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0、第二百八十九章 ...
-
第二百八十九章
李连山和颜箴再次交恶,夹在中间最难受的是谁?瑞王府一众忠心耿耿的老人呗。像李无忌这种大咧豪爽又被颜箴收拾怕的人,一看势头不好,早带着小杨打着“我们要去找大总管”的借口窜了。
颜箴不去相府医治人,夹在中间最吃气的人是谁?李连山呗。李千雪不断向他施压,颜箴又摆出一副被人欠钱死不还的嘴脸,李连山一方面觉得颜箴为自己出了气,但又顶不住哥哥那复杂中隐带恳请的眼神,一方面又觉得颜箴实在太过分自己是个王爷世子又不是他什么人,凭什么以那种自己是他什么人的口气来拒绝他?
“他娘的,老子又不是他媳……呸!老子又不是他男……呸呸!老子又不他老子!”李连山气得连骂人都不会了。
那一边,张齐扯着自己的公鸭嗓子解劝颜箴,“我说小颜哪,你一向与咱家世子交好,前几日还同仇敌忾,刚帮他出了气,怎么又翻脸啦?你看现在闹的,周相称病不朝,政事堂无人主事,这朝中的大大小小的事就全压在政事堂,无法往上报,陛下看不到奏折,就如同没了耳目,这天下发生的事就什么也不知道,陛下贵为天子,不知道自己国内的事怎么能行?小颜哪,咱家世子可是陛下的亲弟弟,当哥哥的心里不好受,他这弟弟心里哪能好受?你虽然不是咱府里出身,可咱们可把你当成一家人,给你收拾了一个院子,你不让谁去谁就不敢去,府里对你礼遇有加,你哪能为和世子的一丁点小小的矛盾而影响了大郑国的大事呢。”
“就是就是!”仇大总管敬佩地看了一眼张齐,不愧是老王爷和小世子身边的亲近人,就是会说话,像他这粗人虽然心里也知道,可就是说不出这些大道理。
颜箴也颇后悔,但当时就是抗不住自己的小心眼发作,口头上是痛快了,可也受了皮肉之苦,李连山就当时翻脸动了手,虽然他也没落好,自己身上也是真疼。
“医治周相府里的人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先让你家世子给我赔礼再说。”颜箴揉着脸上那一大块青肿,他故意不用药,就让大家看看他家世子干的好事。
张齐呲了呲牙,一脸的为难,让世子给颜箴赔礼?这比让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
“颜小子,这可是你的不对了!”仇恭仗着自己年龄比颜箴大几十岁,又一起同甘共苦过(被宋寨主一起调教),“世子啥性子你不知道?让他给人赔礼,你还是杀了他比较容易,他那个臭脾气,连他的陛下哥哥有时都气得没办法。而且这次本来就是你不对,你说让你医个人,你扯那闵公主干啥?不知道他正为大总管心里难过嘛!你还让他给你赔礼?说真的,我当时都想踹你两脚。再说,又不是你一个人被打,世子身上也被你打得肿了一块,这两天睡觉都不安生。你说你俩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跟俩不懂事的小孩一样?我看大殿下都比你俩稳重。”
“行了,你比世子大几岁,就当让着他,咱们去相府医人,把人治好后,世子那边就有了台阶下,过两天你不找他他都会来找你……这就对嘛,来来来,大叔帮你背药箱,这一路就伺候着你……”
张齐暗中向仇恭竖了大拇指,不愧是老王爷和小世子看重的人,谁说练武之人只会拳脚说话,这嘴皮子上的功夫练得也不错嘛!
瞧那臭脾气与世子不遑多让的颜箴,这不老老实实地收拾药箱乖乖地跟仇大总管走了吗?
老张齐笑眯眯地看着两人背影消失,转头又去劝自家世子。谁也不知道他对李连山说了些什么,反正当朝中传出周相重新回到政事堂处理公务的消息后,李连山翻着白眼随张齐开始在府内溜达,无意中碰到垂着眼皮跟仇恭散步的颜箴。
两人冷冷相对,跟仇人似的,但搁不住张齐和仇恭哥俩好啊。这俩人其实早上才见的面,刚分开没多久,但表现得就跟好几十年没见过面似的,那个亲热,那个欢喜,那个高兴,让旁观者身上直起鸡皮疙瘩。
李连山一脸受不了的表情,颜箴也无法忍受地移开目光。
“真恶心,他们居然是我府上的人,真是……”
“看到他们这样子,我真想喂他们一把毒药……”
张齐和仇恭老泪横流——娘的老子为你们和好脸都不要了,你们居然这样!
