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0、第九十章 暑假的快乐(三) ...
-
第九十章 暑假的快乐(三)
在外公外婆家玩耍的日子总是过的飞快,一眨眼就十几天过去了,俞夏俞华得回家了。刚到家就听到大家讨论四堂哥的事情,
四堂哥俞贺(三伯的儿子)今年夏天高中毕业了,四堂哥成绩一向来不错,从小成绩都是班里前十几的,今年高考没有出意外肯定能上大学,自己估分估了下差不多在二本线分数左右,不是说你考二本线分数就能上二本大学,后来和学校老师副校长商量结果是报了一个二本的师范学校,师范专业,费用省以后就业也好,加上三堂姐本身就是师范大专毕业,现在已经镇上当老师,安稳,待遇好,放假也多,所以全家人都赞同。
是后来成绩一查确实高了二本线十几分。前几天录取通知书下来了,被录取了,擦边最低分录取。三伯高兴的厉害,说是祖上保佑哥哥运气实在是好,俞夏听着认为哥哥学校的副校长厉害,这填报自愿的水平是相当的佩服。
农村人对能考上大学,那是天大的事,三伯高兴的很,想着要办一场酒席。请了至亲好友,哥哥的老师们。四堂哥今天是主角,春风得意,俞夏也很高兴的给四堂哥敬酒,俞妈妈也高兴的说:“等你们考大学了,妈妈也给你们办一场。”
假期时间过的飞快,一晃眼就过了将近一个月了,今年9月要出国,俞夏计划着再次去看看陈子俊。
“编号0325”
“到!”
“有人探视。”
“你弟来看你了”杨乐一脸笑嘻嘻的看着陈子俊。
陈子俊笑着提了脚杨乐走了。
“谢谢,对了你下个月要出国了是吗?”陈子俊和俞夏一直有通讯,俞夏也一直没有隐瞒他要出国的规划。
“差不多,下个月月底走。”
“加油未来的大音乐家。”
俩人说说笑笑时间过的也快,试探时间到了,俞夏开心的回去了。
今天大旱,俞夏老家这边算好的,靠山靠河的,加上镇上又都是靠江的,所以不缺水,但是小河的水也是差不多要见底了,村里集资买了台抽水泵抽水灌田,俞夏的内心有点焦躁,从年初开始俞夏就和俞爸爸说让他卖珍珠蚌,明年珍珠断崖式下跌,今年又碰上大旱,俞夏的意思就是趁着现在高价,又是大旱的赶紧托手,现在隔三差五抽水灌溉钱还多花。
俞爸爸认为俞夏小孩不懂事让他别管:“怎么卖,现在蚌还小,再养一两年就可以出手了,现在都没到时候怎么卖啊!你们不懂就别瞎管,小孩子家家的玩呢!”
俞夏脾气一下子上来:“你以为我爱管啊,我是不想看你的亏的血本无归,你欠着十六万多的账,还有给别人担保十几万,你知不知道亏了就全完了,现在别人巴结你和你称兄道弟,你一旦亏了血本,要账的全部都来了,严重点的还要坐牢,你想过奶奶,想过我们吗?”
俞夏爸爸也是一个曝脾气,上前就想呼一巴掌给俞夏,结果最后还是忍了下来,啪的一巴掌拍在了八仙桌上。
俞夏也是气的扭头就出门去了三爷爷家。
第二天就回了上海,一是感觉自己扭转不了家里未来结局走向的无措感,二是因为要回去复习考雅思,9月就要出国读预科了,这一走俞夏就没回老家过。
“还和你爸爸生气呢”早上起来俞夏就开始收拾行李打包,明天下午的飞机,三爷爷最近都没见俞夏打电话回去,明天就要走了,担心俞夏的情绪问题。
“没有了,就是要远离故土了,有点舍不得”俞夏有点脾气的人,但也不是牛角尖人,睡着一觉也就没事了,只是那种挫败感让他有些无力。
“嗯,那就好,开心点,又不是不回来了,咱们就是出去见见世面,还有等下你爸爸妈妈就要到了,赶紧收拾下,我已经给解放打了电话,他等下开车过来”三爷爷拍拍俞夏肩膀拄着拐杖下楼了。
没一会儿郑解放就到了,郑解放现在跟着郑锦华,当个助理什么的,平时比较轻松,人也肯干,平时也给俞夏和三爷爷充当司机。俞夏一看时间都9点多了,爸爸妈妈的火车10点到,也就没耽搁让郑解放开车送他去火车站接。
“妈妈,这边!这边!”俞夏老远就看到爸爸妈妈出站了,里面举起帽子挥手。
“哎!樟生,樟生!妈妈这,妈妈这!”俞妈妈一把拉过还在张望找人的俞爸爸往俞夏这小跑过来了。
“妈,不是让你们空手过来嘛,怎么还带了东西了”俞夏看见爸爸左手拎着一个水桶上面罩着渔网,右手拎着篮子里面装满了西瓜桃子,俞妈妈背着包手上也领着着一个打包。
“知道你喜欢吃虾,你爸特地抓的,还有黄鳝。这西瓜你上次说甜,特地给你带的。”俞妈妈高兴的立马就让俞夏看看他们带了什么好吃的,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想到的永远的孩子。
“妈妈我们先回去吧,太热了。”俞夏也很高兴,让郑解放帮着领着东西带着爸爸妈妈回去。
