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三十二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
-
前去广州的秦楚天带回了消息,原来英法联军已经攻陷了广州,一路北上袭击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佳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而这一切皇上居然毫不知情。
钟粹宫。
佳兰拿着秦楚天的密函和四张天津条约副本,气得直发抖。这一切摆明是身为领班军机大臣的肃顺一手遮天所为,要不要告诉皇上呢?他最近已经压力巨大,烦恼不堪,如果再将此事告知,真不知道他能不能受得了。佳兰在犹豫不绝中居然来到了寿康宫的门前。
“见过康慈皇太后!”
“皇后无须多礼。”康慈皇太后一直在宫中礼佛念经,对于宫中的事早就漠不关心了,也正因为如此,她倒是活得逍遥自在。她笑眯眯看着一脸愁容的佳兰:“饥来吃饭,困来眠。愚人笑我,智乃知焉。你为何不能象哀家一样做个愚妇,这样不就不用愁了?”
“臣妾不可以!”佳兰一阵伤心,“臣妾放不下皇上,放不下六爷,放不下天下的安危。”
康慈皇太后依然微笑:“虽说百年浑是戏文场,也罢,就算是戏,也要认真去演!皇后你有什么烦恼?哀家可否帮忙?”
“臣妾想请六爷回宫辅助皇上,可是他不愿意,本宫知道他的心情也不好,可是皇上和大清不能没有他!”佳兰叹气,她将六爷近来的遭遇告诉太后,“不知道皇太后可不可以劝他回来?”
“可以!反正哀家早有了打算!”
有了打算?佳兰不明白。但是很快她就知道了其中的含义,康慈皇太后第二天居然面带微笑往生了,寿康宫中满室飘香,佛光普照。她留下一句:“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原来太后已经来去自在。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这就是她这个额娘要劝六爷的话吗?真希望六爷知道她的心意。”佳兰含泪会意。
她让皇上下令将皇太后殡天的事昭告天下,并附上她的遗言。
六爷一定会回京奔丧,皇上就可以顺利铲除肃顺。佳兰想一切应该等六爷回京再说,她就先信和那些条约副本收藏起来,但是奕詝不知道时候来了钟粹宫,他见佳兰鬼鬼祟祟,以为她又要和他开什么玩笑,就走过去抢下她手中的东西。
……没想到内容居然会是这些,奕詝翻看着这些不平等的条约,几乎要气得吐血,立刻宣肃顺至养心殿。
养心殿。
奕詝拿着四张条约,他走到肃顺面前,他将四张纸狠狠丢到他脸上:“这是什么?为什么花沙纳和桂良会签订了这个?”
“皇上息怒!”肃顺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快被皇上知道了,但是就算知道又怎么样,他这么做的确都是为了皇上,所以问心无愧,“天津失守,谭廷襄密函说,城中困守多日,天津郡城,无一日之水,无隔宿之粮,统观事势,细察夷情,不能战,不易守,而不得不抚。臣不得不派花沙纳和桂良议和。”
“那为什么不上奏?”奕詝一把揪起肃顺的前胸衣服,“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上?”
“老臣就是太在乎皇上,才不忍上奏!”肃顺面对奕詝的逼问毫无惧意,“试问谁会对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说他要死了?”
“你说什么?”奕詝震惊。
“臣说大清已经病入膏肓,臣不忍心让皇上知道这个事实!英法联军加上美俄,兵力上万,加上洋枪洋炮,大清无力对抗,但是皇上的个性老臣知道,你好强却优柔寡断,将此事告知,皇上又有什么办法回天?只会因皇上的犹豫不决耽误军情。”肃顺冷笑,“要不是老臣当机立断求和,恐怕现在贼兵还未退,京城都要沦陷了!”
“你住口!一派胡言,我大清泱泱大国,有的是精兵良将,几个洋鬼子何惧之有?”奕詝勃然大怒,“总之,朕不会承认这些条约,你马上将它全部给朕毁掉!”
“皇上!条约已签,一旦反悔后果不堪设想!”肃顺厉声,“皇上三思!”
