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贾丽妃和沐贵妃 ...
-
毓林苑。一阵阵读书声朗朗响起。上座的老太傅一本正经。
正中第一个位子坐着十三岁的皇太子周载诚,见他摇头晃脑,口里念念有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是知也。”
后面陪读的十来个大小不一的少年,一溜排开,面前各自看着一张书案子,都是席地而坐。这里头,除了七位新招来伴读的各路王爷之子,还有几个未成年的小皇子。
论年龄,周清扬最大,一十五岁,这些东西,早在十岁之前,他就已背的滚瓜乱熟了,论资历可以教这些孩子们了,因为没行“冠礼”,一样不算成年人。
所谓冠礼,是大华国男子的成年礼。冠礼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大华国也一样,年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即可行“冠礼”了。
皇太子口中念着,却偷眼望着老太傅,上座的老太傅似乎打盹了,就把手伸到案子下面摆弄起一个小木人来。
这个小木偶是他自己做的,长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尖尖的下巴,那是自己的母后,他是根据太后奶奶和皇姨妈沐贵妃的描述,揣测从未见过面的母后。
“太傅大人,皇太子哥哥又在玩小木偶了!”十一岁的小皇子周载厚告状。
皇太子吓得连忙把木偶藏在衣袖里,拾起书本,佯作认真的样子,摇头晃脑起来,一边读,一边偷看老太傅的反应,心中祈祷:千万别把我的玩偶拿去才好……
上座的老太傅一下子张开眼睛,“哦?皇太子?载厚说的是真的吗?”
“没。没有呢……”皇太子支支吾吾,他是个语笨的孩子,不会撒谎。
“那,既然没有,你方才都干什么了?”老太傅不屈不挠。
“回太傅大人,方才,我,我在读书呢……”皇太子面红耳赤。
“你把读的书起来背诵一下!”老太傅不是傻瓜。
皇太子一下站起来,“知之为不知,不知为知之,是知也……”大伙儿哄堂大笑。
皇太子连忙改口,“……是不知也……”
大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笨蛋连这都不会,还当太子呢!“十一岁的周载厚站起身来,流利地背了出来。
“看,六皇子背得多好!”老太傅把戒尺一甩,啪的一声清脆有力,吓得皇太子一个激灵,“手里的东西,拿上来!”
“哦。”皇太子只好乖乖把藏在袖笼里的小木偶交了上去。
“伸出双手,手心向上……”老太傅生气了。
“老太傅,还是我代劳吧,您别生气!”周清扬起身走上前。
“好吧,给我狠狠地打十下!”老太傅乐得清闲。
周清扬接过戒尺,身子背过老太傅,故作严厉地说:“太子殿下,清扬不留情了!”
边说边朝皇太子使了个眼色,再笨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啪”一声打上去,皇太子故作凄惨地嚎叫,再打,嚎得更厉害,口里不住求饶,“痛啊,痛啊……”。
这样的效果,老太傅颇为满意,“好吧,周清扬,往后你代本太傅管理这帮淘气的孩子!”
周清扬恭恭敬敬允诺。
永宁王世子周清扬的寝宫。
一个小宫女正往三脚铜兽香炉里放了些安息香,袅袅的香气四散开来。“世子殿下,还有什么吩咐么?”
躺在榻上的周清扬烦乱地挥了一下手,“下去吧!”
是的,进宫半个多月了,连莫展颜的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原本以为同在皇宫中哪能不相逢?进了皇宫才知道,这里有多大,比他们永宁王府不知大上多少倍。而且,自己初次进宫,根本就弄不清这里的有多少个宫殿。
来来往往也见过不少宫女,每每遇到和莫展颜身材相似的都要驻足细看一眼,期望不经意间,突然重逢!
更要命的是,自己根本进不了后苑。该如何找寻呢?
老家人见他这样,忙过来安慰:“世子稍安勿躁,皇上后宫如此之大,寻一个小宫女无异于大海捞针,急不得,老奴已经托人帮着找了,您且沉住气吧!”
想想也是,急又如何?
见他在听,老家人又道:“王爷吩咐了,此番进京,不是走亲逛友这么简单,要谨言慎行才是……歇会吧,下午还要陪着太子习武呢……”
周清扬何尝不知道,此际在皇宫不亚于一颗棋子,是皇上左右亲王的棋子。
灼华宫南宫凌霄阁。
这是专供丽妃娘娘和皇上欣赏歌舞的宫苑,宽敞的大殿内,铺着一袭硕大的红色菱纹格的地衣,四角各摆一个青釉褐彩如意云纹镂孔薰炉,葱绿色的垂地幔帐后面,是七八个吹箫鼓瑟的乐师。
大红地毡上,一个鹅黄色紧身袍袍袖上衣,下罩翠绿烟纱散花舞裙,腰间系着金丝软烟罗蝴蝶结的妖娆舞女,正在随律动翩翩起舞,皇上和贾丽妃并坐上头,一边赏歌舞,一边饮美酒。
殿外太监拖着长音喊道:六皇子驾到!
