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二十一 学琴 ...
-
“喜欢吗?”
俞夏被吓了一跳,就看见旁边站着三爷爷,三爷爷戴着帽子烘着手炉笑着看着他。俞夏忙从琴凳上下来,尴尬的喊了声:“三爷爷!”按族谱辈分算俞夏应该叫他三爷爷。
“哎!小心!”三爷爷见俞夏慌慌忙忙的,忍不住提醒下,可俞夏还是差点摔倒,还好最后稳住了。
三爷爷走上前坐在琴凳上,看了看俞夏,笑着说:“好久没弹,生疏了啊!”说完就给弹了首《两只老虎》 。可能钢琴时间放的有些久了,音律有些走低,但音色还是非常不错的,俞夏不懂钢琴,但看烤漆和质量还是能看的出来这架立式钢琴价值不菲。
“嗯?音不准了!”三爷爷嘀咕了声。又笑着对着眼睛发亮的俞夏问道:“樟生喜欢吗?”
“嗯!”俞夏反应不过叫他樟生。
“来,爷爷教你。”说完一把把俞夏抱到怀里,手把手的按着琴键:“多来米发梭拉西······”“音不准了哦!樟生先下去,三爷爷调调啊!”说完三爷爷抱着俞夏下地,自己起身走到窗前书桌旁的书柜前,从书柜下面搬出一个箱子,从箱子里搬出一堆工具,捣鼓起钢琴来。
俞夏真的没想到三爷爷竟然会自己调音。不过想想也是,当年条件没现在那么好,什么都得自己动手来。但俞夏作为伪小孩还是明知故问:“三爷爷在干嘛?”
“调音啊!调好音了给樟生弹好听的音乐好不好?”
“好!三爷爷真厉害。” 说完俞夏内心抖了一地鸡皮,装嫩是要技术地!
调完音三爷爷继续抱着俞夏教他,还兴致起了给俞夏弹了首《我爱北京天安门》。
俞夏还沉浸在再次触碰钢琴的喜悦中,忘记了还在进行中的捉迷藏,忘记了小伙伴们。小伙伴们左等右等都等不到俞夏来找,纷纷自己出来了,可是有个还是那么老实的等着俞夏来找,一直到中午妈妈出来找了才知道被小朋友耍了。
大家见不到俞夏,俞华只得出来找了,俞夏听到俞华叫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把小伙伴的忘记了,忙和三爷爷道别,跑出去找俞华。大家见俞夏终于找到了,很生气,纷纷怪俞夏不来找,俞夏只得道歉最后给堆了个小雪人大家才原谅他。
“樟生,华华,吃饭了!”家人都在努力把俞夏叫成樟生,俞爸爸那一大嗓门喊的,就怕别人不知道俞夏现在改叫樟生给他攒福气,估计站在村头村尾都能听到俞爸爸喊俞夏樟生了。
俞华和俞夏这才慢腾腾的告别小伙伴们,回家吃午饭,午饭吃荞麦面。荞麦是外婆拿来的,农家的荞麦正,没有后世掺加面粉所以荞麦是拉不成拉面的,都是搓成长条,煮好的荞麦发黑发紫,真正的好荞麦面啊。面汤是大骨汤配青菜,今早天没亮奶奶就去买了猪大骨炖了一早上,肉买不起但大骨便宜的没人要。
当时可没人懂什么补钙,什么蛋白质,什么胶原蛋白,什么维生素的,当然俞爸爸奶奶他们也都不知道,都认为肉好,骨头没花头,没什么营养,后来才知道骨头原来是个宝贝。原本是俞夏去上海看病,那医生特地详细的和俞爸爸谈过小孩营养的问题,知道农村条件艰苦,所以就建议多喝猪大骨汤,经济实惠又营养。所以后来奶奶三天两头买骨头,还知道要隔断时间吃吃粗粮对小孩身体好,但凡对小孩身体好的东西,奶奶和俞妈妈都会认真听俞爸爸说,认真照做的。
俞华这是第一次吃荞麦面,看着黑呼呼的面条,皱着眉头看着大人们委屈的说道:“肮脏的!”头摇摇不肯吃。
“不肮脏的,看看大家都吃,华华哎!看看弟弟都吃了。”俞妈妈哄着,自己也夹了条面条吃进嘴里给俞华看:“哇!真好吃啊!这么好吃的啊!华华也吃。”妈妈从自己碗里夹了条喂俞华吃。
俞华疑惑的看看妈妈,又看看面条,这才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小口,又看看俞夏吃的起劲这才大胆的咬下面条,但自己却不肯吃了,嚷着:“妈妈喂!妈妈喂!”