“朕说毁掉就毁掉!朕绝对不会承认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奕詝见肃顺不但不认错,还态度如此强硬嚣张,不由狠狠地打了他一拳,肃顺被打得满嘴是血倒在地上。
这时正巧,载垣急冲冲上养心殿找肃顺议事,他在门口看到这一情景,吓呆在那里,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载垣,什么事?”奕詝恨恨瞪着他。
“启禀皇上!”载垣硬着头皮抖抖上前,“英法两军……不满天津条约,要求上京亲自修改……”
真是那壶不开提哪壶!肃顺啐了他一口。
“荒谬!传朕的口谕,根本不会有条约,以后任何人再敢提条约之事,杀无赦!”
“啊?!”载垣怯怯,他望向肃顺。
“还不照皇上的话去做!”肃顺从地上爬起,整理一下衣衫,冷冷笑着,“总之,以后要战就战,绝不求和,皇上的意思,老臣铭记在心!”
“知道了,还不都快滚!都给我滚!”奕詝咆哮!
清政府单方面撕毁合约,致使四国强烈抗议,再度挑起战争。于是肃顺以军机处名义发文,皇上有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战至一兵一卒也不许求和。
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于洋人在天津大沽口炮台再度激战,战况异常激烈。
养心殿。
肃顺获悉最新战报:虽然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身先士卒,先后阵亡。由于清军火力充分,战术得当,英法联军惨遭失败,损失多艘舰艇,死伤四百多人,英舰队司令贺布也受重伤。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清军唯一的一次胜利。但是他只将清军的胜利告知了皇上,却没有将苗疆的捻军起义和太平天国的战况告知,知情的军机处众臣都不知道他是何用意。
而消息也传到了钟粹宫。
佳兰知道历史上这次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没有那么轻易结束,他觉得肃顺如此轻描淡写这次的战争,其中一定有诈。她秘密写信给秦楚天帮她留意战况。
很快,秦楚天就查到,英法大败后,曾要求再度和谈,但是被拒绝,肃顺还以皇上的意思秘密下旨给僧格林沁,让他以藐视国威,杀了傲慢无力的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
怎么会这样?佳兰本想和皇上商议此事,但是奕詝的心情刚有些平静,好不容易有了些笑容,她怎么忍心再让他心焦。六爷又在回京的路上无法依靠,只有自己亲自去找到肃顺,和他当面对质。
军机处。
皇后居然亲自会来询问政务,以肃顺为首的一班老臣,简直有点目瞪口呆。虽然不得不下跪行礼,但对皇后公然无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起身后顿时不满地嘘声哗然一片。
“本宫干政有罪,那么各位大人欺瞒皇上的罪过又怎讲?”佳兰豪不畏惧。
“……”她的话令肃顺警惕起来,他向周围使了眼色,其他人立刻识相的收声退出去,屋里只剩下肃顺和佳兰两人。
“苗疆的捻军起义和太平天国的战事告急为何不向皇上坦然相呈?”佳兰见他支开了其他人,就知道这一定是肃顺一个人的主意,上前逼问,“你到底是何居心?”
“皇上为国事烦心,整日愁眉不展,别说是老臣,你这个皇后难道看不出开吗?忧心忡忡最易伤心伤神。当年先帝道光,就是忧郁成疾,结果不幸早早驾崩。”肃顺白了佳兰一眼,“皇上如今正值壮年,也只有大阿哥一个皇子,难道你就这么想让他步先帝后尘?所以说夫妻好比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皇上心中的痛苦,你怎么会理解?老臣看着皇上长大,对他犹如自己亲儿,不时老臣隐瞒不报,是老臣不舍得对他雪上加霜。”
“哼!”佳兰不屑地冷笑,“好光冕堂煌一番话。要是你没有假传圣旨命僧格林沁杀巴夏礼,本宫一定会相信你!”
“杀巴夏礼怎么了?这个洋鬼子对皇上和大清出言不逊,千刀万剐也不为过。” 肃顺不以为然。
“两国开战,不斩来使。肃中堂是一品大学士,怎么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佳兰望着他,望着他傲慢地眼神,“你当然知道,你就是要挑起事端,引发战争,而且一定要输,输得越惨越好,最好八国联军直捣黄龙,打到京城来。”
“笑话,老臣为什么要这么做?”肃顺反问,虽然表情还是那么镇定,但是内心却开始慌乱。难道这女人已经看出了什么端倪?他觉得自己应该做地不露痕迹才是。
佳兰哼了一声:“因为你要报复!要报复皇上对你求和的指责,你要让他知道得罪你的后果是多么可怕,让他对自己的冲动的后果后悔莫及!然后对你的决定深信不疑。但是……”她气愤地指向肃顺,“你为了面子,居然不顾天下百姓安危,只为了皇上对你发的一顿脾气,就要让他受到如此巨大的打击,你用心实在太险恶了。说什么视皇上为亲儿,根本就是将他当作傀儡摆布,现在无法操纵了就要将他毁灭!”