瑞王府重新恢复平静,李连山的心里又开始蠢蠢欲动,想着如何不着痕迹地去找闵公主。
他现在不敢像以前那样光明正大地去了。
自从出了大总管离家出走之事,这府中的老人就像他做了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一样伤了心,对他都不似以前那般亲密无间,如果不是这次过继风波,那帮生活在府里几十年看着他长大的老人们才不会重新团结在他身边,积极地帮他出谋划策,移花接木,连消带打,让李千雪顺利度过百官的诘难,并让他们兄弟俩得到百姓的拥护。
还没等他想出办法,政事堂就给他皇兄李千雪呈文——吴国被南越攻打,已失三城。吴国向郑国求救。
如今郑国超过一半的兵力都在西部,余者一半还在南伽镇守,留下一部分在东南、东北驻扎,实在无法分兵去救吴国之围。但又不得不救,否则两国刚缔结友盟,还指望吴国与其他小国的粮草解郑国之粮荒,不救,既失义,又失援,若救,需西北大军分拔兵力。
但西戎、西羯刚灭,境内未平,如分走一部分兵力,亡国虎狼之师反扑,刚得到的大片国土必须重新失去,再想夺回,难于上青天。
朝堂之上,李千雪询问群臣,得到的答案有三种:
一为强硬派。当然要支援。兵力从何而来?当然是西北。那边反抗?有清宁王爷在,王爷武功盖世,一丁点反抗算什么!
二乃否决派。不能支援。理由?无兵可派,无粮可征!如今西北初平,当以西北为重,再者,吴越两国相争,我大郑坐山观虎斗,待西北平衡,举兵南下,趁两国两败俱伤,一举而夺之。什么?结盟?那是什么东西?
三是中间派。当然要支援,毕竟互为盟国嘛,不派兵情理上过不去……什么?让我去领兵?我是文臣呐,当个监军还差不多,打仗的事还是交给武将比较好……什么?无兵可援,无将可派?那——要不咱们再等等?等西北平稳了清宁王爷回来了再说?
周相把持朝政,但这打仗的事,他也不能决定,因为军权由清宁王爷所辖,他说要打,清宁那边不拔兵力,他也没办法。
李千雪枉为一朝天子,虽然知道吴国对己国的重要性,但国家大事却做不了主,而且国内确无兵可征,愁得晚上一宿一宿睡不着觉。正巧李连山也因为无法与闵公主相见,心烦意乱,干脆跑到皇宫找他哥。
吴国之事他已知道,私下也想过,心里隐隐有个主意,于是跑到李千雪这里商量。
那天李连山一来,李千雪就让老宦官带着内侍们退到殿外守候,并且闩门关窗。老宦官当时就撇嘴,心想指不定这毛躁世子又琢磨着干啥坏事呢。
正腹诽着,书房里突然传出皇帝的声音:“不准!”
老宦官昏花的老眼突然睁大,摩拳擦掌地就准备去“护驾”,却被门窗所堵,进不去。
里面李连山小声说着什么,李千雪又大声道:“不行!不准!”
李连山的声音也大了起来:“为什么不行,我就要去!”
“你敢!”李千雪的声音显得非常愤怒。
“我就是敢!”李连山估计又犯了牛脾气,开始顶撞自己的哥哥。
老宦官急啊,生怕世子把自己的主子给气着了,一边拍门叫开门,一边把耳朵贴门上听,用力推着门侧过半边脸用一只眼睛对着门缝往里看,只气得肚皮差点炸掉。
正当他咬牙切齿找身体强壮的内侍准备破窗而入时,殿门猛地开了,李连山风一般从里面冲出,还没等老太监开口骂人,又风似地冲出宫墙外。
李千雪随后也冲出来,吼道:“你给我回来!”
李连山当然不会听他的。
李千雪见到弟弟的身影转瞬间消失,气得来回转了几圈,然后又冲到书案前,挥笔急书,可惜墨已干,又喊人来研墨,然后亲笔写了道旨意,让北衙禁军派人去包围瑞王府。
没想到北衙禁军名义上属皇帝私兵,实际却听命于清宁王爷,北衙统军以不见王爷金令,不敢遵旨之名拒接皇旨。
清宁王爷掌军极严,北衙不接旨,李千雪生气又无可奈何,又想起清宁出征前曾对他说过,他不在期间,如遇紧急之事,可与周相商量,于是叫人急到政事堂请周相。
周相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不慌不忙来见李千雪,李千雪已经急出一身汗,急忙让左右回退,如此这般一说,周相立时也急了,急忙亲到北衙,让统军派兵包围瑞王府,不准任何人出入,李连山也在其中。
一来二去时间耽搁得比较长,等北衙调兵遣将包围瑞王府,已是午时以后。不多时李千雪的旨意也到了,接替大总管掌领瑞王府的王总管战战惊惊出来接旨。传旨人一见不是李连山,急问世子因何不接旨,王总管言世子带了一百侍卫出门,不知何往。
李千雪和周相知道后,不由各自大骂李连山,分别派人往南门追堵,却哪里追得到。
李千雪气得又摔杯子,上次李连岚索要未果的秘色茶盏未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