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光阴似箭(二) ...

  •   正月出来俞华却能从一数到二十几三十几,有时候高兴了几十也能数出来,只是有点乱。
      奶奶抓来一只狸花猫,皮毛的花纹可漂亮了,俞夏很喜欢,俞华更是把喜欢这只小花猫表现在行动上,天天追着小花猫,一会儿抱抱,一会儿捏捏,一会儿提着尾巴晃荡几下。还会和小花猫分享自己的故事,会和小花猫分享自己的零食,俨然忘记了大伯家他最喜欢的那只黄色土狗。俞华对小花猫的喜欢对于小花猫来说这是灾难啊!结果就是小花猫见到俞华就跑。
      俞夏能自己穿衣服了,被家人狠狠的夸了一番,但俞华不高兴了,也要自己穿衣服,结果穿着穿着就发火了,后来好点,只是老穿反了,前后穿错了,但这也是最大的进步。俞华还爱和俞夏抢东西,也爱到别的小孩那抢来的东西分给俞夏,会和俞夏说悄悄话。
      天气开始转暖,俞爸爸给他们兄弟俩买了辆小三轮车红色的,俞华喜欢的不得了,天天要骑,然后和小伙伴们显摆,给这个骑一下给那个骑一下,骗回来不少零嘴和他们认为的宝贝。

      春天到了四月底时奶奶买了蚕宝宝的卵,前两年因为俞夏和俞华俩兄弟,奶奶没养蚕,现在俩人会跑会说话了,奶奶要重新样蚕宝宝了。
      江南自古养蚕,家家户户都养,而且这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蚕卵由专业的育种基地提供蚕卵,自家是不留的,蚕茧有人会自动到每个村统一采购。养蚕按桑叶周期算,一年里要养蚕四五次。
      俞夏跟着奶奶后面天天守着蚕宝宝孵出。看小小的黑点变成白色的小蚕宝宝,俞夏兴奋的跟着奶奶摘桑叶喂蚕宝宝。
      蚕宝宝从孵化到吐丝结茧需要差不多一个月左右。所以一个月后俞夏就收集了几个蚕茧,还吃上了奶奶炒的蚕蛹,虽然看着让人下不了嘴,但味道却很好。俞夏一连吃了十几个。
      相较于俞夏的安安静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俞华就疯多了,特别是到了夏天,天天出去玩,晒得黑黑的,一天换两身衣服也不够他弄脏的。后来妈妈索性就让他玩个够,懒的给他换了。
      俞夏本身就宅男,而且他是伪小孩,所以不像俞华那样闹腾的很,而且家人也不允许他太闹腾,所以俞夏和其他农村小孩完全不一样,一直是那么安安静静呆在家,爸爸不在家时偷偷摸摸看俞爸爸的小说。他天天在家和奶奶在一起,喂蚕宝宝,和奶奶看《上海滩》特火的电视剧,连伯母们晚上也跑过来看。
      俞夏他的衣服从来不脏,没有鼻涕吸进去再流出来的样子,按大家说的简直就是城里的孩子,不像农村家的野孩子。所以大家都喜欢俞夏,爱把俞夏和自家孩子比。
      但俞夏也有让大家头疼的毛病,就是爱干净,连小花猫都不放过,小花猫有名字了,叫‘懒骨头’,因为春天时小花猫爱躲在厨房的灶坑里,不爱动全身都沾满稻草灰,所以俞夏叫它‘懒骨头’,后来家里人也叫开来了。天气热起来‘懒骨头’身上就开始有味道了,还有跳蚤,俞夏实在忍不住了,就抓起‘懒骨头’给他洗澡,后来天气大热后就三天两头给它洗澡,但俞夏还是懂得要大中午的洗,还能玩水消暑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总能听到奶奶喊:“夏夏,别再抓‘懒骨头’去洗了!”

      下午大香樟树下乘凉的人多了起来,俞华洗完澡吃了晚饭这才被予妈妈放出门玩,这时天还没黑,俞华见到有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小小的婴儿过来乘凉,俞华立马跑到俞妈妈身边大叫:“妈妈,快看小宝宝,快看小宝宝。”
      俞华的的话可把周围的人乐到了,有一大妈笑道:“华华啊!你叫人家小宝宝,你自己多大!”呵呵呵! 俞华这说的,好像自己多大,多成熟似的!