“……”肃顺不得不重新打量眼前这个皇后,她倒是将自己的用心分析地透彻,真不简单。她深处内宫,又如何对天下事了如指掌?难道说背后有高人指点?是鬼子六?
“你身为领班军机大臣,皇上对你信任有加,为什么要如此伤害他?”佳兰想到之后八国联军将会攻入北京,将圆明园和太庙一把火烧尽,到时又怎么瞒得住皇上?他又如何接受这么巨大的打击,立刻伤心不已,“算本宫求你,皇上对你责骂也由本宫向你道歉。现在你马上下令与各国和谈,务必结束这场战争。”
“道歉?”女人就是女人,重要关头空有大道理又有什么能耐应付呢?到头来还不是求助他?肃顺得意地笑,“老臣劳苦功高30多年,皇上如此侮辱老臣,岂是一句道歉就可以化解的!”
“那你到底想怎样?”佳兰恨。
“跪下斟茶!”肃顺坐上太师椅,高翘二郎腿又加一句,“当着所有军机处大臣们的面!”然后他大叫一声,“门口的各位,进来吧,皇后娘娘有话要说。”
“你!”佳兰咬牙,这个老匹夫居然如此嚣张。她怎么可能答应,但是战事迫在眉睫,她只有忍一时之气,如果一跪可以化解一场危机,那个人荣辱又有什么放不下的。
佳兰正打算走到桌前取茶杯,突然一只手按住了桌上的茶杯,她吃惊地抬头——居然是奕訢。
“六爷?”佳兰惊喜地简直要当场落泪,他终于回来了。
“臣弟见过皇后娘娘!”奕訢行礼,抬头的瞬间,与佳兰四目相交,他的眼神依然是那么闪亮温柔,虽然他没有说什么。但是通过他可靠的眼神,佳兰知道,他在说:放心交给我。
从军机处出来,佳兰和奕訢来到寿康宫。奕詝居然也在:“六弟,你终于回来了!”他欣喜。
康慈皇太后突然离世,令奕訢不得不去怀疑是不是皇上为了逼他回来而使得毒计。而肃顺早在恭亲王回来之前就为了挑拨皇上和他之间的关系也派人撒播谣言,说是皇上屡催六王爷不归,于是逼死皇太后令六爷不得不返回宫里。
“皇上,臣弟想知道真相!” 奕訢心怀疑惑和悲愤,他的口气令奕詝心寒。
宫中的流言,奕詝也略有所闻,他根本没把这些无稽之谈放在心上,但是没想到奕訢居然会听信谣言。他恨恨地想,我们一起长大,朕的个性你还不知道吗?难道朕是一个会为了达成目的而杀害至亲的人吗?他生气地故意刺激奕訢:“就算是你所想,你又能拿朕怎么办?”
“皇上!”佳兰听奕詝居然开始胡言乱语,心急上前阻止,“皇太后是预知时至,含笑归西的,这就是六弟要知道的真相,你怎么乱说话令他误解?”
