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说些什么总觉得不舒坦~\(≧▽≦)/~上一章讲过荣妃、德妃这一章就讲讲老康的三个皇后吧~\(≧▽≦)/~
康熙在生一共有三个皇后,德妃不算,那是雍正追封的,这里就讲讲老康的这三个皇后。
元后赫舍里氏,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满洲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亲侄女,辅政大臣索尼孙女,康熙四年册封皇后,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承祜,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生皇七子胤礽,后同日崩,年22岁。初为仁孝后改孝诚仁
继后钮祜禄氏,生于顺治十年,满洲镶黄旗,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康熙四年封妃,十六年八月为皇后,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逝,懿曰孝昭仁
继后佟佳氏,满洲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女,为康熙的表姐妹,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封贵妃,十七年摄六宫世事,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皇贵妃,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皇八女,二十七年请归满洲,二十八年七月初八病重,初九立为皇后,初十病逝,懿曰孝懿仁。
讲真老康的这三个皇后论感情的排行在我看来是赫舍里、佟佳氏、钮祜禄氏,首先说说赫舍里,赫舍里能够力压钮祜禄氏、佟佳氏成为皇后,并且后来居上生生把佟佳氏这个表妹压成在康熙心里第二位不得不说值得学习!赫舍里有个好出身,有个好爷爷,这是她能够成为皇后的原因,出身门第给了赫舍里成为皇后的门票,但是让康熙记了一辈子的却是赫舍里这个人。
赫舍里嫁给康熙的时候康熙十一岁,赫舍里十三岁,少年懵懂,身边还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妹在旁,家世不亚于自己的二房,十三岁的赫舍里是不安忐忑的,尤其是在康熙明显更喜欢表妹的情况下(这种推测是有根据的,对比老康三位皇后就能发现关于待遇包括死后老康的怀念程度除去赫舍里第二位便是佟佳氏)如何夺回康熙的心是赫舍里首要做的,不然顺治帝的废后静妃就是下场。赫舍里比静妃聪明,康熙也不是顺治帝,赫舍里遇到康熙的时候时间正好,既没有太早也没有太晚,才十一岁的康熙在赫舍里的温柔陪伴下心渐渐偏到了赫舍里的身上,并且在康熙八年两人有了第一个孩子。赫舍里出现的时机真的是太好了,她陪伴了康熙度过了最艰难的十年岁月,赫舍里死的时机太好了,康熙正是一展宏图之际赫舍里便死了,而且死的时候才22岁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让康熙惦记了一辈子。康熙对赫舍里的感情全部体现在两方面,早期时期的胤礽,赫舍里死后的荣宠。胤礽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这里说说赫舍里死后。
赫舍里死后康熙亲自为她上谥号仁孝(孝诚仁是雍正改的),赫舍里是老康所有妃嫔中唯一停灵在乾清宫的,从五月初五一直到二十七康熙每天去看赫舍里,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去巩华城34次;十四年去24次;十五年去15次,康熙十六年正月至七月,去巩华城7次,康熙十六年除夕,仍去陪伴嫡妻(此时已立钮祜禄氏为后)康熙十六年九月,皇帝亲往阅仁孝皇后山陵,鲜使臣面见康熙皇帝,康熙在皇后的灵柩前陪皇后,不愿见朝鲜使臣,康熙亲制仁孝皇后册文,而其他二后的册谥文仅去叫大臣制,而赫舍里的丧仪,康熙十三年五月 丙寅,申时。皇后崩于坤宁宫。上辍朝五日。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以军兴、免直隶各省文武官齐集举哀制服。及遣官进香。戊辰。奉移大行皇后梓宫、至西华门外享殿。上亲临送。丙子。常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甲申。初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是日、上除服乙酉。绎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庚寅。奉移大行皇后梓宫、权厝于都城北巩华城。上亲临送。诸王以下、文武官员。俱齐集西安门外、举哀跪送。其随送王大臣官员等、至巩华城。奉安梓宫毕。举哀行礼。壬辰。上至巩华城。大祭大行皇后。诸王以下、文武官员。俱齐集举哀。除服癸巳。绎祭大行皇后。康熙十三年六月乙未。满月。致祭大行皇后。康熙十四年正月己卯。遣满汉大学士各一员、恭点仁孝皇后神主。是日、恭奉神牌、升祔奉先殿;
