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再回首已百年身 ...


  •   齐平郡,登州知府章府。
      “嗯……奇哉怪哉!哦不……善哉善哉。”长眉大耳的和尚粗糙的两指搭在一截极纤细白嫩的腕子上,手腕的主人窝在一团锦被里,身形娇小的可怜。
      “大师,请问小女现在如何了?为何还不醒来?” 一位面容俊秀、风姿儒雅的华服青年面上带了些焦急担忧。
      此人名唤司马连峪,既任太保,又刚刚加衔,任为江北繁华地、两江直隶府的总督。
      司马连峪与夫人成亲数载,恩爱和鸣,可惜膝下只有一个女孩儿,虽然长到三岁仍学不会说话,但是生的粉雕玉琢、整日笑呵呵,夫妇俩一向是疼爱到心坎里的。
      此次司马连峪携妻带女,从天子脚下的都城燕京,来到齐平地界,一者是离京赴任,顺道探望胞姐和姐夫,二者是听说此地伏凤山上,这几年住进一位高僧,能通阴阳、断生死,且善治疑难偏杂之症,想着带小女儿来参拜高僧,看看能否得指点一二。
      谁知山中高僧云游外出,一时无缘得见。
      司马连峪是江北名门姑苏司马家的嫡子,一母同胞的长姐嫁给了江宁富商章家的次子,后来便跟着任了地方的姐夫常住登州。
      因着姐夫不日即将调往秦延郡西宁府任参领,当地同僚的践行宴多,司马连峪和夫人也常受邀章氏夫妇外出赴宴,往往不便带幼女。谁料这一日,看管的下人一个没留意,竟让这宝贝疙瘩不知给什么人掳走了。
      两家人正急的不可开交时,眼前这位长眉大耳、时刻带笑的白胖和尚突然登门,怀里正抱着睡得安然的小女孩。
      一解说,原来竟是给山里失了崽的母狼衔了去,正巧给这位途经的大和尚碰到,就顺手搭救了,又在镇上询问谁家丢了女儿,一路问着找到了章家。
      更巧的是,这位拣了司马家女儿的和尚,就是他们要找的高僧,正好外出游历归来。
      “啊,施主放心,这女娃儿并没有受伤,老衲碰上那母狼的时候,这女娃儿笑的乐和着呢。”至于后来受惊昏迷,却是因为那母狼性烈,一头撞死在山石上吓到了她。
      司马连峪松了口气,“如此甚好。只是,不知大师方才为何……可是小女有什么不妥?”
      “呵呵,老衲先前觉得这女娃儿根骨奇佳、是难得的练武奇才,而且福缘深厚,是个有福之人。”长眉和尚收回手,拈着自己长长的眉毛若有所思。
      司马连峪苦笑一下,“借大师吉言,阿沅若是能平安和乐一生,我和拙荆也就安心了。实不相瞒,小女看着灵秀,其实……唉,其实至今仍不会说话。”
      长眉和尚笑了,似乎毫不惊讶,“不瞒施主说,这小娃儿跟老衲颇有缘分,既然叫老衲遇到了,也算是天意。老衲不妨就跟施主交代几句,小娃儿不是天生愚笨,而是魂魄不齐、缺失智魄,所以才心智不全、混沌未开啊。”
      司马连峪大惊,“什么?!魂魄不齐?大、大师,请问这、这却是什么缘故?”
      “司马施主不必惊慌。这事虽然稀罕,老衲却心中有数,小娃儿这次受惊昏迷,正是巧合转机。善哉、善哉,等到小娃儿醒来之时,就是魂魄归位、心窍洞开之时了。”
      司马连峪知道这和尚必然有些来历,听了这话当真是意外之喜,“大师,这、此话当真?”
      长眉和尚笑的越发见眉不见眼,“呵呵,出家人不打诳语,圆眉老和尚这点眼力还是不会看岔的。”

      季如缺觉得不舒服极了。当然了,换谁挨了一记雷劈、又眼看着自己的身体化成灰,料想都不会太舒服。
      不过,眼下季如缺确实觉得身子不大舒服。她觉得自己大约还是昏迷着躺在床上,但是意识里身子却沉重的很。她拼了大力气,只是想睁开眼,看看化成了灰的人怎么能感觉到身体的存在。
      “恭喜施主,小娃儿这不就醒过来了?而且,据老衲拙眼看来呀,小娃儿这回不但不缺什么,恐怕反而还比寻常人多了些东西呢。”
      就在昏沉的挣扎之间,听了这么一句奇奇怪怪的话。季如缺一个激灵,顿时就睁开了眼。
      “啊呀!真的醒了!阿沅,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哪里还不舒服?来给爹抱抱。”方才还面带忧色的俊雅男子,瞬间神情生动起来,把女儿抱起来看得仔细,“粟桃!快去把夫人请来,告诉夫人小姐已经醒了。记着,要小心照顾着夫人,再去告诉姐姐和章大人一声,小女已无碍了。”
      “是!恭喜老爷,恭喜小姐!”
