来,倒是我多管闲事了!?”
      徐画堂无奈一笑,将气得发抖的小书生揽进怀中,语带责备:
      “我便猜到是你干的……可太子是何等心计,我如今欠他一笔,将来却不知要还什么……”
      远远传来城中鼓楼沉厚的暮鼓三响,仿佛安慰。
      可皇城根下,几家欢喜便又几家添愁;官场宦海,又有几人能独善其身。
      隔月,御史中丞因东北舞弊案牵连革职,徐画堂顺理拜为御史中丞,朝野为之震动。
      又三月,中书令告老致仕,举荐中书侍郎晏清掌印。加之太子保荐,晏清于文英殿受了中书省铜印,总判省事掌佐天子。
      新主登基三年,便台省易主,朝野一片清明。阁老旧臣俱退朝堂,圣君坐朝,底下皆是意气风发的年轻面孔。
      衍清太子领中书省参政,侍中侍郎并列左右。
      中书令晏清领首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立于后位。
      御史中丞徐画堂执玉笏立于右首,领台、殿、察三院,纠离班、语不肃。
      人说少年晏令为人温和,安抚四夷,边关太平,北胡三十年不敢进犯。
      人说徐中丞为人绝,手段辣。一斩南宁王立威,二杀言臣绝口,清君侧、肃朝纲。
      海晏河清之后,我们还剩下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