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捌】 ...
-
去时风萧水寒岸新绿,归来已是滴水凝冰。
凌统领着万余精壮战力赶赴濡须时,魏吴两军正遥遥相对斗得火热。(注⑥)
这一年春天他领命还归吴郡,招合散兵东讨山越,虽拖延了些时间,成果却令人惊讶。未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战,几番安抚,几乎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地把山中寇匪都招降了来。
按理说此等功勋已然卓著,凌统却平静,被属下问起时只是摇头,说道,没有人生来就是寇匪。
没有人生来就是寇匪。
此言传至新编制的队伍里,引起一番骚动,原本的乌合之众竟纷纷肃穆,军容焕然一新。
稍加整饬,行军西向。
还未行至濡须便听得熟悉的人名。
折冲将军甘宁兴霸,领百骑壮士夜袭曹操的丰功伟绩,已在江畔吴地口口相传。
凌统并没有多么意外,应该说,甘宁原本就是一个容易带给别人惊讶的人。
连日疲惫后终于到达目的,凌统按部就班地拜见了孙权,跟着就准备去做交接。孙权却叫住了他。
牛油大烛烧出的烟气不停地往上升腾,忽明忽暗的火光里孙权的表情晦涩不明。
凌统等着孙权说话,孙权却只是叹了口气。
转身背对着他,半晌挥了挥袍袖。
他说,兴霸好像在等你。
是夜,江畔。
恰好是久等之下也丝毫不觉烦闷的天气,爽利的夜风将长空与星汉吹得分外渺远,江涛阵阵击打在胸腔轰鸣作响。
凌统看到甘宁策马而来,脸上桀骜张扬的笑容一如往昔。
一别三秋,只似一日。
凌统转身望着江面,任甘宁栓了马过来,习惯成自然拍上他的肩膀,毫无久别重见的生疏。
“你的那个问题,还记得吗?”
“哪一个?”反问的同时,凌统突然明白,盘桓于唇齿间的几个字几乎要脱口而出,“你是说——”
“何为战?”“何为战。”
甘宁笑得三分自得六分认真,还有一分隐藏在夜色中是从未见过的沉稳莫名。
“现在我能告诉你了。”给一个不负此生的答案。
凌统敲开了酒坛,却未即喝,而举向反照粼粼月光的江面。
“那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没想过会由你来告诉我。”
就如同深陷敌阵中时,他从未指望过甘宁来救。但甘宁每每出乎他的意料。
“当初问你时的确是很迷茫,非常迷茫。”
他并没有转头看向甘宁,却不知从何而来地感到身边人满身的气场里有种邀功的洋洋自得。
“……不过现在,突然又不是太想知道了。”
……
“喂!我可是很认真地想了!”甘宁伸手抓住凌统的肩,想把他拉转过身来,“你又耍我?”
扭了几下,纹丝不动。
凌统抿紧了嘴,甩开了甘宁手。甘宁正奇怪。
他忽然转身,眼底的笑意让甘宁愣了神:“曹魏有张文远,我东吴有甘兴霸——在下敬折冲将军一杯!”
从魏军前营回来时,也是同样的夜空,策马驱驰中清风拂面,铜铃颠簸着发出阵阵轻吟。
胸腔里的万丈豪情滚滚犹如江水,几乎要把人掀翻过去。
一世难有几回的快意,一世难有几回的清醒。
无关乎功名,无关乎成败,更无关乎他人称赞。
只像是迫不及待地要去圆上那一个答案——
战为何?
那夜他们站了很久。月明星稀,他背对着他抬头仰望,点点光辉落进眼中。
不过为守。守住这片世世代代生长的土地,守住自己所珍视的人事物,再不会阴阳两隔。
怎样的功名赫赫,封官拜相,都比不上故土新绿,友人比肩,看江东风光年年好……
光阴流转,轻狂不再。
他们在这里,生生站过了几乎两世的恩恩怨怨,生离死别。
全文完。
【后记】
昔轻狂恨仇军令虽下毋宁放
览黄泉隔世得归来相顾难自妄
——标题出自《浴血逍遥》的歌词。
隔世这一篇,从头到尾几乎一气呵成,写得非常开心。大概是积蓄得太久,写起来就如同现成的感情直接抽出来再注入进文章里一样,心里有些隐隐的酸疼,而又非常满足。
虽然写到最后一章时出了点小意外,心思没静下来只得草草终了——换句话说,就是烂尾吧。可是想改时却再没了最初的感觉,只能在炼字上下工夫。
想说的都在文里,只是笔力不足,或许不能一一表达。
【百骑劫营】是个强悍的保护技能,真心非常好用(版杀意味)……名字听起来并不像对吧?笔者第一次明白它的典故时,震撼的感觉特别强烈,间接酝酿了《隔世》的雏形。
——战,原是为守。
舒璃。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