康熙十四年五月辛酉。仁孝皇后忌辰。行期年致祭礼康熙十四年六月初三日,在仁孝皇后周年满月祭日,康熙帝谕旨礼部,决定册立胤礽为皇太子;
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以册立皇太子,康熙祭天地、太庙、社稷及仁孝皇后。十三日(承祜生祭)于太和殿举行册立皇太子大典。十七日(皇后生祭),康熙帝再往巩华城祭奠皇后。
康熙十五年二月,仁孝皇后地宫兴工,开皇后于皇帝先行下葬的先河,此陵即是康熙帝景陵;
康熙十六年九月,康熙亲自阅示将要葬入皇后的陵寝。
康熙十九年五月初二日,康熙帝率皇后遗孤、皇太子胤礽往巩华城祭奠,翌日即仁孝皇后六周年祭日,康熙帝特命胤礽首祭母后仁孝皇后,以让儿子为母尽孝。
康熙二十年二月十七日,以送仁孝、孝昭(崩于康熙十七年)二后梓宫自巩华城至山陵安葬,康熙帝又遣皇太子胤礽率诸臣往祭。十九日正式启行,三月初七日到达山陵,特命康亲王杰书至仁孝皇后梓宫前、端亲王博果铎至孝昭皇后梓宫前,读祝致祭;礼毕,安放两皇后梓宫至地宫前享殿内,翌日安葬礼成。同时,康熙还特地安抚两皇后家属,赐食赐物,以示恩宠
再来说钮祜禄氏,与其说是老康跟她有感情立得不如说是当时的后宫没有人再比钮祜禄氏出身高才选了她。钮祜禄氏这个皇后是在赫舍里死后三年才立的,三年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数字,儒家通常讲究守孝三年,康熙很清楚中宫无后的危险,但是康熙还是顶住了来自孝庄以及朝中的压力推迟了三年才立了钮祜禄氏,然而钮祜禄只做了一年皇后就挂了,并且要注意一件事哦,钮祜禄一辈子都没有孩子,清史稿也好,康熙起居注也好都没有记录,除非是钮祜禄不能生,不然没有孩子这一点很值得推敲。史书说康熙称呼她为良配,雍正也说她“椒涂正位,偕帝德以交辉,但我个人觉得里面水分其实很大,再看钮祜禄死后,康熙亲自将孝昭梓宫送至武英殿安置。从这一日起直至三月二十五日,每天必去梓宫前举哀,而且几乎每次都是辰时往,申时还,在梓宫旁呆上七、八个小时。三月二十五日,他亲自将梓宫送至巩华城,一直住到二十九日。这四、五天内,他每日都长时间地在钮祜禄氏梓宫前举哀,而那时正值三藩之乱的决战时期。并且孝昭一当上皇后立即向康熙提出为已故父亲建立家庙的请求,得到康熙同意。但是当敕建家庙告成时,钮祜禄已经去世。康熙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玄烨亲自撰写的碑文,道出此事的原委。
碑文如下:赐一等公遏必隆家庙碑。孝昭皇后壶德攸宣,伦情肫笃,念父母鞠育之勤,思词宇春秋之祀。朕嘉其德,遣官督理。后二月,皇后已崩,十七年十二月工作告成,因谕内阁,祥考明代实录,云符典例,特赐碑文,勒诸贞石。提出为已故父亲建立家庙,并较快得到实现,这在清朝列后中,仅钮祜禄氏一人,当时,平叛战争正在紧张进行,清统治集团内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齐心合力,团结一致。为已故老臣遏必隆建立家庙,不仅仅是一人、一家之事。通过这一举措,显示出康熙不忘勋旧,并使其他老臣后代、镶黄旗将领及文武朝臣受到鼓舞,更加感恩戴德。看到这里有聪明的小伙伴应该懂我暗地的含义了吧(ˉ▽ ̄~) ~~讲真我真的觉得钮祜禄氏这个皇后水分可大可大,看过清史稿跟康熙起居注之后感觉老康对她的所为都是因为钮祜禄氏这个姓氏,要知道钮钴禄氏是满洲八大姓之一,清初五大臣,康熙四大辅臣中都有钮钴禄氏,家族枝繁叶茂特别适合联谊,纵观满清一朝钮钴禄氏也是拥有清朝皇后最多的姓氏。附带她死后的丧仪:巳时,皇后崩于坤宁宫。太皇太后驾至乾清门,欲入宫哭临,上故辞再三,太皇太后始回宫。诸王、贝子、公等,内大臣、大学士、学士、侍卫具入乾清门丹樨内,满汉文武各官,俱集乾清门外举哀。公主、郡主等,诸王、贝勒妃及八旗二品以上命妇,俱入坤宁宫举哀。是日,内班侍卫头领飞耀塞,传谕大学士索额图,勒德洪,明珠曰:“出征王、贝勒及各官为国征讨贼寇,平定地方,效力行间。今令伊等妻服丧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环、散发、俱著免。”
