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呢稍稍透露点了胤炸的来历,有机智的童鞋应该联系上文想明白了胤炸到底是谁︿( ̄︶ ̄)︿
这里顺便回答曾经有个小伙伴对荣妃向我问的问题,她说荣妃不该像我文里面那样白痴,这里我就好好讲讲荣妃在内的康熙前期的后妃就当是给小伙伴们一点小福利吧,介于你们总是不弃坑的追着这文(づ ̄ 3 ̄)づ毕竟新年新气象(ˉ▽ ̄~) ~~
先给各位小伙伴们看一下康熙时期的后妃列表
皇后
元后赫舍里氏,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满洲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亲侄女,辅政大臣索尼孙女,康熙四年册封皇后,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承祜,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生皇七子胤礽,后同日崩,年22岁。初为仁孝后改孝诚仁
继后钮祜禄氏,生于顺治十年,满洲镶黄旗,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康熙四年封妃,十六年八月为皇后,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逝,懿曰孝昭仁
继后佟佳氏,满洲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女,为康熙的表姐妹,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封贵妃,十七年摄六宫世事,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皇贵妃,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皇八女,二十七年请归满洲,二十八年七月初八病重,初九立为皇后,初十病逝,懿曰孝懿仁
追封后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满洲正黄旗,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册徳嫔,十九年生皇六子,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生皇十四子,六十一年晋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逝,懿曰孝恭仁
皇贵妃
敬敏章佳氏,满洲镶黄旗,参领海宽之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下嫁仓津,三十年正月六日生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下嫁多尔济,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逝,追封敏妃,雍正元年追封皇考敬敏皇贵妃,陪葬皇陵
敦怡瓜尔佳氏,满洲镶红旗,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十六日生,三品协领祜满之女,三十九年十二月册和嫔,四十年生皇十八女,五十七年十二月晋和妃,雍正元年尊为皇考贵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温惠贵太妃,乾隆八年尊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三月十四日逝,懿曰郭怡皇贵妃
悫惠佟佳氏,满洲镶黄旗,孝懿皇后的妹妹,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生于康熙七年八月,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为贵妃,雍正二年六月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乾隆八年四月初一逝,懿曰悫惠皇贵妃
贵妃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孝昭仁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册为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十子,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女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逝
妃
顺懿密妃王氏,汉族,生于康熙十二年,知县王国正之女,二十八年入宫,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四十年生皇十八子,五十七年册密嫔,雍正二年六月尊为皇考密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皇祖顺懿太妃,九年十月十六日逝。
纯裕勤妃陈氏,汉族,生于康熙十五年,三十三年入宫,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五十七年册勤嫔,雍正四年尊为皇考勤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逝。
惠妃纳喇氏,郎中索尔和之女,初为庶妃,九年生皇子承庆,十一年生皇长子,十六册为惠嫔,二十年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逝
荣妃马佳氏,员外郎盖山之女,六年生皇长子承瑞,十年生皇子赛因察浑,十二年生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十三年生皇子长华,十四年生皇子长生,十六年二月生皇三子,同年八月册荣嫔,二十年十二月为荣妃,雍正五年三月初六逝
宜妃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佐领三官保之女,十三年入宫,赐号贵人,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宜嫔,十八年十二月初四生皇五子,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宜妃,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生皇九子,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逝。
平妃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孝诚仁皇后之妹,三十年生皇子,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逝,追封为平妃
宣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顺治皇帝悼妃之侄女,康熙表姐妹,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宣妃,乾隆元年八月初八逝
慧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逝,追封为慧妃
成妃戴佳氏,满洲镶黄旗,生于康熙五年,司库卓奇之女,初为嫔,十九年生皇七子,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成妃,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逝。
定妃万琉哈氏,满洲正黄旗,郎中拖尔弼之女,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五十七年册定嫔,雍正元年尊皇考定妃,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逝。