俞夏懒的理俞华小鬼,这么好吃的纯正荞麦面条他居然嫌弃,骨头汤懂不懂?长高的懂不懂?熬了一早上呢!精华懂不懂?端起呼啦呼啦的喝起汤来。
吃了午饭,俞夏在家门口转了一圈散散步,睡了一个多小时的午觉洗了把脸就又跑到三爷爷家了,俞夏惦记上三爷爷的钢琴了。
俞夏一跑到三爷爷家就想往书房钻,三爷爷在院子里晒太阳看书呢,俞夏凑过去,三爷爷长三爷爷短,一个劲的问钢琴的事,其实意思很明显,三爷爷也明白,起身就拉着俞夏进书房。
自从那之后俞夏早上练完字就不去和俞华玩了,一溜烟就往三爷爷家跑。和三爷爷熟识了之后才发现其实老人家也蛮寂寞的,其实他是个很慈祥的人,而且是很喜欢小孩的,只要不哭不闹不乱动他东西,他都是很喜欢小孩的,俞华就从他那得了好几样宝贝比如上好的毛笔,书等等。
时间久了俞夏也就知道,这架钢琴原来是高档货,还知道三爷爷的专业其实是大提琴。
那天俞夏装作小孩无知样对着三爷爷好奇三百问,知道三爷爷以前是学大提琴的,三爷爷就从书柜上方的箱子里拿出那把大提琴,看样子是经常擦拭的,三爷爷很有兴致,调了下音给俞夏拉了段《G大调第1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之前奏曲》。
“真好听!三爷爷这叫什么名字?”这是俞夏重生以来第一次听到熟悉但大提琴曲,听的都有些入迷了。
俞夏想着要不要学拉琴呢,上辈子没条件没经济基础,现在也没经济基础可是却有个机会,俞夏立马决定要抱牢三爷爷的大腿,他要学拉大提琴。
“三爷爷,我也要拉琴,三爷爷你教我好不好?”俞夏特认真的说,学拉琴可不是什么撒撒娇就肯让人家教你的,这可说得付出很多但心血,很多的精力。
三爷爷不大乐意,可能认为俞夏还小只是一时兴起,所以根本就没认真考虑过俞夏的话,而俞夏确实是认真的,既然一次不同意,俞夏就每天去,每天求他教自己拉琴。
“三爷爷,你就教我吧!我肯定认真学!”
三爷爷被俞夏磨得有些动摇了,看俞夏那认真的小脸蛋,闪吧闪吧的水汪汪的的眼睛,老家人的心一下就软了,让俞夏伸手给他看看,摸了摸俞夏但骨节手指,看着俞夏认真的说到:“樟生真的要学?”
“嗯!我一定会认真学的。”俞夏一听,顿时高兴了,松口了!俞夏立马表忠心。
“这样吧!樟生还小先跟着三爷爷学弹钢琴?”
“好!”俞夏高兴不得了,和三爷爷商量了练习时间,早上他要练字学画,下午睡了午觉他才过来练弹琴。
三爷爷自从答应了教俞夏就认真起来,当晚就整理好资料,而且态度变化好大,教俞夏时特严肃,不是平时玩玩,有时候俞夏都有点怕他。
坐姿,手势,都有严格的规定:坐的姿势以自然,端正,脊背挺直,但不能过于紧张僵硬,要自然,身体的重心要依靠臀部和脚尖支撑。
琴凳对于还小小孩身体的俞夏来说有些低,三爷爷特地给俞夏找了张高凳还找来小凳子垫脚。
“不要坐那么多,坐前面点,上身立直来!”三爷爷细心教导俞夏的坐姿。一般来说,弹奏者只应坐到标准琴凳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不要把座位都坐满,或把身子靠在椅背上(标准的琴椅都是没背可以靠的啦)。因为这样才能在弹奏时身体能自然地左右摇摆延伸。而且上身直立,腰不要塌陷,这样,弹奏者可以从腰或者更下一些部位用上力量,上身略向前倾,使重心略靠前,便于将力量向前传送至手指。
接下来就是认识熟悉五线谱和记住十个手指的编号,找到中间C然后就开始第一步“全臂断奏法”请边弹边唱,每个音都要唱节奏“一、二、三、四”,在唱到“四”的时候,手臂就要提起来,为弹奏下一个音做好准备。
“要和键盘齐平。”“手不要撑得太开,自然点在五度内一个手指!”三爷爷托住俞夏但腕部耐心的一步步教导俞夏手势。
刚开始练琴时枯燥但很,一点成就感都没,但三爷爷说非连音的练习是连音弹奏以及各种演奏技法的基础,只有保证了非连音的练习质量,才能为将来弹奏复杂的旋律打下基础。
俞夏学的第一首曲子叫《莫卡辛软皮鞋舞》实在是简单的不得了,俞夏没多长时间就学会了,俞夏还是高兴了很久。虽然俞夏会弹钢琴,但那是只限于一首曲子,根本没系统学过,所以平时俞夏都是很认真的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