二十七日戊辰:上以大行皇后崩,五日不理政事。是日,陈设大行皇后卤簿于乾清门外。巳时,殓大行皇后于坤宁宫,举哀俱如前仪。
二十八日已巳:早,陈设大行皇后卤簿于乾清门外.辰时,上亲送大行皇后梓宫安于武英殿。皇妃、嫔及公主、郡主等,诸王、贝勒妃,二品以上命妇,俱随梓宫入殿门内。诸王、贝子、公等及文武各官,俱于殿门外跪迎。上亲临举哀。诸王、贝子、公等举臣,俱东向举哀。诸王、贝子、公等大臣请驾回宫,上还宫。 未时,诸王、贝子、公等举臣,复举哀。谕:是日后,诸王、贝子、公等举臣,每早晚集殿门外举哀。
二十九日庚午: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少顷,皇太后临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还宫。申时,上还宫。
三十日辛未:卯时,上诣大行皇后梓宫前举哀。申时,还宫
最后终于说道做了一辈子皇贵妃却只当了一天皇后的佟佳氏(ˉ▽ ̄~) ~~总有一种佟佳氏童鞋很憋屈的感觉。
其实佟佳氏无论横看竖看都特别像是言情小说中的妥妥女主加女配,有青梅竹马的皇帝表哥,一入后宫屈居于下N年,好不容易熬死了正宫,结果头上又多了一座山一位老板,等到这位老板没福气刚过一年也死了以为自己可以翻身做主人了当老板了,没想到主人是做了,可老板却还是没当上,顶着CEO的名头整整十二年,而老板这个称号也是估量着自己快死了给的安慰奖,讲道理史上在没有比佟佳氏更憋屈的了。佟佳氏具体几年入宫不太清楚,我个人倾向康熙四年,如果推测成立,那么佟佳氏真的可憋屈。先有赫舍里,后有钮祜禄,头上这么两座大山好不容易熬死了,结果康熙不给老板的名头只给了一个CEO的职位,虽然自康熙十七年后佟佳氏是名副其实的后宫第一人,可是光有实权却无名分还是能让人呕血呕到死好吗。这就好比你明明知道自己是最大的,可偏偏就是少了那个名分,时不时得还得担心那一天自己的顶头上司再给自己头上多设一座山。我都忍不住暗搓搓的在想老康是不是就故意这么吊着磨着佟佳氏的胃口。
佟佳氏一辈子就生过一个女儿,生育记录上面写的就这么一个,结果这个女儿没满一个月就死了,从此再无生育记录,别说我思想阴暗,我总觉得钮祜禄跟佟佳氏没有孩子这件事怎么就是感觉跟康熙脱不了关系呢。讲道理无论是钮祜禄氏还是佟佳氏有了孩子后第一个威胁到的便是胤礽,满清向来子以母贵,才是母以子贵。康熙的儿子中身份最贵重的是胤礽,除去太子身份,胤礽是妥妥的唯一的嫡子,其次是雍正,本来他不贵的,但是佟佳氏愣是生生的做了一天的皇后,雍正这个养子顿时水高位涨成了半个嫡子,其次是老十,有个出身钮祜禄氏家族的贵妃母亲,再来便是老五、老九、十一这三个宜妃的孩子。
如果钮祜禄氏跟佟佳氏有孩子,那么老康后宫前朝的局势顿时要翻上一翻,如钮祜禄氏有儿子,佟佳氏有儿子,那么局势可就是一个字乱。首先胤礽要心慌,因为他底下多了两个身份贵重的弟弟,再来胤禛要心慌,他又多了两个身份贵重的兄弟,并且佟家的助力再不会是他的,夺位的机会生生从百分之八十降为百分之二十。然后是其他数字心慌,理由同上。讲真啊讲真这两人没儿子可不就是一干数字的运气。
佟佳氏这个皇后是她病得要死了老康想着过往才给的安慰奖,而佟佳氏只做了一天就挂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喜大悲下把自己作死了。佟佳氏死后丧仪:(初十日)甲辰申刻,皇后崩。上辍朝五日。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
(十三日)丁未。奉移大行皇后梓宫、至朝阳门外享殿。上亲临送。令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十五日己酉,常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谕礼部、皇后佟氏、淑德夙成。芳徽懋著。侍奉皇太后、克尽孝诚。抚育诸子悉均慈爱。禔躬敬慎。御下宽仁。式备仪型、宫闱胥化。顷遵慈谕、作配朕躬。尚期内治之永襄、何意沉疴之难起。兹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日崩逝。眷怀懿范、痛悼良深。宜有称谥、以垂永久。著内阁、翰林院、会同拟奏。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以闻。
故宫养心殿寝宫里的诞辰忌辰单
故宫养心殿寝宫里的诞辰忌辰单
(二十一日)乙卯。初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是日、上除服;
