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众星捧月 ...
-
二、少年不识愁滋味
爸爸口中没有妈妈一半好看的霁儿在众人的爱护中成长速度迅猛,听说她半岁的时候已经是一岁小孩的身高体重,到她一岁的时候,经常被人们误以为是两岁的小孩。他们一家三口住在80年代上海随处可见的弄堂里,窄窄的弄堂,青青的石板路,便是童年时霁儿肆意奔跑的天堂。
说来也奇怪,这条弄堂住着不下100户人家,可却没有与霁儿年龄相仿的小女孩,相反的,小男孩却是成群结队的。弄堂里的老人看惯了拿着枪冲锋陷阵的野小子们,看到粉雕玉琢,总带有甜甜微笑的霁儿,个个都是打从内心的喜欢。小哥哥们对这个妹妹也是极尽爱护之能事。只见三岁的宇霁儿,穿着小花裙晃晃悠悠的走到一群小男孩身边,小男孩有的蹲着,有的趴着,有的站着,个个神情紧张、紧握双拳。
“你们在玩什么呢?”宇霁儿问。
小男孩们自动为她让出了一条道,她走进去,原来是涤青哥哥和非凡哥哥趴在地上玩贴纸。这是一个当下在孩子中间流行的游戏,就是孩子们将平时搜集的机器人、超人贴纸放在一起,用手去拍,贴纸翻过来越多视为胜利,并可以拥有翻过来的贴纸。霁儿知道这个游戏涤青哥哥和非凡哥哥玩得最好,其他小孩就会用死力,手拍得红红的,可是翻过来的贴纸却没几张,但是他们只要轻轻一拍,整叠贴纸就全部翻过来了,像有轻功一样。看大家的紧张样子,可能是这两个哥哥要一决胜负了。
这条弄堂里,霁儿和涤青最要好,涤青比她大三岁,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副局长,妈妈是老师,因此涤青总显得干净整洁、端庄有礼。那个年代,人和人的差距并不大,外来务工的可以和副局长做邻居,而且相处融洽。霁儿最敬佩的人就是涤青的爸爸,每天早上她都要用艳羡的眼光目送涤青的爸爸坐着那辆擦得干干净净的男士凤凰牌自行车上班,他的黑色公文包就放在车前的篮子里,那是霁儿看见过的最气派的皮包。
霁儿和涤青的结缘可能是因为那首“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的诗,这首诗里有霁儿和涤青两个人的名字。吴慧中曾说,每个女孩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个男孩在等她了,霁儿虽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隐隐觉得自己和涤青的关系和其他毛小孩不一样。
霁儿在一岁半的时候就不叫爸爸妈妈了,而是直呼阿丰和慧中,她的眼神有一种其他小孩没有的从容淡定和通谙世事,让吴慧中觉得女儿与众不同,因此也没有刻意去束缚她的本性,很多在外人看上去不通情理的事情,她只淡然说一句,由她去吧。因此,在妈妈的默许下,霁儿也就一口一个阿丰、慧中的叫得亲热。
霁儿的小眼珠转了又转,和涤青说:“涤青哥哥,你怎么也和他们一样,玩得脏兮兮的。”
涤青抬头看到了一脸沉着的霁儿,脸上马上露出了暖暖的微笑,说道:“不是他们硬拉着我玩嘛。”
非凡不耐烦了,“你还玩不玩啊?”接着,又转头对霁儿说:“哥哥们等会和你玩,我们现在先玩我们的。”
霁儿撅了撅小嘴,耍赖的说:“我也很喜欢这些贴纸,我也想玩,可是我的手痛,玩不了。”
涤青早已习惯了霁儿的小性子,满脸带着笑,说:“既然这样,全部给霁儿吧,我们也懒得争来争去了。”
还没等非凡回过神来,涤青已经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把地上的贴纸全部塞到了霁儿的手上。
霁儿也不客气,拿着那一叠汗津津的贴纸,一张张的看,露出得意的微笑。众人看到这情形,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不忍心从他们最爱的小妹妹手里把贴纸抢回来,只好悻悻而回。
坐在旁边乘凉的大叔大妈们看到这情形,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个霁儿啊,真被哥哥们宠得像小公主,如果是换做其他人打扰了这帮小大爷的雅兴,他们早就联手翻天了。
“这下满意了?”涤青走到霁儿的身边。
霁儿甜甜的笑了,露出两个好看的酒窝,“哥,明天带我去小公园找‘小桌子’,好不好?”霁儿说的“小桌子”是一种果实,长得很像“小桌子”的形状。
“明天是星期六,你不是要回奶奶家吗?”
“是啊。”霁儿如梦初醒,每个星期六,她都要和阿丰、慧中一起去爷爷、奶奶家,这个星期爷爷又会给她准备什么好吃的呢?她爱吃明珠牌的鱼干,鱼干肯定是会有的,一定还有带着小花的饼干、还有上海食品厂的糖果吧。她想着想着,脸颊上的小酒窝更深了,像要沁出蜜来。
回到家,霁儿在自己的小阁楼上,呆呆的看着窗外发呆,蔚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她有时候看见云像极了一朵大蘑菇,有时候又像匹烈马,她看着看着竟然痴了过去,忽然一群鸽子咕咕咕的飞过,猛然惊醒,笑得喘不过气来。
很多年后,阿丰和慧中不在了,宇霁儿找到他们留下的相簿,在相簿的最后一页,慧中用那娟秀的小楷写道:霁儿,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如果你因为沮丧看不见前路,因为孤独无依自暴自弃的时候,请记住我们对你如众星捧月般的爱,珍惜自己,昂首前行。
这句话,如先知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