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四十四 同治中兴 ...
-
钟粹宫。
转眼已经是同治十年,佳兰对着铜镜,任双喜在一旁悉心帮她梳妆打扮。镜中的容颜还是那么鲜活年轻,让佳兰庆幸这就是穿越的好处。
“太后真是鸿福齐天,永远都是那么漂亮~~~~”双喜羡慕地称赞。她进宫也已经十八年了,如今也是出宫的时候,虽然舍不得离开,但是佳兰还是执意要为她找个好人家。人选已经定好了,是九王爷孚敬郡王奕譓。虽然是侧福晋,但是一个宫女可以嫁入皇族是天大的皇恩浩荡,可见太后对她有多么看重。奕譓是个喜欢乐器的风雅之人,现任礼部尚书专管乐部,他为人潇洒随意,享受生活,双喜嫁给他,应该会很幸福。大婚定在明年,所以这一年是双喜留在佳兰身边的最后一年,她们情同姐妹,依依不舍,佳兰就让双喜这一年住在钟粹宫日夜陪伴。
“不知道,皇上现在一人住在乾清宫还习不习惯?”佳兰又点担心载淳。
“太后,皇上已经16了,再不习惯也要学着习惯。”双喜冷冷回答。
双喜留宿钟粹宫,小皇帝载淳就要搬去乾清宫,他当然一百个不愿意,他从小一直很依赖佳兰,而佳兰也因为自己赶走了杏儿,要对他作出补偿,所以特别宠爱他,两人同床共枕,感情非比寻常。但是前一阵子,双喜却执意认为皇上已经长大成人,不宜再留宿钟粹宫,而擅自将他赶往了乾清宫。
其实双喜这么做是有原因。太后虽然将皇上视为亲儿,但是她的年轻实在让人无法将她同载淳用母子联系在一起,他们简直就象姐弟,况且并非有血缘关系的姐弟。何况载淳喜欢和载澄玩在一起。载澄是个风流才子,不但奉旨娶了嫡福晋,还擅自娶了两房侧福晋,这还不满足,整日还带着几个嚣张的随从逛在街上寻花问柳,所以双喜觉得,受他的影响载淳学坏是迟早的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佳兰那么单纯一定没有注意到,载淳对她的感觉已经不再是亲情那么简单。
载澄和他的阿玛恭亲王奕訢真是一点也不像。同治五年,六福晋婉伊因病殡天。同治八年,他的侧福晋嘎尔迪生下小格格后,不久也黯然离世。小格格年幼,亲王贝勒们都极力劝奕訢续弦,但是他都因公务繁忙拖延了。载澄府中一人独大,行为愈发劣迹斑斑,奕訢就帮他物色了个福晋,希望可以从旁提点,但是毫无用处。奕訢生气就干脆住在总理衙门不再回府,眼不见为净。
佳兰为此也劝过他:“正是因为公事繁忙,所以府上更需要人打点照顾,至少小格格需要额娘照顾。”
“臣的三段婚姻,娶婉伊是为了巩固朝廷人脉。娶锦凤是为剿灭太平天国。娶嘎尔迪是为了借助蒙古兵力。每一段婚姻都并非出自本愿,虽然臣对她们都体贴关怀,无奈公事缠身,总是聚少离多。如果说有什么亏欠,这辈子臣就只亏欠了她们三个。”奕訢伤感万分,“已经够了,以前是身不由己,如今天下国泰民安,臣还需要做违心的事情吗?臣只是不想再亏欠任何人了。”
“六爷,那么你不会寂寞吗?”
奕訢浅浅地笑:“太后又没有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在深山的修行者,一日有人来拜望他,见他一人身处孤山就忍不住问,大师,你不寂寞吗?大师回答说,我本来不寂寞,你来了我就寂寞了。”
“本宫知道你的意思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外人看来很古怪很寂寞,但是其中的幸福岂是旁人能体会的?他和自己的想法一样,虽然孤身一人,但是只要能时时见到自己喜欢的人,何来孤独寂寞之说。
“小格格年幼,不能没有额娘,本宫将她认作干女儿,封为荣寿固伦公主亲自照顾吧!”
在大清历代制度中,只有中宫皇后所生女才能封为固伦公主,亲王女都封为郡主,非皇帝亲生女而晋封为公主,在清朝历史上凤毛麟角。奕訢的长女以郡主身份获得固伦公主品级,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殊荣。
“嘎尔迪知道一定会深感安慰。”奕訢感激,“多谢太后。”
“六爷你为大清鞠躬尽瘁,本宫才要好好感谢你才是!”