(二十二日)丙辰。绎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二十六日庚申,谕吏部、自古帝王、抚驭寰区、端赖宫闱之助。惟后德之贤淑、王化本源系焉。内治綦重、典礼宜隆。爰考历代、册立中宫、推恩所生、锡之封爵。载在彝常、其来旧矣。惟大行皇后惟秉柔嘉。心存恪慎。溥宽仁而逮下。崇节俭以持躬。奉事重闱、克抒诚孝。抚育众子、均被恩勤。方作配于朕躬、冀永资夫壸教。忽尔崩逝、殊悼朕怀。礼已备乎荣哀、恩未加于戚畹。内大臣舅舅佟国维、乃大行皇后之父也。勋旧懿亲。忠贞世笃。劳勋夙昭乎环卫。谋谟允赞乎岩廊。兹奉皇太后慈谕、大行皇后诞秀名宗。丕彰令范。懿徽遽谢、悲怛滋殷。思后德之流芳、洵良臣之毓庆。宜加峻秩、以协典章。朕恪遵慈命、特锡殊恩。佟国维、著封为一等公。给与诰命。世袭罔替。
八月。
(初七日)庚午。大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诸王以下、文武官员、俱齐集举哀。除服。
(初八日)辛未。绎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
(初九日)满月。致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
九月。
(十三日)丙午。月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
(二十一日)甲寅。以册谥大行皇后。遣都统喇克达、告祭太庙。
(二十二日)乙卯。命和硕简亲王雅布、多罗信郡王鄂札、赍册宝、上大行皇后尊谥。册文曰、道弘地载、六宫资阴教之修。化始人伦、万国仰母仪之重。壸闱擅媺、音足嗣于前徽。图史流馨、德常新于奕禩。皇后佟氏、英钟戚畹。瑞衍名宗。克秉渊心、协女箴之婉娩。式昭玉度、本天赋之温庄。自妫水以嫔虞。比周京之缵女。佐晨昏而将敬、勤著鸡鸣。溥鞠育以宣慈、庆贻麟定。仁能逮下、木樛曲以堪萦。志在进贤、荇参差而必采。世方逢乎丰豫、俭德滋彰。名已冠乎宫庭、谦怀弥笃。佩环有节、恒赞宵衣。织紞惟劳、允师内职。二南之风继轨。九卿之属倾心。乃正坤维。洵推哲配。袆褕初御、方期延祉于长秋。繐帐旋陈、遽悼韬辉于永夜。虽此日之芳华易谢、而千年之令誉靡穷。考古彝章。称兹显谥。聿焕丹青之采。丕扬金石之光。特以册宝、谥曰孝懿皇后。于戏。溯淑型于桂馆、嫓美姜任。播嘉则于琼章、垂声穹壤。荣哀具备。宠渥祗承。
十月。
(初五日)戊辰。月祭孝懿皇后。上亲临举哀。
(初七日)庚午。行孝懿皇后百日祭礼。上亲临举哀。
景陵(隆恩殿前)
景陵(隆恩殿前)
(初九日)壬申。以十一日、奉移孝懿皇后梓宫、往山陵(景陵)。上亲临致祭。王以下、三品官以上、齐集举哀。
(十一日)甲戌。奉移孝懿皇后梓宫往山陵。上亲临送。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跪送。命皇长子允禔、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随驾。是日、上驻跸五里桥。
(十六日)己卯。以孝懿皇后梓宫奉安地宫。是日、孝懿皇后梓宫至山陵。奉安享殿。
(十九日)壬午。奉移孝懿皇后梓宫于地宫前享殿。遣皇长子允禔、读文致祭
(二十日)癸未。己时。奉移孝懿皇后梓宫、安葬地宫。上亲临奠酒。王以下、文武大臣等行礼。是日、上驻跸汤泉。
十一月。
(二十七日)庚申。以孝懿皇后神牌、升祔奉先殿。上亲诣奉先殿告祭。
(二十八日)辛酉。遣满汉大学士各一员、恭点孝懿皇后神主。是日、恭捧神牌、升祔奉先殿。
十二月。
(十六日)戊寅。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朴泰尚等、进孝懿皇后香。赏赉如例。
孝懿仁皇后满文
孝懿仁皇后满文
康熙二十九年
七月。己亥。孝懿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八月。戊寅。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李浚等、恭进孝懿皇后册谥大典礼物。宴赉如例。
康熙三十年
七月。癸巳。孝懿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九月。壬戌。上以孝懿皇后再期忌辰率诸王大臣官员致祭。
康熙三十一年
七月。丁巳。孝懿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十月。甲申。孝懿皇后三期。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卫等致祭。
最后的最后说一句做老康的妃子压力真的好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