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第六十五章 有目标就要行动(二) ...

  •   正当俞夏郁闷三爷爷怎么老聊家长里短的时候,三爷爷话锋一转问了问郑锦华的工作,这才施施然说道:“锦华啊!我这次来呢是想问问你想不想换个工作。”
      郑锦华一听想都没想就问:“俞叔你是不是要我帮你办什么事啊!”
      三爷爷严肃道:“不是我,是他!”拍拍俞夏。
      坐在旁边郑锦华的父亲张口就说:“大少爷你要老三做什么就吩咐就是,是不是要老三照顾小少爷啊!没问题的!”年纪大了思想改不过来了。
      “不是,郑叔,您喝茶!我先说让老三过去做什么,愿不愿意就看老三自己。”三爷爷还是非常尊重在他家当了一辈子大掌柜的郑叔的。
      “樟生,来!说说你的想法。”三爷爷安抚好郑叔就让俞夏自己发表自己的想法。
      俞夏喝了口茶吸了口气说道:“我想开一家超市·······”巴拉巴拉说了一堆,口干舌燥的,还要来笔纸写写画画,希望自己讲的尽量能让人有立体感觉,俞夏是越说越投人,告诉他们超级市场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根本不稀奇,听得郑锦华也是越听眼越亮,忍不住插嘴几句提点。
      三爷爷看着心里就有数了,说道:“我呢年纪大了,管不了事了,樟生呢自己赚了点钱,就想出去捣鼓捣鼓,可是他年纪小,又是学琴的不好分心,我就想着帮他找个知根知底的帮他捣鼓捣鼓。工资你放心绝对不比你以前的少!”
      “我”郑锦华刚想开口就被三爷爷拦下说道:“先别急着,等我说完,你如果同意了那以后就是你挑大梁了,是苦是累都得撑着,樟生可帮不了你,他顶多指手画脚一番出出主意了,丑话讲前面,你干的好利润的你多拿,干的不好咱也别托关系,商场无父子更别说咱们了,以后店里的规矩你也懂咱看能力说话,不拉亲不结派。我话到此,就看你自己的了!”利润分配的事事先俞夏和三爷爷讲好的,但三爷爷的一番话说的有些无情,但处处为俞夏考虑,俞夏听着心里难受的很,三爷爷为他当坏人他都不知道以后怎么报答他。
      郑锦华听着没有生气也没有表露出什么为难的反而笑着说:“俞叔!您这么看的起我,我真的!我真的~!”郑锦华有些哽咽,他说不出话来,不经历过不知道,当初他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低微,身外之物倒是其次,但各种非议各种眼光铺天盖地而来却让人难以喘气,当初找工作更是处处碰壁,各种怀疑和非议无处不在,即使是现在异样的眼光还是时不时的出现。然而俞叔却能把这么一份大事全权信任的交给他办,无益于给他一个希望,让他整个人瞬间充满动力,他相信超市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会让他走上人生的新高度。
      郑锦华平复了心情但还是有些激动:“俞叔,樟生,你们放心,这担子我挑了!”
      “大少爷,您这么看的起我家老三,我老郑谢谢您了,小少爷算是继承俞家家业了,好!好啊!,老爷泉下有知瞑目了!瞑目了!”郑老爷子是念念叨叨居然眼红抹泪了。郑老爷是安徽人,家穷就一个老母亲,五六岁就死了父亲,老家日子实在难过穷的吃不饱饭,地主家逼得急了,老母亲带着年幼他嫁到江西,本以为能糊口了,谁承想那男方不肯白养他,无奈的老母亲只得带着他出来乞讨,就那么一路乞讨到上海,有机缘巧合,也有郑老的聪明伶俐,就那么被三爷爷的父亲看中,从小伙计到大掌柜,也是个传奇本事人啊!郑老视三爷爷一家是再造父母,一直是感激衷心的很,现在见三爷爷有后又有经商能力算是继承衣钵了,他是高兴的不行,比儿子能得到重用都高兴。
      既然郑锦华愿意,那么俞夏就得再次细致的谈谈,比如选址管理等等,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得让郑锦华去香港一趟实地观察观察。
      一直到郑锦华的老婆准备烧饭了,俞夏才发现他们聊了整整一个早上。吃了午饭,俞夏和三爷爷去了银行一趟,取了十万出来,交给郑锦华前期活动需要,三人便分开各自忙了,三爷爷还带着俞夏去看了他在南京路上的店面。原先一整幢房子都是三爷爷家的,现在只剩下四间店面了。
      怕时间不够俞夏和三爷爷回到家收拾了下就去火车站了。现在主要交通是火车,火车又便宜,所以即使是出了正月现在火车还是非常挤,俞夏和三爷爷只得挤在火车通道里,俞夏累的很又挤得慌,只得和三爷爷说声往前走去找找看有没有位置,挤了半天也没挤出一节车厢,俞夏只得慢慢又挪回来。最后俞夏只得把随身带着的报纸瘫在地上,和三爷爷坐在地上,能挤出个位置坐坐算好的了,俞夏也不强求能把腿伸直。过了杭州站后,车厢里的人少了很多,有好心人见三爷爷年纪大让了个位置出来,俞夏也终于能把腿伸伸。火车咣当咣当慢悠悠的开了将近四个小时终于到了花罗站。下了火车俞夏深深吸了口气,深深的思念和谐号动车!深深的觉得后世的春运和八九十年代的火车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啊!挤啊!真挤啊!
      到家都五点多了,冬天的黑夜来的早,五点已经开始慢慢擦黑了,家家户户升起炊烟,俞夏突然感觉心里很暖暖的,希望时间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那种抬头见翠山,头枕潺潺小溪,和爱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种平淡温馨的田园生活突然有那么一刹那深深吸引着俞夏。俞夏脑海中突然就那么浮现出陈子骏的身影,回到家放下物品立马就拿起自己大提琴拉了首邓丽君的《又见炊烟》。

