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海阔天空新天地 ...
-
十一、苦中甘甜
外婆的家离海很近。
霁儿初见那片海时,心里还是略微觉得失望,她想象中的大海是湛蓝的,一望无垠,海鸥点点,可眼前的海是灰色的,海滩是狭窄的。这种感觉就如同你以为自己遇见的将是个扮相时髦、花枝招展的摩登女郎,而事实上却是个扎着麻花辫、满脸雀斑的大山女儿。可是失望过后,霁儿却是深深的爱上了这片海。
她喜欢躺在沙滩上,那细细的沙贴在皮肤上酥酥的、软软的,闭上眼睛,便听到海涛翻滚的声音,总能拨动她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心弦,湿润的微风拂面而过,就像慧中的手,抚摸她的脸庞。偶尔会有成群结队的孩子光着脚丫在海滩上肆意奔跑。霁儿想如果在过去,她或许也会像她们那样吧,可是现在,她宁愿坐着或者躺着,她渴望宁静,不被打扰,有时候一坐就坐去了一个下午,回去的时候,外婆就责怪她老忘记吃饭,她只是嗤嗤的笑着,满嘴讨饶,可是下次又照犯不误。
家里,只有她和外婆两个人,姨妈、姨夫偶尔会带着表姐过来,她们总会赞扬她文静、懂礼貌、斥责表姐野性难驯,像个假小子,就像当年慧中说她那样。她只是笑,偶尔会笑出眼泪。
经过一个月的休养,她进入了附近的一所小学。虽然一段时间没有学习,可是她的底子还是不错的,学校同意让她直接进入三年级学习。她不会说当地话,和同学的关系并没有太融洽,她也习惯了独自一人,所以不会觉得不习惯。有趣的是,后来当她完全听懂当地话的时候,同学们还以为她不会,经常在她面前议论她,他们对她很好奇,因为她总是沉默不语、安静的来去。
霁儿的情绪看上去没有太大的波澜,外婆揪着的心放松了不少。但是只有霁儿自己知道,她没有办法再快乐起来,她觉得自己的头顶有个巨大的磁铁,吸取了她的能量和欢笑。每天早上起床,便是她最难受的时候,她不想去上学,只想一个人呆着,终有一天她在早读时大哭了一场,班主任是位年轻的女老师,急得满脸通红,不断的安慰她,又厉声询问周围的同学是不是欺负霁儿了。霁儿大哭了约十五分钟,自己擦干了眼泪,对老师微微一笑,说对不起,老师,我现在没事了。老师和同学一脸的诧异,而她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波澜不惊。
当然生活并不会真的波澜不惊,有一天学校的门卫交了封信给霁儿。信封上的字刚劲有力,她从来没看过有人会把她的名字写得这么好看,便拆开信封,细细的读了起来。
宇霁儿:
我在《文学少年》中看到你的大作,很想和你交个朋友,你愿意成为我的笔友吗?我是一个初一男生,可很遗憾,我大概没有你那么好的文笔。
生活中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我喜欢安静,安静的坐自己的事情,别人觉得我很冷傲、孤僻,其实我对别人并没有敌意,只是觉得一个人更自在,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效率更高。我从未给别人写过信,这是我的第一次,希望你不要笑话我。
霁儿姑娘,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你是否可以和我描述一下呢?希望你不要拒绝我,我觉得多一个朋友总是好的,起码心里有烦恼的时候,可以多一个人和你分担;如果有高兴的事情,也可以大家一起分享。你说是不是?
不聪
“不聪?”霁儿念了一次这个名字,笑了出来,不聪不就是不聪明的意思吗?这个人真逗,难道他的爸爸妈妈觉得他不聪明吗?她又想了想,这应该是个笔名。那个年代,流行笔名,少男少女通过做笔友传递朦胧的情愫,报纸上经常有妈妈翻女儿抽屉,偷看女儿和笔友信件的新闻。
回还是不回呢?她的确在《文艺少年》里发表了一篇文章,可那篇文章比豆腐块还要小,应该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她看了看信封上的地址,那个城市再熟悉不过,就是她魂牵梦绕的地方,难道是涤青或者非凡,他们写信捉弄她?可是这也不是他俩的字迹。这个人到底是她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呢?他的信虽然没什么吸引人的语句,但却显得非常真诚实在。霁儿想了又想,终于提起了笔。
不聪:
你好!很高兴可以认识你。我不知道那篇豆腐块大的文章到底有什么吸引力,让你写信给我。正如你所说,多个朋友总是好事。
你问我是怎么样的人?该怎么回答你这个问题呢?不怕你笑我,从前我觉得自己人见人爱,我总有办法让别人喜欢我,为我做我喜欢的事情。我很任性,动不动就对身边的哥哥吹胡子瞪眼,骂起他们来上纲上线的,可是大家依然很包容我。我觉得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从来没有珍惜。可是现在,我一个人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我的爸爸妈妈去了很远的地方工作,我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寂寞,曾经我轻描淡写的问过一个人你是不是很寂寞,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当时他脸上戏谑的表情,他大概觉得我没有资格问这个问题。的确,那时候的我的确没有,我真希望我永远不懂得寂寞的滋味。
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如果你问我是怎么样的人,指的是外貌的话,我可以告诉你我长得真的很普通,曾经某人说我就是颗弹珠,圆圆的,小小的,当时我很生气,可是现在却觉得他的比喻非常恰到好处。呵呵,希望没有让你失望。
霁儿
霁儿一边折信纸,一边忍不住的笑,她想象那个收到信的人,他可能幻想她是个美女吧,而她却告诉他她就像个弹珠,如果他因为这样不给她回信了,那就算了。她暗自得意,觉得自己这个考验人的方法很有水平。可是她很快收到回信了,她的心竟然一下子提到了嗓子间,迫不及待的把信打开:
霁儿:
请允许我这么叫你。你说你像弹珠,我觉得那真是很好玩,因为别人都说我像竹竿,可能是营养不良,有人也觉得我像豆芽菜。
你说到寂寞,我很惊讶你那么小的年纪却知道寂寞的感觉,我想当年那个人戏谑的表情并不是因为你没有资格问,而是他希望你不会有寂寞的体会。可是我的想法却不一样,其实寂寞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并不是那些身边堆满朋友的人才会拥有快乐,独处的人一样别有一番天空。如果你因为觉得寂寞而觉得自己孤苦无依的话,我觉得你并没有获得寂寞的精粹,或者你还不明白如何与自己的寂寞和谐共处。如果你认可寂寞是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话,那就尝试去享受寂寞。我的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我从记事开始,就是一个人生活,小学还没毕业,我已经独自料理自己的三餐,曾经我很愤怒,而如今我已习以为常,并且越来越享受一个人的生活。我相信你也可以的,不是吗?
不聪
“与寂寞和谐相处?”霁儿默默的把这几句话又念了一遍,虽然她不明白“与寂寞和谐相处”的意思,可她还是受到了鼓舞。从此,霁儿的心里增添了一份隐秘的快乐,她渴望收到家乡的来信,这个人明白她,但比她更加成熟,总是可以说出她想说却没有说出的,对事情总有她看不懂的理解方式。
这或许是上天给她的另一个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