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二章 ...
-
夜里天晴。满天繁星。
虫儿欢叫在雨后的夜里,清爽湿润的气息宁静了心情。
竹门微掩,人儿在案前收拾着行李。
小手紧攥着一块布料,安静的晕黄烛光照得掌心透明。
那是一条银白的发带,修长温润,还带着那人落水时的刮痕,那人束发时的风景。移至鼻端轻嗅,夜雨后的青草香里,发带上的清味呼应着,不淡反浓,一如她临行前抑制不住的忐忑的思念。
将发带放进了包袱,压上了自己一件秋衣。
此次行程,不知归日何时,只是找到他的那一天。
阿公说,他是往融城方向去了。
系好包袱,竹雨微望着灯台上三星烛火,慢慢坐下来。
阿公说,有话晚些时候告诉她。她等着。
竹门如应约般一声吱呀,阿公贯穿的灰白长袍飘进了衣角。
竹雨微有太多话想问阿公,可是此时她却什么也说不出。
平日出诊阿公都不许她夜间行医,现在何建议她只身出去寻他?阿公为何那样肯定晨晨出去不会有事,阿公又为何不肯告诉她晨晨出去的原因?阿公难道不担心她只身出行?她都十分忐忑不安啊,出去全凭了不能让晨晨再受苦的心。阿公为何不去?
这太不像阿公了。似乎自从晨晨的到来,阿公就多了些她不知道的决定。
在木椅上坐定,老人才关切开口:“东西都收拾了哪些?这一路不知地点,那些个药尽量带点。”
“都收拾齐了。该带的都带上了。跟平日出诊的行囊差不多。”女孩乖巧地回答。
阿公点点头,微微笑,眼睛是经历岁月沧桑才磨得的透亮,轻轻地道:“小微,阿公给你说个故事。”
直觉意识到接下来听到的不同寻常,竹雨微不禁正襟危坐。
阿公只是很散漫地开口,语气闲闲:“在当今天子的祖父还坐着龙椅的时候,江湖上出了一位奇男子。他只身一人挑遍了天下武林,每一个小瞧他的对手都败下阵来,被他收归己用,终成一代盟主,自立承宫。他使用的手法很单调,却是致命的,只有两种,玄纯剑和欲逐术。玄纯绝情,欲逐绝欲。他的存在非为情非为欲,不食烟火,毫无弱点。玄纯是利器,天生煞气,执于杀戮。此剑存于上古简书,剑主若无极深功力,必死无疑。只因剑引杀气太重,动用了你全部力量只出一招,一招毙命。所以对手毫无反击的余地。”
竹雨微心如擂鼓,眼睛瞪得大大的。
阿公继续道:“欲逐是操控奇术,以血为解药也是毒药,只要存在欲念之人,必受血主的控制,无可逃避。除非自断七情六欲——但几乎无人能成吧。以玄纯夺天下,以欲逐守天下,无败之事。
江湖风雨动了朝廷,当今天子的祖父动用国军,伤了中术死士无数,也动不了承宫片瓦。
天下不宁,动了朝廷,也伤了西陲。世人从未听闻的一座破落古城来了一位奇女子,一身火红,艳如夕霞。不知她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直到她过了京城,直往承宫泛雁山。
不惊动一兵一卒,不扰动一草一木,只溯流而上,过了泛雁山,寻得水源深处。她在水源处撒了佑情散。她的家童于水源低处投了佐情散。
依山而建承宫,被水击败。奇男子解了那绝情的执念,终于懂得世间情为何物。中术死士被血主解了毒,有了佑情散而懂天下不是杀戮。长途跋涉而来,便不想漫漫而归。何况命中人在此,钟情一见,便抵不过相思。
良缘喜结,安了天下。可那日出外动武的承宫人却缺了那情药,未能回了执念。占山为王,霸据一方,自称承西宫。死士的血还结于那奇男子,因而并不完全为头领控制。动情之人,自知可怜之处。奇男子想解了欲逐术,释了万千无辜,却终是无法制出解药。承西宫的主人,奇男子原先的右护守,凭记忆重施了欲逐,强迫死士婚姻,企图绵延掌控天下,终因欲逐之术不纯而控不完全意念。但承西宫一派微生不灭。20年。当年奇女子的家童娶得了奇男女的后嗣,当年承西宫的右护守难逃死的杀戮。可留下的承西宫人是何其恐怖啊,不解情,却欲无穷。右护守欲念下出生的后人,入了魔道执欲忘情。天下萧萧风雨。天下易主3年后,承西宫易主。一方骚乱,新廷不愿出兵,承西宫霸土为王,终招祸患。人一旦有了情,便有了守护,便有了私心,便再难潇洒自如。奇男女相伴一生,却倦了世心,不愿伤筋动骨。隐于野,鸳鸯逍遥,一方天地一双人。天下唯一懂那欲逐之人为情自护,黎民苍生只能不甘叫苦。中了魔欲之人难以长寿,承西宫三代易主,却难解父传子继的偏念狂欲。时光易流,方寸之间近十年。当年的幼家童也老去,携爱妻神仙眷侣,奇男女更是逍遥自在,不知所终。
神仙眷侣,寻一处密林,两三敞竹舍,不闻世事,不加思索。偶一入世,却听得天翻地覆。只道鹤发苍颜,白衣胜雪,单手屠城,杀了那药寮百余人。满门灭尽,唯留一男婴不知所终。坊间传闻,老人的手法,竟与几十年前惊现江湖的玄纯剑极为相似。屠尽百人,只为得那千年一遇的神药参赭以救妻之命。
归去路上,当年那家童偶逢竹林广袤,间歇一声婴孩啼哭穿透层层细雨,柔和得让人恻隐。再神仙却终有憾事不得子嗣,再眷侣却终有孤苦不能完满,这女婴如天赐神物,降得福满天下。
家童急寻坊间斥为魔狂的老人,料定那性命垂悬的“妻”当是自己家主母。却在久寻不得之时,被小城一药寮寻得,交与沾染毒草草沫书信一封。家主父修得书信一封,只留两片字,一包参赭。一片书,家主母已亡故,家主父携弟子入山,不必知所终至。另一片,只留十六字。玄纯至玄,纯玄至纯。不忤天行,顺其自然。从此,音信全无。”
苍凉宁淡的声音消融在夏夜微冷的空气里,却仿佛回声震天,久久不散。
唇合不拢,眼也忘了眨,心在胸腔里猛烈的跳动,耳朵里除了阿公的余音,只留如擂鼓般的心跳声。
阿公仿佛真的讲着一个闲情逸致的故事,一下下拈着自己花白的胡须,如纳凉般靠入椅背,和煦的目光望着面前还未回神的姑娘。
丫头,尘封的往事,也是时候知道了。这么些前尘,也够她消化良久。久久不诉,今日相告,只是时机。丫头,小微,他了解的,韧如雨竹,定能完全地理解,不怕被这突如其来的前尘包袱压得不能直身。
知道阿公有秘密,不知道阿公的秘密来的这样惊人。竹雨微几乎在一开始就明白,阿公在说他和阿婆,她要去寻的那个人,还有她自己的身世。
想问的总要问的:“阿公,你是那个家童吗?”
定睛望向老人,看见老人不语地点头。
心下顿时清明了不少。
再问:“他……是那男婴?”
老人仍不语,抚着胡子,轻轻点头。
豁然开朗。
许多疑问都随着这一句有了答案。
“阿公。”竹雨微只是淡淡笑了,因为心中已不再犹豫,有所决定,声音变得坚定而平和,“我去找他。”
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