      “都吃晚饭了,刚回来就拉什么琴啊!”俞妈妈是没什么情调但很务实的人,见俞夏刚回来,晚饭还等着他呢,他倒好先拉起琴来让家人都等着。
      俞夏拉琴是听不进声音的,那种忘我的境界投入感情拉琴的状态三爷爷最满意的!
      俞夏拉完了一首就那么静静的抬头看着夜空,虽然初春的天气清冷春风刺骨,但俞夏还是感觉心里暖暖的!
      俞妈妈见俞夏发呆着忍不住就念叨着:“好吃饭了,大家都等着你唻!都吃饭了还拉琴!快点进来,别冻去!”
      “妈妈!这是有感而发!这是我当时的心境和心情!以琴抒发!”妈妈的唠叨总是让人又爱又恨的。
      “抒发什么也不知道,抒发个鬼,快点吃,菜都凉了!”俞妈妈把盛好的饭递给俞夏。
      “哈哈!”俞华这次开学摸底考考的不好,最近在家装低调装乖宝宝,但还是忍不住笑,用脚踢踢俞夏表示自己的幸灾乐祸。

      第二天下午放学回来三爷爷告诉俞夏,郑锦华辞去工作了,现在准备着去香港考察,而且他还把他厂里的一个下属带了出来,叫葛诚毅,是个普通工人,年纪有些大50来岁了,但他呢会三种外语,以前是外语老师。郑锦华说现在在加紧办去香港的手续,过些日子去香港前会回来一趟的。
      还有就是李阳和打来电话了,他前两天去了趟温州帮着打听了下关于陈永嘉这个人,确实是表里如一,人是很不错的,孝顺,人聪明灵活,肯吃苦李阳和连陈永嘉三代都给摸得清清楚楚,是个可靠的人。而且陈永嘉今天又有电话打过来问候了,看来他是善于把握机会的人。
      合作伙伴是不不错,但是也没那么快就决定的,俞夏和三爷爷商量了一下快考试了,俞夏也没时间耗了,先透点吧,先让陈永嘉跑跑路,拟个计划出来。

      因为音乐艺术生是四月中考试的,所以俞夏不好再乱跑了,也没去看陈子骏,只是寄了信和钱,告诉他自己要考试了,怕是这几个月都没时间来看他了。
      俞夏忘我的疯狂练琴的一个月里,发生了几件事,第一:陈永嘉的计划书拿过来了,非常详细又是精打细算的,这让三爷爷很满意,还让职业经理人郑锦华看过,非常不错的,但因为俞夏要考试的缘故就一直拖着没回复陈永嘉,但陈永嘉耐心也好居然一次都没催促过,这让三爷爷很满意。
      第二:就是郑锦华前两天刚去了香港实地考察了。
      第三:三爷爷托人了解了下德宏集团,三爷爷不赞同俞夏现在投资,它现在是扩张阶段,钱以筹集完毕,多你不多少你不少,这时候投资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俞夏想了想,是这个道理。前世他在网上看到,96年它上市失败,缺钱的厉害才和外资合作,俞夏本想着现在就投资防着以后外资投资,就免得多出后来的官司,总是想着外资是坏的,但是却不知道德宏集团当时确实需要外资的技术和钱,而且经历风雨才见彩虹,没几个失败经验怎么成就后来的饮料王国呢!确实现在不是好时机!
      第四:俞华在半失恋状态,为什么是半失恋呢,因为俩人还是好的,但不得不分开,因为不知道被谁告密了让老师拎去思想教育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