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邀您评审看不到的看这里↓↓↓
洛朝的辉煌也仅限于前两位帝王,因为腐败昏庸,还是两百年便灭亡了。
后世之人决定要保存好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洛宫。他们在收拾其中遗存下的物品时,在曾经一代大帝洛国洛羽帝的御书房发现了这样一份东西,里面有十首离辞,也是他留给后世的唯十篇。这十首,有的淡,有的深,很明显不是同一时期写的。便引得很多人探究其中奥秘,比较容易接受的说法是写给当是身边人的离别之诗。
附:
离辞十首
一
染尘一眼白,相伴十余载。
琴水箫风哀,孤影青城外。
二
杯酒别堂皇,戎马斥苍凉。
子无田字相,何逐黄沙殇?
三
无颜复无言,忠行更忠心。
一朝为民跪,来年枯草兴。
四
莫愁春红凋,但闻夏蝉尽。
幽莲不忍老,丽蝶葬雪清。
五
君自轻狂意,逢战沉着气。
一骑入奸敌,星陨孤城泣。
六
挥毫千字传,信口万篇成。
贤政比挚真,得相更何人!
七
孤鸿偏乱世,独步赴敌幕。
碌碌珠盘掷,踽踽华发生。
八
一唱草离离,二抚人靡靡。
三守心痴痴,四叹宫凄凄。
九
雏雉囚苍鹰,无道掩多情。
背向凌烟阁,面朝陶然亭。
十
一宫一深闺,一帝一骨灰。
一乱十春秋,一息百当归。
每首诗各对应一个人,并且排出写的时间顺序
——————答案公布———————
一——明显是燕沐轩(安翊云)。相伴十余载的只有两人,而琴箫合奏是他们幼时就有的默契。开头一句是指他们的初见,第一章即有,雪天,白衣。最后一句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也就是离别,在洛国边境小城青城,一百零四章有此情节。应写于一百零四章的作别之后。
二——这则是冷倾尘。田字相是史书上的典故,说其有做官扬名的模样。开头两句是说他常年征战,总是杯酒作别,半生戎马,这在很多情节,如幽冥之战,与燕国的战役等都可以看到。最后一句则是慨叹他誓死报国,欲以死殉国的意志,是一个武将身死黄沙方为丈夫的情怀。应写于夺去他兵权之后,一百零六章之后。
三——这是杨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一个表情,极少说话,所以称之为“无颜”与“无言”,然而本来要来刺杀为父报仇的他最后认同了洛秋羽,作为其侍卫,多年来无怨无悔地侍奉左右。而最后两句则讲的是他的战死沙场,这在零一章有叙述。应写于零一章之后。
四——这是洛婉婌。全文死去的主要女子除洛秋羽本人外只有一人,即是她的皇姐。她的青春可以说是在深宫中荒度,对冷倾尘有着执着的感情。然而她有着绝色双璧的美貌,是“幽莲”、“丽蝶”,却又多病体弱,不忍红颜老而只留下一滩雪水。应写于九十九章洛婉婌亡故之后。
五——这是冷烈。冷烈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配角,洛秋羽对他的印象比较片面,一开始见面极没有礼节,以下犯上到可以立时处死,带着少年轻狂。而在军事上,他有着冷氏一脉的智与勇,为洛国江山做了极大贡献。最终,因为内外交困的诡计,他成了孤军与独骑,战死。当然事实上还有后话。应写于八十六章战死之后。
六——这是凌陌。这里能够挥毫泼墨万语千言的仅有凌陌一人,而后面既是说他在政事上勤勉正直,赞扬其丞相之位坐得妥当,又说其与己为挚友。这在很多篇目中都能够看出,如洛国新年时两人在城中,洛秋羽就将其当做挚友。而在他人眼中,两人的关系也超越了君臣之间,凌陌可谓是洛秋羽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贵人。应写于与冷凝成亲之后,九十章左右(有疑问,希望各位更正)。
七——这是霍严。这可能难以想到,出场次数并不多,但也是洛国的一个关键性人物。他与凌陌相识,可谓是挚友,因战乱而流落,后由洛秋羽发现,为了取得洛秋羽的信任,他去敌营,孤身一人,最后取得了燕沐轩的信任,并且杀了其兄,为洛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是从那之后,受伤瘫痪。洛秋羽待其不薄,他是主要经营洛国的商业的,而早逝之后破例给了他谥号。应写于霍严病死之际,一百零七章之后。
八——这是写的耶律雅,文中另一个重要的女子,是充当洛秋羽正妻的北狄人,带有民族风情,而且爽朗直率。前两句是她的才华与美貌,这在招亲大会上可见一斑。后两句是说她与雷奴两小无猜,雷奴痴痴守候,幸得终成眷属。在洛秋羽死后,他们回到故乡北狄,两人呆了洛宫十年,依旧无法完全适应这深宫的凄凉。这应写于洛秋羽写遗言时,是在死前,大约是结局时。
九——这是讲得万俟宇。本身这并不是一个主要人物,但几乎贯穿了多场战争。在后来与秦国的战争中,洛秋羽故意被俘虏,九十五、六两章对其有主要描写。前两句是说秦国幼主昏庸无道,他是苍鹰却不得不因为忠诚而生活在囚笼里,而他对亡妻深情也只能遮掩。后两句则是他被洛秋羽带走之后,“凌烟阁”与“陶然亭”皆是典故,前者指开国功臣的楼阁,出自唐朝李世民,后者则是取自白居易诗中“与君一醉一陶然”,这是说其向往幽静安宁的田园生活,最终也付诸行动。应写于九十八章与颜之约定,告予洛秋羽之后。
十——这是洛秋羽的自述,对自己的祭奠。不作评述,应写于万事满足之后,有想要赴死的心情,结局前,一百零九章左右。
最终顺序——五六九四三一二七十八
————————————————————————
(全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