“上海大不一样了啊!”俞爸爸一路看着窗外风景,记得上次来上海还是俞夏当年动手术的时候。一转眼都十来年了,变化真大啊。
“是的,明年都是变化。”
“爸爸,妈妈前面路口就到了。”
“这个小区漂亮的啊。”
“嗯,这片都是排屋,刚才路口那家店的包子豆浆特别好吃,我们那的人开的,生意好的不得了,明天早上带你们来吃”
“妈妈到了,我们下车。”
三爷爷老早就在门口等了:“到了啊!快点进来,快点进来。这大中午的太阳这么大。”
“三叔,你怎么出来等我们啊,”俞爸爸立马上去打招呼去了。
“三叔”
“哎!快进来,快进来。热点很。”
中午金阿姨给俞夏做了家里带的虾,吃了午饭休息休息下午太阳没那么大了余夏带着爸爸妈妈装便逛逛上海。逛逛商场,走走南京路,在外吃了晚饭逛逛外滩。给家里人都买了礼物,还给四表姐王瑾香也买了礼物,四表姐是小舅舅家二女儿,今年十月一号结婚,本来余夏得当伴郎,现在要出国了余夏最后想想送了姐姐一双漂亮的高跟鞋,还是俞妈妈帮着参考买的。
晚上一家人坐在小花园里聊聊天,临睡前俞爸爸又来余夏房间俞夏聊了几句一家人才休息。
“妈妈,不要带了,有些东西你没有申报带去查到都要扣下的还要罚款。”余夏其实要带的东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但是俞妈妈不放心还是要检查检查,还要给余夏的两只行李箱了拼命的塞老家特产。
“好了,好了,那你把灶土带上,那么远你身体又不好,水土不服,你拿点灶土泡水喝。”俞妈妈还是担心的不得了。
“知道了,下去吧,下去吃午饭吧。”
吃了午饭郑解放就带着三爷爷何俞爸爸俞妈妈余夏他们去了机场。中介的人在机场等候,余夏认为自己也不会怎么伤感离别的,但是想的好,不一定就不会,不然人为什么的情感动物呢,余夏转身安检的那一刹那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睛,拼命忍住,不出头,一直向前走,害怕回头就眼泪控制不住。
俞爸爸何俞妈妈送完余夏就回去了,也不在上海多呆一路上俞爸爸一直在抽烟,看见俞华拍拍他的脑袋也没多说什么,晚上吃饭时突然问俞夏奶奶“娘,三叔家以前的什么样子的啊?”
“大地主呀。”奶奶随口回了句。
“到底多有钱?到底是什么样的地主家”
奶奶看了看俞爸爸说道:“整个建昌地区,最大的地主,资本家啊,以前他们又不住这,都在上海,杭州的,后来快要解放了才回来的。我们镇上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他们家的,知道我们市里的老中医院不,那条老街整条街,整个医院以前就是他们家的,你三叔的娘家以前民国时当军官当的很大的。多少有钱我们那里晓得哦,反正听说有钱的很,嫁女儿,担心女儿回娘家脚踩泥脏了鞋,是嫁到那里石板路铺到那里。樟生从你三叔带走起就和我们不一样了,不同了,不同了啊!”
“娘?”原来奶奶早已看出余夏和他们的不一样。
“亚平,你问这个干嘛?什么意思啊?”俞妈妈有点云里雾里的,从上海回后俞妈妈就看俞爸爸情绪不对了,一个劲抽烟不说,还老是叹气。
“这回去上海,看到樟生,就感觉心里空荡荡的,感觉他好像不是我儿子一样,就好像仰着头看云里月亮一样。娘,你知道余夏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电视里放的一样啊,很是高档,楼梯开始全部都是地毯,我脚都不敢踏去;有空调,有电冰箱,还有彩电,娘你知道吗,余夏回家换鞋都是那个保姆蹲下给他脱了鞋准备好拖鞋的,要洗澡了,卫生间里水都给他放好,睡衣放旁边准备好,吃饭了饭盛好,汤小碗盛好准备,饭吃完温水端去漱口,吃虾都是别替他剥好。到那里车开到那里。还有很多我讲都讲不出来啊。娘,樟生从三叔带走起,到现在出国的钱谁知道花了多少,我给三叔钱,三叔死活不要,就感觉好像,好像,哎!说不上来。我们是脚裹泥巴的种田人,他是脚踩真丝的大少爷”
“亚平啊!如果你生一个我是死活不会同意的,但是你生了一对,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命啊!血浓于水啊!别多想了,怎么样都是你的亲生的。当父母千方百计都是为儿女啊!”奶奶才是家里最通透的,也是最明白的人,为这个家,为子女顾虑的最好的。
“亚平,你想多了,我也没感觉樟生有什么离心的啊,他还是我孩子啊!”俞妈妈没有俞爸爸那么敏感的心思,她就感觉俞夏无论怎么样都是她宝贝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