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梨花淡白柳深青 ...

  •   两个小姑娘在房间里说话的时候,楼下潘家父子与荣大少爷的酒也饮过了一巡了,潘允宁比荣孝安年纪小得多,虽是平辈,行止间却对荣孝安十分恭谨:“愚弟在鄂州便听闻荣兄金声玉振、温润而泽,是京城公认的鹤鸣之士,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荣孝安笑道:“贤弟谬赞,愚兄一介布衣,在家只是侍奉父母、约束弟妹,毫无建树,哪里谈得上鹤鸣之士,你休要羞煞愚兄了。倒是贤弟,愚兄早就听闻潘府上有一位头角峥嵘的公子,五岁便会联诗,原想怕不是何等目下无尘,却不想如此不矜不伐,实在难能可贵。”

      潘俊成摆手笑道:“贤侄休要夸奖他了。犬子顽劣,正该向贤侄多多请教。”
      荣孝安连道不敢,又对潘允宁说道:“你我二人平辈论交,也不要愚兄愚弟了,改日到了潘府,‘荣兄’亦有五名,不如为兄叫你允宁,你便叫我濯川吧。”
      潘允宁立刻拱一拱手:“如此甚好,濯川兄。”

      荣孝安拿了一双干净的竹箸,夹了一片油光锃亮的烤鸭放入了潘俊成的碟中:“世伯,您请尝尝,这是京城有名的袁记烤鸭,是我特地带来的,这鸭子做法十分讲究,烤前在鸭腹填入了樱桃等蔬果,又在外部刷有特制的桂花蜜等调料,烤出的鸭子片得薄薄,蘸了袁记秘制的酱汁,用面皮一卷,您试试看合不合胃口?”

      潘允宁见状也有样学样地卷了一片烤鸭,入口前便已发现香气四溢,那鸭皮入口更是又酥、又脆,父子俩一起赞了一声好,潘允宁笑道:“濯川兄真是无微不至……只是,如此美味,留待三少爷与我妹子成亲那日再拿出来吃也不迟呀,为何濯川兄今日特特带来?”

      荣孝安笑道:“允宁有所不知,这婚礼宴席上,是不会有鸡鸭肉的。”

      潘俊成父子一怔,荣孝安见状解释道:“原来十里不同俗这句话是真的。在京畿一带婚礼宴席素来不上鸡鸭肉,因为二禽叫声不吉。”
      二人一听,想起鸡叫“咕咕”,鸭鸣“呱呱”,谐音孤、寡,确实不吉利。父子俩面面相觑,觉得这京城的讲究,委实够多的。想那鄂州偏僻地方,成亲的喜宴上鸡鸭鱼肉还不是有啥就上啥,想这么多,还有多少能吃的?耕牛不能杀,难道整个宴席只上青菜和猪肉吗?

      潘俊成这样想着,对自己那个从小养在鄂州的女儿不免多了几分担心,不禁对荣孝安说道:“贤侄,贵府上规矩大、礼仪多,小女不像是什么高门大户的小姐……”

      荣孝安一惊,醒觉自己的一番好意反而造成了这未来亲戚的烦恼担忧,不安道:“世伯,您这是什么话?潘家妹妹是我们府上三书六礼聘下的媳妇,潘府也是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您可千万别以为我们荣家是那种势利奢靡的人家……”

      潘俊成忙说:“荣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绝非势利奢靡,这一点,某还是知道的。荣老太尉一生,讲究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待后辈更是循循善诱,如此德厚流光的人物,一定是一位宽厚的老者。再者,荣府若是势利,也不会远来鄂州求娶小女,只是,小女顽劣……”

      荣孝安笑道:“世伯过谦了。濯川观允宁之行止,可谓锦心绣肠、进退有度,潘家妹子既然生于如此门庭,胞兄有如此风采,想必也是一位玉洁松贞兰心蕙质的闺秀,世伯切勿妄自菲薄。”

      潘俊成还是不放心地说:“小女年幼,此次初离父母荫庇,就要去乡千里,某与内子委实放心不下,日后还要请贤侄多多照拂教导。”

      荣孝安连称不敢,又说:“家父与两位叔父共育有我们兄弟五个,却只有三叔生了六妹,所以祖父、家父与叔父对女孩儿都宝爱非常,就连内子在府中也比寻常妇人要自在许多,等潘家妹子过了门,不仅有夫婿疼爱,更有长辈怜惜,还有嫂嫂、小姑相伴左右,世伯实在不必担心。”

      潘允宁心想,就是因为贵府上人口复杂,爹爹和我才担心妹子受了委屈,更别提那娇生惯养的六小姐了,谁知道会不会给我妹妹气受?这样想着,面上还要做出一副安心的样子来,愈发觉得这酒喝得有些闷。好在那荣孝安不是俗人,不想妹子的事,与他谈话倒是投机。

