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第七十五章 暑假 ...
-
因为俞华的抓捕技术不断提高,家里连着吃了两三天的知了,吃的都有些腻了,可俞华的热情却没有消退。家里知了多俞夏就想着带点新奇的给陈子骏吃吃,以前走关系都是周末去看,现在不是周末走正常手续,俞夏早上早早去了,手里爆炒知了都完全冰掉了,都没轮到他探视。
快到中午了俞夏才见到陈子骏,比上次见面陈子骏结实多了,手臂上都能看见结实的肌肉了。
“怎么过来了?”陈子骏对俞夏的到来很高兴。
“呐!”俞夏把饭盒打开给陈子骏看“猜猜看。”
陈子骏凑前看了看,立马笑了:“你抓的?这么多,有点厉害的啊!”在农村呆过的陈子骏一看就知道是知了,让他一下子想起了年少时光。
“那当然!和俞华一起抓的,带来给你尝尝鲜。”俞夏照例的尝了口让狱警检查完再递给陈子骏。
“好吃吗?”俞夏有点期待的问他。
陈子骏笑着夹了一颗放进嘴里,虽然凉掉了,但味道确实不错,很香,知了的肉有点牛肉的感觉,带点辣味,夏天吃很够劲,来点啤酒就更好了。看着俞夏满怀期待的眼神,陈子骏故意吃了好几口才慢腾腾的说:“很好吃。”眼见着俞夏听完他的话高兴的扬起大大的笑脸,陈子骏感觉自己整颗心都是满满,说不上什么,就是感觉非常满足。
“这么高兴啊!不会是你炒的吧?”俞夏情绪太外露了,让陈子骏有些疑惑,不就吃个爆炒知了吗,有必要那么激动吗?
“嗯!”俞夏笑着扬起头用力的点头。
“真的是你烧的啊!”陈子骏听完,有点不相信,太意外了啊!俞夏被三爷爷养的那是贵公子气派十足,就是那种感觉让人伺候的主,因为学的是音乐,那双手保养的特别好,双手十指修长羊葱白玉一般,陈子骏真的不敢相信俞夏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给他烧知了吃。
“嗯!怎么不相信啊?”俞夏有些受打击,他烧菜技术很好的,味道非常不错的啊!只是这辈子没几次机会展示罢了,给自己炒个蛋饭虽然屈指可数,但他的技术没有消退啊!
“不相信。”陈子骏其实已经有点相信了,非常惊讶,但他还是决定逗逗俞夏。
“切!少见多怪!”陈子骏的不相信让激动期待了两天的俞夏很受挫,俞夏在陈子骏面前无法做到不动声色泰然处之,所有表情都是自然的流露出来。
陈子骏看着俞夏微微皱起的眉头,因为生气翘起的嘴巴忍不住破功笑了。
俞夏睁着陈子骏怒道:“你??????!哼????”虽然鄙视陈子骏,俞夏看着陈子骏的笑脸,但自己却已经忍不住跟着笑了。
俞夏这次过来没什么给陈子骏带什么东西,就随便聊聊,讲他抓知了聊聊在家的一些趣事,因为这次是走正常渠道,所以时间很快就到了,俞夏还讲得津津有味,但是时间却让他不得不走了。
出了监狱骑车到了镇上差不多快十二点了,俞夏也不委屈自己找了家老店点了碗猪脚拉面。
回家睡了午觉下午醒来俞夏酒帮着奶奶择麦秆芯,麦秆的大伯家的,大伯每年都会种上一亩多的小麦,做馒头用的。
麦秆芯是拿来做麦秆扇子和帽子的,麦秆芯要一根根择出来,还要用剪刀减去头,然后用滚烫的热水里泡上,加点盐进去,泡上几天去黄,然后沥干清水冲干净放太阳底下晒干,但晒的时候要用水喷个两三次,因为夏天太阳太大容易把麦秆芯晒的太干太脆,太脆了容易折断碎掉,这样是麦秆芯是无法编织的。
忙活了四五天终于帮着奶奶把麦秆芯弄好了,但还没有完,还要染色。麦秆扇子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就是最普遍的也是最结实耐用的,就是把麦秆芯像搭四股辫子一样编起来,但是编的时候辫子一边要加上棕树叶子中间的那根硬筋,这样编出来的辫子硬度够,然后把辫子一圈圈缠起来用白色的线缝上,手巧的心思多的,还会在中间加上一两圈染色的;大小确定好以后,选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和花样的布条,把扇子边上一圈包边,中间缝上绣花的扇面;然后再把竹片做的扇柄缝上,但是竹柄和扇子连接缝线的地方得用蚕茧垫上再能缝,不然容易损坏麦秆芯,这样一把扇子才成功了。