      司马连峪喜不自禁,全没了平素的儒雅镇静,“这可真是多亏了大师襄助啊。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诶,是女娃儿自己有福气,老和尚不过顺手而为罢了。”圆眉和尚凑上前,拈着一边长眉去扫司马连峪怀中女童的额头,“嘿嘿,真是玉雪可爱啊,来、娃娃笑一个。”
      那小女娃粉雕玉琢一般,裹在襁褓里,眼中一片茫然呆愣,看着确实有点神智混沌的样子。只是,被圆眉和尚的长眉一扫,神情立变,好似受了惊的小野猫一般,短小的胳膊挣扎着挥起来,颇有几分跃跃欲挠人的架势。
      司马连峪更是惊喜,“这……阿沅这是……”
      圆眉和尚笑呵呵的,“哈哈,我就说这娃儿只要醒了,就能重开心窍,聪慧灵透——没打诳语吧。”
      “玉儿!时潜,玉儿怎样了?让我看看,让我抱抱!”
      发现自己束手束脚的季如缺,此时骤然落入一个温暖馨香的怀抱,耳边是激动中仍不失悦耳的女声,“好玉儿,担心死娘亲了,小祖宗你可总算醒了。”
      季如缺眨巴眨巴总感觉睁不开似的眼睛,看着眼前这位梨花带雨、正值青春的少妇,受到蛊惑一般嗫喏道:“娘……亲?”
      少妇明眸更亮,惊喜道:“玉儿!你、你竟然会说话了!好玉儿,再叫一声娘亲。”
      季如缺皱了下此时淡不可见的细眉,俊雅男人叫她阿沅,仙女般的少妇叫她玉儿,他们是她的爹娘?她昏迷前糟了雷殛,明明身体都给烧成灰,显然是神仙也没得救了。那么眼下,不是重新投胎,就是借尸还魂了?
      看这对便宜爹娘惊喜而非惊恐的神情,大约不是新生胎儿,那便是借尸还魂了。但是,这古色古香的装潢摆设,还有他们复古的打扮,是怎么一回事。
      再仔细看,眼前三个人,一个眉眼慈和、瞧不出年纪,是个光头和尚;一个俊朗青年,结发束以红玉冠;还有正抱着自己的这位美貌少妇,梳着雁翅头,头上玉簪温润。
      难道……时光倒流了?!
      “弟妹,听说阿沅醒过来了,是真的吗?遣大夫来瞧瞧,身上可大好了?”门外又传来悦耳女声,听起来很是关切。
      暂时还没摸清具体状况的季如缺,果断决定,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曾是孤女,如今白得一对神仙般的父母,似乎还有不错的家境,又是全新的环境,乐得享福。
      来的是司马连峪的胞姐、章夫人司马馥荷,她深知弟弟弟妹有多疼爱他们唯一的孩子,眼见孩子安然,顿时大松了一口气。
      “馥姐,你快来看看,玉儿不但醒了,刚刚她还叫我娘亲呢。她会说话了。”司马夫人喜不自禁,把女儿抱给大姑子看。
      听了弟妹的话,章夫人大为好奇,心想这得道高僧的名号果然不是虚传的,还真有几分本事,“真的吗?真是大喜啊!如今阿沅平安无事,还因祸得福、开口说话,真是……佛祖保佑啊。”
      季如缺很有眼力,立刻嫩生生唤:“娘亲,我要……爹爹抱。”
      司马连峪本来正不住的对圆眉和尚道谢,听得女儿一声召唤,便上前一手揽过夫人,一手去逗弄女儿,“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咱们的宝贝疙瘩怎么突然就……”
      章夫人瞪他一眼,“多大的人了,这么不会说话。什么叫突然,这是老天开眼、祖上积德,更是大师的本事高明。”
      她对圆眉和尚行了一礼,“大师高德,妙手仁心,司马家和章家都感激不尽,定会备上厚礼登访宝刹,为佛祖重塑金身、永传香火。”
      圆眉和尚摆摆手,“章夫人言重了,只是举手之劳,再说都是这女娃儿自己的造化,老和尚就是撞了机缘而已。不劳夫人破费。”
      章夫人摸了摸侄女绵软微黄的头发,“这都是应该的。我已命人备下素斋,老爷正在前堂等候,请大师务必赏光。”
      “吃饭好啊,我去、这就去。”
      季如缺被爹娘轮流抱着坐席,喂些羹汤,觉得倒是颇合胃口。
      姑父章大人生的浓眉虎目、英气勃勃,圆脸上却一团和气,待人热情,颇为可亲。
      一张席上,两对夫妇都是很出色的人物,赏心悦目;一个和尚虽不太靠谱,却很会说笑话活络气氛;一个正摸索自身处境的三岁小童,一边吃的不亦乐乎,一边东张西望、目不暇接。
      总的来说,一顿饭吃的倒是宾主尽欢,很圆满。
      因为司马夫妇担心女儿有什么后遗症,说通了圆眉和尚在章府多留几日,这才各自回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