      奶奶的晚秋蚕开始孵化吃桑叶时时候,俞夏和俞华三周岁了,爸爸还是照旧带着俩人去镇上拍了两张照片。还给俞华和俞夏每人做了一把木手枪。俞华每天神气的拿着手枪和小朋友们炫耀。俞爸爸去市里卖鱼时,偷偷的给俞夏买了一册小人书,要两毛一本呢!俞爸爸一口气给他买了一册五本,俞夏很高兴,当场响亮的亲了口爸爸。俞爸爸还买了毛笔和墨水,他看出来了,俞夏爱跟他写字,老偷偷摸摸拿他的毛笔写写画画的,他准备教孩子们写字画画。这是修身养性的,按老辈人讲,一个人的字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来,当爸爸的都认为自己生出教育的孩子是最聪明,品性最好的。
      到11月干池并塘,卖了鱼,爸爸和妈妈算了算,俞夏的手术费攒够了,俞妈妈天天晚上想着想带俞夏去上海开刀。俞爸爸不放心和市医院的老医生商量了下,按俞夏是身体情况再等等,等明年十月过后,再去做手术。俞爸爸想好了,虽然钱这两三年攒够了,可却也多不出来多少,到时候到上海看病,万一花钱的地方还有,那到哪里拿钱去,兄弟几个大家日子过的不宽松,都有孩子要养。而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俞夏手术不好,以后还有花钱呢!爸爸和妈妈讲了他的顾虑,妈妈想了一晚,想想也对,穷家富路,是这个道理的。
      俞华爱带小朋友来家里玩,最喜欢玩过家家。俞华当“爸爸”,小朋友俞佳丽和俞华他们同岁,有点沾亲带故的,按辈分说应该叫俞夏和俞华叔叔,但现在已经混乱了,她现在成了“妈妈”正披着家里的床单当裙子,她现在是仙女妈妈了,同年的俞博明和俞德源是他们的孩子。
      “老公!老公!吃饭了!”俞佳丽拿着一个小碗放在小板凳上,叫着俞华吃饭,她现在干活回来给老公的俞华烧饭吃,碗里好像是桑树叶和泥土。
      “哦! 你烧好了。你也吃吧,儿子你们也吃。”俞华装作是爸爸的样子,把桑叶分点给俞博明和俞德源,还装作吃饭的样子,发点声音出来。
      “老公!好吃吗!”老婆俞佳丽还忍耐的问一句。
      “妈妈!我们吃好了!”俞博明和俞德源把桑叶扔掉。
      “ 老公!那我去洗碗了!”俞佳丽妈妈拿着碗走出几步,有拿着小手帕沾着水给俞华他们洗脸。
      俞夏站在客厅上看着天井里玩过家家玩的高兴的他们,听着他们的话,顿时风中凌乱!特别是那几声“老公!老公”真是让俞夏想捶桌狂笑,但他还是忍住了,继续看着他们玩过家家,真是美好的童年啊!不是他这种伪小孩能体验的。
      据俞夏连续多日的观察,过家家不仅有扮演爸爸妈妈的,还有扮演医生病人的,扮演警察和小偷的,扮演老师和学生的等等。俞夏看着扮演爸爸妈妈最好玩了,最好笑了,特别是那几声“老公!老公!” 有几次还把小枕头塞到衣服里扮演孕妇生宝宝的!
      1984
      去年过年俞夏红包自己放了,今年过年,俞夏还是不肯把红包给俞妈妈了,要自己保存了,俞妈妈笑着说俞夏是小财迷,俞夏笑笑承认了。
      正月里拜完年俞夏跟着奶奶赶着去各个村看戏去,今年正月十五轮到他们村迎龙灯了,所以早在两三天前大伯他们就开始准备装扮龙头。俞爸爸在家忙着给胡花灯瞄图案,他们这是龙灯是江浙地区特有的,每家每户都要出一张板凳,前后各有一盏花灯,有些人家会出二张板凳,如果有帮手三四张都有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
      板凳龙每人各举一张板,前一名举龙头,后一名举龙尾,中间其余板凳就示意为龙身。另由二人举宝珠逗引龙行进,数人协调行动,节节凳相连,时起时落,穿来摆去。每户人家都到去,龙头到的那户人家要摆案供奉,还有要给红包。
      一条龙从头到尾,全村人都出动所以长的很,板与板之间用一木棍相连,每一个木棍有一人拿着,每条板凳上都扎着花灯(替代龙体),花灯上都画了自己喜欢的花草、树、鸟等图案,由于每只花灯都按自己的喜好所画,所以每只花灯的图案都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条龙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图案。到了夜晚,花灯内点燃烛光,形成一条长长的灯。有篾扎板凳龙,即用竹篾扎成龙形置于板凳之上 ,以木脚示龙爪,造型逼真。耍板凳龙又分两种舞式,一为独凳龙,一为九节龙(九张板凳相接)。舞板凳龙动作有"二龙抢珠"、"黄龙穿花"、"二龙戏水"、"金蝉脱壳"、"黄龙盘身"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第十章 光阴似箭(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