      三人吃罢了酒菜,天色也渐渐晚了下来,荣孝安便请潘家父子先安置下来,第二天一早,再一起赶往京城。

      次日,用过了早点,潘家及荣孝安一行便一起出发往京城赶去,不多时便远远望见了城门。素娴的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害怕,喜的是终于不用再赶路了,怕的是即将嫁做人妇,远离父母兄长,孤身留在这陌生的京城,也不知道今后过的日子能否舒心……心中一阵酸楚,几乎连眼泪都要下来了,那没心没肺的小玉却在一边小声打趣道:“哎呀,小姐,怎么不说话啦?再过三天,可就要见着姑爷啦,您心里高兴不?”
      素娴的脸立刻红了起来,被她这么一打岔,心里倒没那么难受了。

      有荣孝安在一旁,进城格外顺利,不多时马车中的素娴便听荣孝安说道:“潘府已经到了,濯川这便要向世伯、允宁、妹妹告辞,回去向祖父复命了,请世伯、允宁、妹妹好好休息,三日后见。”

      此时潘二老爷潘硕成也迎了出来,连连邀请荣孝安进去喝茶歇息一番,荣孝安辞了两遍,潘府众人方不再客气,拱手送客。

      潘老大人惹恼皇上的时候潘硕成才刚出仕,时任礼部令史,只是一个负责文书的小官,皇帝虽并未迁怒,然而官场最是势利,这么多年来,即使文采出众,办事老练,潘硕成亦再无晋升,能维持现在的生活,还是上司厚道的缘故。

      不过好在有潘硕成守住了京城的老宅。现在潘老大人起复了,虽然在外阜,京城的老宅算不上仆从如云,但多少恢复了些往日旧貌,显得井井有条。潘硕成夫人王氏等在二门处,与潘俊成道了万福,却一手一个拉住潘允宁和素娴:“素素、允宁,婶娘可算见着你们了。你们母亲可好?”
      原来潘硕成夫人与潘俊成夫人是堂姐妹,虽然十几年来不在一处,但是一个在京城,一个在鄂州,加之潘府并无太多家财,两人之间倒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面子上更是做出十二分的亲热来。

      潘允宁正要答话,那边潘硕成微微不耐烦地说:“我们爷们儿进去说话,你带素素进去,用饭时候再叫我们。”

      王夫人脸色不变,只笑道:“是是是!大伯、老爷、允宁,你们请。我带素素进去说话。”于是王夫人牵着素娴,带着两个丫鬟,从月洞门穿过,进了内院。

      “你母亲还康健吗?”王夫人把素娴的手把在自己手中摩挲着以示亲热:“说来婶娘上次见你你还是个尺吧长的小娃娃,倏忽十多年便匆匆过去,不想今日再见,你已是豆蔻少女。我和你母亲……也都老了。”

      王夫人大约遭丈夫慢待也不是一天两天,已经习惯了,并不以为忤,然而素娴在家见父母两人素来相敬如宾,有商有量,乍见二叔对二婶的冷脸,觉得十分不安,但见王夫人自己言笑晏晏,也只得打起精神来陪笑道:“婶娘哪里便说得上老了,素素在鄂州还从未见过典雅婉丽如婶娘的妇人呢。”

      王夫人伸手轻轻点了一下素娴的鼻尖:“你这个小妮子,还敢来取笑你婶娘!你娘出嫁前就是我们王家有名的大美人,她又比我小两岁,鄂州有没有别人比得上婶娘不好说,单是你娘一个人,便是婶娘望尘莫及的了。”

      素娴苦笑了一声:“娘身子倒还好,只是婶娘也该知道,这么多年,府里都是苦苦支撑,娘还哪有心思保养自己……”

      王夫人也沉默下来,爱怜地看着侄女手上那些纹路与伤疤:“叔父与婶娘没用,素素,你们受苦了……”一边说,一边就去擦眼里的泪水。

      素娴连忙打断王夫人的话:“婶娘!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其实我们在鄂州生活得虽然清苦,但是也算安顺。再说,现在爷爷也起复了,咱们潘家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婶娘您就放心吧。”

      王夫人也转悲为喜道:“素素,你可真懂事。你说得很是,老爷子起复了,你又嫁入了荣家,眼瞅着下半年允宁也该外放个实缺了,咱们家呀,总算是交了好运咯。”

      素娴连忙点头称是,王夫人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转头对一个圆脸、皮肤微黑的丫鬟说:“春红,赶紧去厨房讨一钵淘米水来,要浓浓的。”

      素娴诧异地看着王夫人,却见她正看着自己笑:“你的手以前做活做得有点粗了,每天用淘米水泡泡,能变细点。”
      素娴红着脸低下头,微有些尴尬地说:“多谢婶娘。”

      “可恨婶娘膝下并没有一儿半女,若有一个像你这样乖巧,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了。”王夫人感慨地说道:“这府中人口也算简单,你叔父有三个妾侍各生了一子,只是你在这府里的日子短,我今儿也不叫他们来见你了,我带你去看看给你备下的屋子,咱们娘儿俩说说话,然后就去请你爹他们用饭。”

      素娴点头称是。那小院儿也并不偏远,说话间也就到了,远远就看见那小小的月洞门内,一片繁华的春色,火红的杜鹃、嫩黄的迎春、品红的茶花和粉红色的垂丝海棠开得挤挤挨挨,好不热闹,素娴看久了阴雨,乍见这景色,情不自禁地笑了开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梨花淡白柳深青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