良妃卫氏,内管领阿布鼎之女,本辛者库罪籍,十八年入宫,二十年二月初十生皇八子,三十九年十二月册良嫔,四十三年八月册良妃,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逝
嫔
熙嫔陈氏,汉族,陈玉卿之女,生于康熙九年三月,二十三年入宫,四十三年生皇二十一子,六十一年十二月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皇祖熙嫔,乾隆二年正月二十二日逝
僖嫔赫舍里氏,满洲镶黄旗,赉山之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僖嫔,四十一年九月逝
端嫔董氏,汉族,员外郎董达齐之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端嫔,康熙五十九年逝
静嫔石氏,汉族,石怀玉之女,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尊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尊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逝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李永芳孙女,康熙十六年册嫔,雍正年间逝(祖父李永芳,天命三年降清,娶阿巴泰之女,人称抚西额驸)
敬嫔王佳氏,护军参领华善之女,康熙十六八月册嫔,雍正年间逝
襄嫔高氏,汉族,高延秀之女,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五生皇十九子,四十二年生皇十九女,六十一年十二月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十二月尊皇祖襄嫔,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逝
穆嫔陈氏,汉族,陈岐山之女,康熙五十五年生皇二十四子,五十七年生皇子,六十一年十二月尊皇考贵人,雍正十一年十一月逝,乾隆元年五月追封皇祖穆嫔
通嫔纳喇氏,监生常保索之女,初封贵人,康熙十四年十月初八生皇子万福,十八年二月三十生皇子,二十四年生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雍正二年六月因其女婿有功尊皇考通嫔,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逝,
谨嫔色赫图氏,员外郎多尔济之女,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初三生子胤祜,雍正二年六月尊封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尊皇祖谨嫔,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逝
贵人
郭贵人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宜妃的妹妹,生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皇十九子
易贵人易氏,雍正六年四月逝,康熙十二年入宫
那贵人乌拉纳喇氏
布贵人兆佳氏,参领塞克塞赫之女,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逝
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生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
庶妃
钮祜禄氏,满洲,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十二女
张氏,汉族,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
王氏,汉族,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
刘氏,汉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生皇十七女
从列表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件事情(老康女人真多)康熙大婚的时候是康熙四年也就是康熙十二岁的时候,十三岁的赫舍里嫁给了康熙,并且估计是同年钮祜禄氏、佟佳氏、惠妃、荣妃一起进了宫。满清前期后宫妃位等级还没有严格明确,皇太极时期是设五宫五妃最高,比如我们熟悉的孝庄便是永福宫庄妃,海兰珠便是关雎宫宸妃,以及清宁宫大妃(皇后)哲哲,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就是传说中跟顺治抢皇位抢董鄂妃的博木博果儿的妈),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这女人也是一传奇本来是察哈尔部林丹汗的老婆结果丈夫死了之后跟了皇太极),按照顺序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孝庄那时候真心不受宠)到了顺治时期才有明确的皇后、皇贵妃、妃(包含侧妃、庶妃)、福晋、格格,再到康熙时期后宫妃嫔品阶才有了更明确的等级也就是我们后来熟悉的皇后、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
康熙四年的时候后宫等级典制还没完善,除了赫舍里是皇后,其他人包括佟佳氏在内都还是庶妃,讲真我真没找到在康熙十六年前其他人的分位。在康熙二十年到之前这个时期很明显有生育记录的有赫舍里、乌雅氏(雍正妈)、惠妃、荣妃、宜妃、成妃、良妃、端嫔、通嫔、郭贵人、布贵人、庶妃张氏,而她们之中生的特别勤快的只有一个人荣妃!
讲道理数一数康熙二十年前的康熙的孩子荣妃一个人就占了六个孩子,虽然只活住了一子一女两个孩子,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了荣妃的生育记录,讲真康熙妃嫔里面荣妃真的是一个奇葩,除了德妃外再没有一个妃嫔能够比得上荣妃的生育记录,真的小伙伴仔细看康熙后妃的生育记录就会发现荣妃才是生孩子第一人,荣妃生孩子勤快可是死孩子更勤快,她六个孩子就活了胤祉跟皇三女荣宪,要知道所有妃嫔中荣妃才是丧子之痛最深的那个,并且在康熙二十年后荣妃再也没有了生育的记录,要知道德妃在那之后陆续都还有生呢。
看一个妃嫔受不受宠就看她生孩子的记录,康熙二十年真的是一个分水岭,那之前荣妃无疑是最受宠的,要知道康熙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孩子可是荣妃在康熙六年给他生的,真正意义上的长子,可惜没活住,此后荣妃陆陆续续又生了好几个,然后陆陆续续又死了好几个,这样的打击其实足够能够毁掉一个女人的脾性,尤其是她是皇帝的女人,我们可以想象在第一个孩子死掉的时候康熙跟荣妃是悲痛的,可是随着皇后诞下嫡子,其他妃嫔也生下孩子,这个时候康熙不会去在意荣妃的孩子了,我是信奉感情是相处出来的这一句话,荣妃的孩子活得时间太短,在有了别的孩子后康熙很难再去跟荣妃的孩子培养感情,并且在有了聪慧的嫡子情况下康熙更难把目光转给荣妃的孩子,荣妃的孩子死去真正伤痛的怕是也只有荣妃了,而康熙也怕是叹息一声也就过去了,这样的情况下荣妃其实很难把自己的心理情绪调整过来,十六年荣妃生下胤祉后再也没有了生育记录,怕是那时康熙已经完全对荣妃无感了,而荣妃呢,荣妃一定是怨恨的,要知道她所有逝去的孩子中真正引起康熙悲痛的是第一个孩子,毕竟第一个孩子总是特别的,可余下的怕是没有了那份悲痛,在自己的孩子逝去的时候康熙没有一丝安慰而是去看别人的孩子,荣妃怎能不怨?心性的改变也是荣妃失宠的原因,所以我塑造的荣妃其实还是能够理解的对不(ˉ▽ ̄~) ~~
顺便说说另一个生育记录特高的人好了,德妃据我估计应该在二十年到二十八年期间特别受宠,她六个孩子里面有四个都是在这段时期生的,其实我个人对德妃很没好感介于我心疼四爷,不过德妃能够做到四妃之一手段也是足够,并且能够在康熙三十年前生孩子最多也表明德妃的手段。至于德妃完全不把四爷当儿子讲道理我弄不懂她心思,只能说女人心思你别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