一干宫女太监纷纷跪下。
“厚儿回来了!”皇上笑吟吟说道。
“孩儿参见父皇,万岁万万岁!母后千岁千千岁!”
“厚儿,今天毓林苑学到了什么?”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回父皇,这句话意思就是,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是一种明智。”
“不错!还学到什么?太子哥哥读书用功吗?”
“回父皇,太子哥哥又玩木偶了……还被师傅打了……”
“这个太子,是越来越不像话了!”闻言,皇上大怒。
“厚儿,说什么呢?瞧这衣服脏的,望仙,快带着六殿下换件衣服去!”贾惠妃忙叫人把小皇子领开。
“陛下息怒,太子殿下年龄尚小,难免玩物丧志……”贾丽妃玉手执起跟前那把白釉龙柄双系鸡首壶,替皇上满上。
“他要是有厚儿一半就好了!皇后走得早,太子一直有太后教养,自然娇宠些,也怪朕疏于教导……”皇上瞅着眼前满斟美酒的邢窑白釉印花鱼纹酒杯,叹了口气。
三十岁往上的老宫女们几乎都知道,贾丽妃最早是皇后的贴身大宫女,后来皇后产后血崩,年纪轻轻就离世了,皇上与皇后乃竹马青梅鹣鲽情深,悲伤过度。自打皇后死后半年之久,走不出丧偶的阴影。每日下了朝都要去凤翔殿独坐一会儿,就是在这个时候,大宫女贾氏接近皇上,陪着皇上一起说些怀念先皇后的故事,开解皇上,逐渐地,皇上走出了丧后的阴霾。
一年后,刻意承欢的贾氏被皇上晋升为御女①,在后来贾氏产下六皇子,平步青云,从一个正七品的御女直接封为正一品的丽妃,着实应了那句:母凭子贵!
此后十几年,中宫无主,后宫就由贾丽妃协助老太后一起把持。贾丽妃出身显赫,也是上等人家,她乃从二品镇国大将军孙女儿,家门高贵,平时在宫中倒是处处彰显恭顺节俭,深受皇上称赞。
见皇上又在为太子忧心,贾丽妃脸上掠过一丝心疼的表情,“陛下莫担心,免得伤了身子,臣妾会好生说说他,俗话说,树大自直,总有一天太子会明白你这番苦心的……来人,继续歌舞!”贾丽妃紧握着皇上的手,诚恳地说。
贾丽妃灼华宫内,歌舞升平,桃夭宫——沐贵妃的寝宫里,却是悲云愁雾。贴身小太监早把今日皇太子顽皮按板子的事情汇报了沐贵妃。
此刻皇太子低头跪在大红的毡毯上,沐贵妃端坐在贵妃榻上,面色黯然,眼泪盈盈。
“你若再不好好读书,做那些无用的木工活,怕是离被废黜的日子不远了……如此,我又怎么能对得起你那早去的母后……”一提到自己的亲姐姐沐皇后,沐贵妃泪如雨下。
沐皇后和沐贵妃乃老太后的亲侄女儿,一对亲姐妹,开阳五年被选入宫。沐皇后被册封之前,曾经废了一个皇后,沐皇后生得体态丰腴,面容姣好,性子也温纯,深得君心,怎奈入宫几年一直未有所诞育,好不容易于开阳八年,喜结珠胎。当时皇上高兴坏了,谁承想,红颜命薄,本来好端端的胎位,生产时却毫无预兆地突然大出血,不治而亡,还好,皇子平安。
皇上感念往日缱绻,满月那天即传旨,册立小皇子为储君!自此,沐皇后住过的凤翔殿一直空着,皇上虚设中宫,再不封后。
就这样,还在襁褓中的太子就失去了亲生母亲,但是还好,当时的太后耳聪目明,为保全太子,将其抱往慈寿宫,亲自抚养。太子才安然长大。
也就在沐皇后薨逝之后,其容貌相似的妹妹沐云晴被册封为贵妃,入住桃夭宫。可惜沐贵妃同样命运不济,侍奉皇上多年,身下无一子嗣。
后宫中,想固宠,除了靠自己的的姿色,还要会生儿子。如此,沐贵妃虽然地位艳冠后宫,现如今早就被皇上冷淡多年。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除了过节祭祀,沐贵妃几乎见不到皇上的面儿。
生性比较恬淡的沐贵妃早就把姐姐的儿子当成亲生,这多年来一直协助老太后抚育皇太子。
①后妃品级中国后宫一直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说法,这是皇帝有正规名号的庞大妻妾群。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皇后以外另设:四妃(即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以上三等是为二十七世妇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以上三等是为八十一御妻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唐玄宗开元年间除皇后外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三妃(即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