“……”奕訢的目光转向佳兰,没有说话,因为他不知道佳兰是不是为了袒护皇上而这么说。
“六爷。”佳兰心碎,脱口而出:“你可以怀疑任何人,但是本宫的话你也要怀疑吗?解脱甘露丸你也要怀疑吗?”往日只要奕詝在场,她说话一向谨慎,可是这次她失言了。
她的话马上令敏锐的奕詝心头一怔,而奕訢之后惭愧地神色更是令他觉得两人关系非比寻常。佳兰到底隐瞒了些什么,他们究竟有些什么样的过去,他想到这点,立刻变得烦躁不安,甚至愤怒地想摔东西来发泄,但是这里毕竟是皇太后的寝宫,他只有恨恨甩袖愤然离开。
“皇上!”奕訢却上前拦住他,“臣弟为无谓的事误会皇上,令皇上伤心是臣弟不对。现在皇上为无谓的事猜忌臣弟,臣弟同样也会寒心。现在国难当前,请皇上放下私人恩怨全力处理国事为先。等臣弟去礼部安排好太后大殓事宜,是否可去养心殿再面见皇上。”
“准奏。”奕詝冷冷回复,随即就转身离开了。
佳兰忐忑不安着,自己一句话已经引起奕詝不满,而奕訢又去要见皇上,他会说些什么?她担心地提醒奕訢:“六爷,皇上一向被疼爱被呵护,他不象你那么坚强,他一向自恃甚高,不容许有什么人生污点,劝他向洋人低头,他一定会暴跳如雷,所以本宫希望你能婉转的劝导他当前的局势,和他共商大计。”
“皇后娘娘请放心,臣弟一定会竭尽所能保护好皇上。”奕訢是个有远见有谋略的人。自打皇后亲自派双喜请他回宫开始,他就对宫的现况起了担忧,所以他表面拒绝回宫,因为他知道,他冒然回宫,只会令肃顺不安,对皇上不利,但是暗中他已经开始周详的部署。本来再过些日子是皇太后的大寿,他可以借祝寿回宫,没想到太后居然……
养心殿上。恭亲王的回归使得朝廷又开始分裂成两派。就是主战的以肃顺为首的军机处和主和的以全权钦差大臣恭亲王为首的一班老臣子。两派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一个喜欢隐瞒真相一个和皇后暧昧不清,所以奕詝对肃顺和奕訢都不太信任,就任由他们互相牵制。
于是大清和各国在交战中和谈,和谈破裂后又继续交战……
肃顺的下令诛杀巴夏礼的计划被到达广州的秦楚天先一步破坏。在秦楚天的安排下,巴夏礼开始和僧格林沁再度停战和谈。
好胜心强的肃顺只有另起了一计,将大沽口炮台抓获的洋鬼子俘虏全部押到大街,任由愤怒的百姓有仇报仇有冤报冤。联军发现清军将英法使节团多人虐待至死,欧洲统治阶级内部一片战争喧嚣,叫嚷要对大清“实行大规模的报复”要占领京城。
另一方面,肃顺为了让皇上有信心继续交战,就利用自己是户部大臣职务之便,伪造户部库银由200万两增改为1亿5千200万两。但是联军不断炮火逼近,大清军饷告急,终于户部刘中庸忍不住将实情上呈了皇上!
“什么?!”奕詝听了刘大人的参奏简直犹如晴天霹雳,“肃顺!”他真想立刻将这弄虚作假的老匹夫推出午门正法,可是这时,刘中庸居然突然喷出一口鲜血,倒地而亡。
朝上立刻一片鸡飞狗跳地惊慌。
“皇上!刘大人自己虚报库银,还诬蔑老臣,他一定是畏罪自杀!”朝上唯一镇定自若的就只有肃顺,他冷冷笑着上前起奏,“老臣身为户部大臣,对于发生这样的错误,真是责无旁贷,请容老臣回户部仔细查实,一定给皇上一个交代!”
“皇上!”奕訢知道皇上的个性,肃顺玩得花样,皇上怎么可能卖帐。但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刘大人就这么倒了,就说明别说养心殿就算是紫禁城也在肃顺——这个身兼步军统领的掌握之下,所以绝对不能硬碰,他立刻上前向奕詝使了个不可轻举妄动的眼色,“臣弟认为,如今洋人象疯狗一样肆虐,扬言要攻入京城,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皇上的安全!臣弟斗胆请皇上去热河……”
“一派胡言乱!”肃顺大叫起来,“恭亲王,你不会要当今皇上弃城脱逃吧,你这么做,不但使得军心涣散,更会让皇上被后世子孙唾骂!”
“这还不是拜你所赐?”奕訢恨啊~~,“要不是你们户部出错,使皇上无法认清现状,怎么会将战事拖得如此无法收拾?现在皇上就算留在京城也只有危险,除了皇上,还有皇后,大阿哥,固伦公主们都要为了你们的愚蠢而赔葬!”
皇后,大阿哥,小甜格格……奕詝心乱如麻,他后悔没有听奕訢,一再纵容了肃顺,如今京城岌岌可危,自己的安危也就算了,但是不可以让皇后她们有危险:“小良子,传朕口喻……”他以秋狩为名将皇后、大阿哥、小甜格格以及后宫所有妃嫔都遣往热河的避暑山庄,而自己则留在紫禁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