第二种就是像做竹席一样编织的,就是把麦秆染色然后用针平均劈开两半,四瓣,六瓣,然后编成各种花样,有双喜,有花鸟,有龙凤,还要非常普遍的佛法里的「卍」字,也有简单的几何花样,一把扇子基本上是有两色三色,但是技术好的也有五六色,甚至有□□色的;还有就是花样两面都不一样的,俞夏在奶奶的大红衣柜里看到过好几把,有两把俞夏印象最深刻,一面是双喜另外一面的龙凤的扇子,四个色漂亮极了;两外一把是一面是北京天安门,一边的长城,简直是艺术品,奶奶说这些都她年轻的时候做的,现在年纪大了,就编些颜色少的两三色的简单图案,因为是为了孙子孙女结婚用的,奶奶最爱编双喜和「卍」字。扇子的形状多种多样,按自己喜好裁剪有圆形,心形,八边的五边的。因为平面编织的扇子比较软,所以扇子边上要用麦秆芯编织的边包上有固定形状和支撑的作用,最后加上竹片手柄就可以了。
奶奶今年要把三分之一的麦秆芯染色掉,要然四个色,大红,绿色,蓝色和玫红,颜料有新买的也有去年剩下的,反正差不多足够了,俞夏套上手套仔细的给麦秆芯染色,晒干,再继续染,得反复染上四五次,不然容易掉色,还有一点很重要,染色过程中要加盐,不然不容易上色,色牢度也不行,绝对不能染色前加盐因为容易染花。
染好色俞夏帮着奶奶按她的要求把麦秆芯分瓣,然后捆扎好用布包好给奶奶放好,等着奶奶以后用。忙忙碌碌的平时也帮着妈妈干干活日子过的也快,俞夏有一手绝活,别裤边,男人的西装裤不是踩边的,要先烫出裤边折,然后用针线固定,俞夏做这个特别顺手,现在农村开始流行结婚穿西装,平时出门也爱做套好的西装撑门面。这几年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做衣服的人多,妈妈忙不过来,俞夏和俞华还有奶奶平时都会帮着妈妈点,俞华的拿手绝活是订纽扣,那速度那机械专业标准化,不过也有缺点,因为求速度他订的纽扣看着线多但没订几针就打结完成了,所以牢度不够啊。
转眼就是诸暨老板来了,特牛气,西装皮鞋,手臂夹了个黑色的皮包,梳了一个大背头发型,就是那几点头皮屑让俞夏突然间想笑了,诸暨老板姓陈,个子不高年纪有点了。
俞爸爸对于家里的珍珠蚌那个精心伺候的,猪肥都不知道拉了几车了。原先价钱是有浮动的,因为没看到珍珠,这次诸暨老板和合伙人全部都过来,俞爸爸当场剖开珍珠蚌拿出珍珠,珍珠品相不错,诸暨老板还是很满意的,诸暨老板是意思是按不管蚌里珍珠如何,就按多少钱一副蚌全部买断,赚赔都算他,俞爸爸感觉自己养的珍珠不错,期间他开了好几副里面珍珠品相都是非常不错,俞爸爸想自己刨开买珍珠,但这个有风险,因为不是所有蚌里的珍珠都是品相好的,而且还要雇人解蚌,按珍珠品相等级划分等级卖钱,而且这些珍珠蚌是多人合伙的,比较麻烦,还不如一口气卖掉。诸暨老板看出俞爸爸有点犹豫,他看着珍珠品相好最后给加价了,俞爸爸这才满意,下午就去雇人,明天好装备点蚌。
解蚌也是在鱼塘边上解的,不过是诸暨老板掏钱雇人的。
两个大鱼塘,请了十来号人点了三四天才完成,诸暨老板当场点清价钱,十二个股东按股份点清,钱这个东西不能耽误,一定要当场点清,不然容易生出意外小矛盾来。
两个大鱼塘,总共卖了两百多万,除去当初的处始成本七十万,还有三四年间的水电费饲料肥等等七七八八的花费,十二个人一分,俞爸爸分得十六万多点,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俞爸爸简直乐了好几天和三伯和四伯计划着今年再养珍珠蚌,但是要自己借钱自己单干。
这次家里赚了大钱,吃食上明显好了很多,这次俞家赚了大钱瞒不住,有些心思活的也开始装备养珍珠挖鱼塘了。
俞夏看着俞爸爸劲头十足的闯劲很想告诉他,这个你会失败,以后家里会欠下巨款,但是他不能说,万一爸爸成功了呢?而且即使说了俞爸爸也不会相信,还有俞夏也有私心,想着让俞爸爸这次的失败会让他转变思想,因为务农毕竟太辛苦了,去城里打工虽然也辛苦但总比在家务农轻松些,特别俞爸爸和俞妈妈的经商头脑都是不错的,开家小店一年赚个十来万轻轻松松再怎么样都比在家务农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