自从圣母皇太后出家之后,由母后皇太后一人垂帘听政,少了杏儿的从中作梗,她和六爷办起事来都非常顺利。
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
恭亲王主张改革内部政治,启用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胡林翼等很多汉人人才,他们将部分儒生与农民组织起来,在官僚带领下,收编武装力量,拉拢洋人,终于在同治四年剿灭了太平天国以及捻军、苗民、回民等多次农民起义。然后开始大兴科举,增加考试取录名额以笼络人才,防止类似太平天国的出现,笼络更多人才维护清廷统治。皇太后主张的降低农村赋税,鼓励耕作及发放粮种,也及时安抚了人民的反抗情绪。国库开始充盈,恭亲王便开始大力推广洋务运动:开办江南制造总局、广州造船厂、第一间洋文学校……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不但开办这些新式工业,还积极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这一系列的复兴改革,之后被历史称为“同治中兴”。
这十年,秦楚天总是会写信报平安。他和宝儿以及三兄弟一起在上海开了药材铺,生意非常好。宝儿在同治元年3月生下了二阿哥取名:秦艾斯。意思是爱四爷。(英文名叫“A”王牌)。之后在同治五年,她为秦楚天生了一个女儿:秦艾宝。意思是爱宝儿。(英文名是APPLE苹果)。他们一家四口加上永远长不大的三兄弟,七个人一台戏,过得非常幸福。还有小良子,他虽然没有根治肺痨,但是只要不操劳,性命也算无忧。
养心殿。
佳兰下朝之后,继续约恭亲王在养心殿谈论载淳大婚一事。
皇上大婚之后,佳兰就决定交还大权让他亲政。然后她就想说服载淳同意自己效仿孝庄皇太后下嫁睿亲王多尔衮一样,嫁给奕訢。但是她的这个想法从没有对奕訢提起过,她想给他一个惊喜。况且奕訢孑然一身后,再也没有另娶,说明他的心意也一直都没有变过。
已经是同治十年。十年了,人生有多少个十年?从祺祥乱世到如今太平盛世,一切恍如隔世。奕訢望着佳兰,什么都在改变,为什么唯独她的相貌一点都没有改变?现在两人在一起,他会有种父女的感觉,真是让他汗颜:“太后,臣想宫里的人都不禁要问您一句,什么是你的保养秘笈呢?”
“启窗日日对青山,山色青青不改颜,我问青山何时老,青山问我几时闲?”佳兰莞尔一笑,“另外就是,只要保持梦想,就会永远年轻。”
“……”奕訢笑,“那什么是太后的梦想?”
“……”佳兰调皮,“六爷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怎么说?”奕訢不明白。
“假话呢无非就是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什么天下太平、世界和平……”佳兰摆摆手省略过去,“至于真话呢……嘿嘿……”她坏坏地笑。
“是什么?”奕訢好奇追问。
佳兰凑上身,在奕訢耳边停顿一会,居然吹了口气:“怎么可能轻易告诉你?”
“……”她总是这么狡猾,奕訢无奈地笑,不过他也不是省油的灯:“是吗?臣还打算和你分享梦想……”
“是什么?”佳兰果然十分在意。
“和你一样!”奕訢扬扬眉。
“……”佳兰无语,但是嘴角的笑意实在无法掩饰,“你知道什么呀~~~”她娇嗔。
奕訢忍不住笑:“你表情这么古怪,会叫人联想翩翩……”
“六爷你也会开玩笑了?”佳兰羞红了脸。
两人正旁若无人地欢声笑语,载淳一脚踏进养心殿打搅了他们,其实他早就来了,只是见两人在聊自己的婚事,不好意思出面,但是之后他听听两人开始闲聊,简直有打情骂俏之嫌,就气不打一出来,才一赌气故意闯进来。
“儿臣见过母后皇太后,见过皇叔!”
佳兰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载淳,他长得很象奕詝,真是几十年风水轮流转,现在小奕詝要给大奕訢请安了。她忍不住就又笑了。
奕訢知道佳兰笑什么,他用眼神悄悄提醒她:你已经身为太后,怎么象个小孩子一样调皮。连额娘都那么孩子气,叫皇上怎么成熟起来?
“……”佳兰立刻收住笑,正色,“载淳,额娘和六爷在商量你的婚事。初步有了两个人选,阿鲁特明敏和富察梅儿。明敏博学多才是状元崇绮的女儿,而梅儿虽然才学不及明敏,但是长得貌美如花,让人一见倾心。”
“儿臣全凭皇太后作主。”载淳翘起嘴。其实他一点也不想结婚,更不想亲政。他还想躲在太后的羽翼下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载淳有两个癖好,一是好玩,一是好奢。但是他知道这都是太后不喜欢的,他最怕佳兰的唠叨,更怕她伤心,所以表面装得很听话,私下却一直和载澄四处胡闹。还警告那些知情的小太监宫女,不许向太后告密。
“自古民间有句老话,娶妻娶德,娶妾娶色。”奕訢一本正经地建议,“皇后要母仪天下,臣认为阿鲁特明敏更为适合。”
“哦?怎么本宫也听自古民间有句老话,男人不论是16岁还是96岁,喜欢的永远是16年轻貌美的女子。”佳兰存心又开起奕訢的玩笑。
“……”奕訢尴尬,“太后……”他恨恨地望佳兰一眼。
“哈哈哈~~~”载淳忍不住笑起来,“看来一向足智多谋的皇叔在太后的伶牙俐齿面前也只能甘败下风。”
“好,既然太后喜欢富察梅儿,臣也没有意见!”奕訢生气。
“载淳,上书房是不是教了你一个成语叫,唯唯诺诺?是什么意思呢?”佳兰得意。
“回额娘,就是象皇叔这种不会坚持,没什么主见的人咯~~~”载淳笑着符合。
哎呀,两人一搭一档?奕訢又气又好笑,真是一对活宝!看到他们母子和乐融融,他不禁感叹自己不争气的儿子载澄。载澄自小失去额娘,他又日以继夜忙碌与朝廷,导致载澄生活放荡不羁,为一向循规蹈矩的奕訢所万分厌恶,如今父子两人的关系已经似同水火。
佳兰见奕訢低头不语,以为他真的生气了,立刻怯怯陪笑:“六爷,本宫无心的……其实本宫也喜欢明敏。”
“臣知道。”奕訢微笑。因为传说中的明敏不但聪明能干而且善良温柔,和太后的个性很相似。他相信佳兰也会喜欢。太后和皇后,在后宫一向是很对立的两个地位,就象婆媳,永远是家庭的最大矛盾,但是如果两人都是知书达理之人,那就容易相处多了。
载淳看看太后又望望恭亲王,不知道为什么一阵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