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少年时代(1)读书 ...

  •   远去的浮萍

      谷风
      第一章少年时代
      1.读书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夜之间就吹遍了神州大地。人们的思维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很多的年轻人早就对自己千篇一律的生活坏境、生活条件产生了厌倦。改革开放的春风首先唤醒这些具有超前意识的人群,他们隐秘在心底梦的想开始蠢蠢欲动了。
      悄然间,似乎一切都变了。我自己的身边不知不觉就发生了许多变化,我的一些平时里形影不离的朋友,莫名其妙地就不见了。当然对于我们这种小地方的人来说,这种变化虽然是细微的,甚至说不易擦觉的,但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了。那些没有离开的朋友,嘴里经常都多了一个新地名广东。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们真的去了广东,我才意识到他们已经不满足县城那块小天地,要开始新的人生了。
      这让我非常羡慕,我们生活那个地方太穷了,我同样渴望到一个大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我却没有这样的机会,父亲给我惹了很大的麻烦,我不能丢下他不管。(这事后面再讲。)
      说起这个“穷”字还得多饶舌几句,举一个例子。就现在商店里卖的那种五毛钱或者一块钱的打火机,那时候我们都没有看见过。当时对于我们这一帮操社会的小青年来说,抽烟还是用的是火柴。如果谁有一个用汽油的打火机,那就是十分时髦十分体面的事。
      我记得我有一个跑得很早,去广东打工的朋友。回家时送我了这样一个一次性的打火机,我简直如获至宝,高兴得不得了。每一次抽烟就把它拿出来炫耀,好像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有身份的人。从这个时候开始,广东这个地方就在我心里变得异常神秘起来。
      刚好有一次我看了一部介绍深圳改革开放的纪录片。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电视都还是黑白的,尽管那电视屏幕实在很小,电视又不那么清晰。可是深圳的高楼大厦还是宛如仙境一般,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映像。让我挥之不去,有时候做梦都梦到它。也不知什么时候,我就有了这样一个想法,这辈子我一定要去广东,去看看那宛如仙境的高楼大厦。

      说起操社会在我们那个年代可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词,这些东西还是从港台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里传过来的。我深深地记得,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不操社会的年轻人基本没有,除非是那种非常老实的年轻人。那个时候不管是文化生活,还是经济条件我们这个地方都显得非常落后。年轻人找一个正式的工作很不容易,不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毕业就能挣到钱,满脑子都是发大财的梦想。
      那个时候我们虽然想挣钱,却找不到地方。可能是太闲了,一到晚上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往舞厅这些地方涌。因为这个地方集中了全城漂亮的姑娘。说来也怪,那些姑娘偏偏就喜欢这些大人们眼中的“二流子”。那舞厅中漂亮的姑娘几乎就被几个舵爷给包了。谁要敢起点邪念,或者是不知趣,那一定会被好好地揍一顿。
      那个时候的年轻人都喜欢用菜刀,这玩意家家户户都有。市场上也好卖。每天去舞厅,很多年轻人怀里都揣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掏出来还是很能吓人的。当然舞厅中打架这样的事就层出不穷了,砍伤人那算是小意思,砍死人也是经常发生的。
      那时候治安很差,打架的事派出所一般不管,我记得我们那个县城城关镇派出所所长的公子就是一大恶霸,他进派出所就像进牛栏一样,随时进随时出。你说这样的所长有什么好的治安。

      年轻时的我,是一个热血好冲动的人。胆子又大,接受新鲜事物也快的人。那时候的我性格非常活跃,喜欢结交朋友。我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母亲早年就过世了,是父亲把我抚养成人。可能是生活艰难的原因,父亲不大爱管我,任由我发展。
      我小时候读书成绩还行,到五六年级时,就偷偷看小说。什么小说都看,特别喜欢古典小说。像《三国》、《水浒传》、这些小说我看了好几遍,有些章节我都能背下来。我记得县里当时的文化馆,有一个专门借书的阅览室,只要办一个借书证就行。我们生产队有一个青年人,比我高一辈。我叫他毛大爷,因为他的小名叫毛子。他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他和文化馆的那几个女的熟,我就托他给我办了一个借书证。
      我记得我初中的三年差不多每个星期六,我都会去图书馆换一回书。可能是看了太多的书,我看书的速度很快。一本几十万字的小说,我两天就看完了,还不会耽搁学习。
      因为经常借书,我和文化馆的两个女人都熟悉了。那两个女人的名字我差不多忘记了,只记得其中一个样子凶巴巴的,就像别人欠了她不少钱似的。另外一个却很和善,我和她的关系很不错。即使我借一套书她都开绿灯,在当时规定上是不允许的,图书馆怕这些人拿了书就不还。因为借书证只要两块钱,而一套书远不止这个价钱。
      有一次毛大爷对我说,那个好心的图书管理员经常打听我。毛大爷说那个女人只有一个女儿,是不是想招我做上门女婿,说得我心里怦怦乱跳,当时还很期待的。可是直到到今天这个问题都没有证实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毛大爷拿我穷开心。

      我看书入迷,可是这样并没有影响我的成绩,我那时在班上成绩挺拔尖的,我不但喜欢文学,同时还喜欢数学,对比较艰难的文字题和几何题情有独钟。我的头脑还是比较聪明的,学校的老师都因为我的不务正业,常常向我父亲告状。但那些老师还是背地里夸我,因为那个时候能够升学还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能教一个大学生出来,那就是老师脸上的无限荣光。
      那时候我在生产队的小孩子中,是一个头。平时我就喜欢带着他们打仗,漫山遍野地疯。玩累了就给他们讲《三国》、《水浒》上的章节,我天生的口才就好,讲起书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在人物的塑造上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生产队的小孩子都喜欢和我玩,每天一吃完饭所有的小孩就在我家门口集中,等着我给他们分配任务。
      为这事我没有少受冤枉,少挨打。因为在生产队里,凡是有孩子掏了气,闯了祸,大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为此我在生产队里遭了不少的白眼,我几乎不敢去找我的那些小伙伴,我受不了那些恶言恶语。我后来为了改变我的映像我老老实实了一段时间。可是,别人还是老眼光看我,我才知道一个人在别人的心目中固定了形象,要想改变真是千难万难。
      我是我们生产队唯一一个考上高中的学生,尽管我很聪明。可是生产队的大人们还是不看好我,认为我不是上大学那块料。可是我看得出,父亲是真的高兴。那一段时间他脸上的笑容多了,他生日的时候破天荒地对我和姐姐讲了两个笑话,笑得我那晚捧着肚子直叫唤。我才知道父亲的口才比我好多了,现在想来我的口才多半是来自父亲的遗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