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突变 ...

  •   刘瑾离开后,朱厚照盯着摇摇晃晃的烛焰,久久不曾入睡。
      那个冰雪一般的人儿,他的心他从来都触不到摸不着,那种煎熬几乎把他折磨到疯掉。为他生气的时候,为他伤心的时候,是真的有过把他杀了烧了带在身上永不分离的想法,但是……他想过很多很多次,结论是舍不得。朱厚照希望他好好地活着,希望每天清晨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他的容颜,希望跟他度过每一个花开和叶落的季节,希望跟他白首偕老。
      这种感情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的,但是当他感觉到的时候,已经如此炽烈,炽烈到不可救药。他不能失去刘瑾,他不能想象没有刘瑾的漫漫人生,该怎么消磨才是个头。所以,他只有紧紧地抓住他,用尽一切办法也要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是的。他会给他想要的财富,全天下最高的权力,同时,也会让他被天下所有人痛恨。他要让他一辈子站在自己身边,共同拥有这个天下;他要让他离了自己,便不能活。

      刘瑾睡了个好觉,这是十八年来的第一个好觉。
      他本来笃定朱厚照会借机和文臣开战,笃定自己一定不会有事,可是昨晚看到朱厚照的表情,他知道自己错了。他太明白朱厚照了,那个渐渐长成的少年,只有不想做的,没有不敢做的。他说要杀了自己,那多半便是真的了。
      死……是的,苟活到如今,他仍然是怕死的,怕得要命,怕到极处心底里却出现一丝从未有过的轻松。亲情的责任,安化王的逼迫,正德执拗的深情,还有密密织起的权谋都让他觉得累,只有康海……只有康海,是他心底的一抹阳光。他把他放在心尖子上,想要和他好,可是却被他一次次狠狠伤害。那些如烟往事迷离在梦境里,多少次面对当年的人,却一个字都不敢吐出口,只怕一出口,那冰雪一般纯净的幻象便碎了。他想,他就要以这样的身份,屈辱地死去了。不过不要紧,只要小谈郎在康海心中永远是干净的纯洁的模样,只要,他知道他还记得当年的约定,便足够了。
      冬日的暖阳映透窗纸,照得窗前一方地面格外明亮温暖,刘瑾静静地想着他这一生里为数不多的温暖的时刻。他想起儿时纷纷的清明雨,他坐在槐树上,无聊地晃荡着两只脚,偶一抬眼越过书院高高的院墙向外望去,他看到一个那样新鲜的小少年,跟在父亲身后沿着长街走来……
      一切缘由的开始,一切想望的结束。二十年的光阴,似水无情。

      高凤捧着洗漱用具,推门进来。
      刘瑾看着他,一时没回过神来,有些惘然。
      高凤道:“公公,皇上要您收拾清爽了去乾清宫接旨。”
      是要动手了么?终于要动手了吧?刘瑾的心内涌起一阵凄凉,苦笑了一下,正要开口,突然注意到高凤镇定中甚至隐隐含着喜悦的神色,内心涌起一阵疑惑。刘瑾这才冷静下来,一面洗漱一面思索,许久方问道:“情况怎么样了?”
      高凤讶然道:“公公不知道么?我还当皇上早跟公公交代好了。”
      闻言刘瑾倒糊涂了:“什么?”
      高凤低头小声道:“不是公公您带着马永成谷大用他们,在皇上面前哭了半夜,皇上才改了主意么?”
      刘瑾强抑住心中震惊,默默思忖了片刻:“这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皇上说的。现在宫里已经传遍了。”
      刘瑾立刻觉得自己的脑袋隐隐作痛,他一面揉着自己的额头,一面问道:“皇上在哪里?”
      高凤把毛巾拧干了递给刘瑾:“乾清宫。”
      “王岳、范亨他们呢?”
      “已经被发往南京充净军。”
      刘瑾听了这些,已是心中有数:“那么……刘健谢迁他们……”多半已经被罢官了吧。
      “他们一早在左顺门外请愿,听到皇上的旨意失望之极,三阁老当即上疏请辞……”
      刘瑾皱眉:“皇上全准了?”
      高凤道:“不,留下了李阁老。”
      看来,正德这回当真是出手不留情。弘治年间留下来的三大阁臣,素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的李东阳、刘健和谢迁,就这么分崩离析了。正德等这一天,已经等了许久了吧?火速地处理掉文臣中的绊脚石,又令自己这个“权阉”陷入媚惑主上,谋害忠良,扰乱天下的境地,当真是妙极了的一石二鸟之计。如此处心积虑,这个正德当真不简单。自己这一觉,不知道睡掉了多少精彩的场面。思及此处,刘瑾心中冷笑,那么,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皇上是怎么安置我的?”
      高凤看了刘瑾许久,才确信刘瑾真的什么也不知道,一瞬间心中划过一丝奇怪的感觉,但还没来得及捕捉就匆匆消逝:“司礼监……掌印。”
      风云突变,一步登天。

      后来,刘瑾才知道,在自己成为司礼监掌印之后,马永成被任命提督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张永协助刘瑾分管京营。
      十日之后,原司礼监掌印王岳和前秉笔范亨在赴南京途中被杀,杀人者赫然打着“刘瑾”的旗号。
      刘健、谢迁辞官离职之后,很快就被朱厚照下旨贬为平民。明明是皇帝亲自下的旨意,京中茶楼酒馆的说书人都却把这故事讲得扑朔迷离,曲折精彩,说正德帝是如何不理政事,斗鸡走马,泛舟打猎,刘瑾如何故意挑正德玩乐之时汇报,借机独揽大权,从而矫诏公报私仇云云。有一回刘瑾回府邸,骆成阳兴冲冲地跑回来问他,他们说你不是皇帝胜似皇帝,哥哥哥哥你真有这么厉害吗?问得刘瑾很是无语。
      紧接着,韩文被罢官凄苦还乡,李梦阳再次下狱,含愤上书弹劾刘瑾的官员也一个个被廷杖贬官。朝中上下一时人人自危,民间官场刘瑾“名声”鹊起。

      默默地听着看着,刘瑾唯有苦笑而已。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突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