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 出师 ...

  •   “师弟,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有没有什么艳遇啊?”韩非刚刚进门便听到师兄李斯在院内大笑着说话。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与韩非年岁相当,因为拜师比韩非早,便捡了个师兄做着。

      “咳咳,师兄你想什么呢?”韩非不自然地干咳了几声,快步绕过他,“老师呢?”

      “你整天除了学习就不能干点别的事啊?”李斯跟在韩非后面抱怨道,“上次你还说教我剑法呢,如今只怕早忘干净了!”

      “呃……”韩非挠挠耳朵,躲避着李斯的眼神不敢抬头,“那个……这个……我……”

      李斯拍拍韩非的肩膀笑道:“算了,师兄知道你一紧张就说不出话来,别这个那个了!两把剑我都准备好了,你教不教?”

      韩非瓮声道:“教,教,我教。”

      “这才像话嘛!”李斯大笑着朝远处空旷的树林走去,春时既到,枝桠初绽嫩黄的芽儿,像雏雀的嘴角,叽叽喳喳地聒噪着春天。

      “师弟,老师有事出去了,这会儿趁着练剑刚好把那些无用的枯枝砍了去。”李斯掣剑站在一棵梨树下,海青长袍,儒巾,玄色腰带,那是文雅的典范,仿佛他天生就该这样穿着,就该这样仗剑树下,衣袂飘飘。

      韩非拿起剑细细地擦拭着,又随手舞了几下,感觉很是趁手,这才上前笑道:“师兄此言差矣,春天万物生发,是最不能削砍树枝的。树木聚集一冬的精气都在枝头,这样生生砍去不是耗它元气么?”

      “这……”李斯沉吟许久,蓦地出手折断离他最近的一枝枯木,将白生生的断茬指向韩非,“若它在春天都不能发芽,那你还指望它在夏天绿叶成荫吗?这样的枯枝,岂不是白白浪费树的元气?”

      韩非一时呆住,良久,他轻轻接过枯枝放在一边,笑道:“纵然是枯枝,也是曾经为他人遮阴蔽阳的。它此时积弱不发,谁又能保证它以后就绝不生叶呢?况且枝乃树之子,你这会在树木发醒之际砍去,这树又怎会不痛?”

      李斯皱眉挺剑直刺过来,一脚踩断地上的枯枝,语气中颇有几分凌厉:“枯枝就是枯枝,良禽尚且择木而栖,师弟又怎么对这枯烂腐朽的东西这么怜惜?”

      韩非挥剑隔开李斯的凌厉之势,不禁摇头苦笑道:“眼看着各国日渐强盛,韩国却仍然积弱难扶,我……”

      “唉,算了,看来你今天是没什么心情陪我练剑了。我们还是回吧。”李斯见韩非招招应付,不见任何出奇的地方,便索性收了剑,有些不高兴地径自走了,留下韩非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

      冬日还未落尽的枯叶随着清风盘旋而下,轻轻地落在韩非肩头,恍惚中竟有秋天的感觉了。

      “……既然你的心意已定,为师也不好再挽留你,毕竟还是你的前程重要。”

      韩非刚刚走进院子就听到老师荀卿苍老的声音从里屋传来,他急忙快走几步,叫了一声“老师”便低头侍立一旁。

      老师荀卿乃是赵国人,前半生坎坷不平,五十岁时方才来游学于齐国,至齐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任命他为兰陵令,自此便一直居于兰陵。

      “非儿,你来得正好。你师兄要走了,为师有几句话嘱咐你们,你……你也回去吧!”荀卿负手站在堂正中,苍老的样子瞬间如秋叶飘零映入韩非的眼眸中。

      “老师,我不走!”韩非上前重重跪下,他不解地看向师兄李斯,“师兄你这么快就要走了吗?”
      李斯掸了掸方才在树林里沾上的灰,沉声道:“是。”

      “为什么?”

      “我来兰陵求学就是为了学帝王之术,治国之道,如今楚国不足事,而六国又皆弱,唯有秦国隐然有大气,他日一统天下的必然是秦国。要建万世功业,我唯有早早入秦。”

      李斯背对着韩非,他这番话既是对韩非说,却明显主要是对老师荀卿说的。

      秦国?那是宁阳的国家啊!

      韩非的眼中突然落满了深深浅浅的桃花,灿然如火,嫣然如霞,每一瓣都仿佛是宁阳小小的模样。他的神色如暖阳融冰,严峻冷酷之气已渐渐消散。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你们也该去外面看看了!如今虽是乱世,却也是你们出头成名之际。都去吧!”

      荀卿看着他的两个学生,一个儒雅文气,一个丰神俊朗,他日必然是留名于后世之材啊!心里默默叹道,面上却不动声色。

      李斯上前行礼,恭声道:“学生李斯从师学习多年,今番出去,定然不辱老师名头!”

      荀卿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语气却仿佛平日授课一样淡然:“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老师说的这些,你们俩可否明白?”

      “这……学生此番入秦,便是将巢系于强枝,绝不委身苇苕,以致卵破子死!”李斯的脸上虽然仍然是平素儒雅的微笑,语气间却是压不住的壮志豪情,直往云霄之上奔去。

      荀卿点头,一种沧桑悲凉之感油然而生,他看了看有些走神的韩非,嘱咐道:“去帮你师兄整理一下吧!听说秦国吕相素爱招揽人才,他虽是商贾出身,却极有头脑,你此去可先投他的门下再做计较。”最后显然是对李斯说的。

      李斯谢了恩师便出去了,韩非正要出去,却被荀卿叫住了。

      “非儿,你师兄此去,你有什么看法?”荀卿望着门口,目光如流水汩汩而过,虽然已是春天,韩非却觉出了一丝寒气,那是冬日寒冰初结时他和师兄手握青锋剑的粘皮带骨的感觉。

      “师兄素来志存高远,他选择了秦国,自然是秦国的造化。只是……”韩非略略皱眉,他有些不想说了。

      “只是什么?”荀卿的眼神闪现出一丝严厉。

      韩非愕然抬头,他觉得老师今天真的不太一样了,气势上不由得矮了一截:“师兄是楚国人,却要入秦为官,学生不理解。”

      荀卿捋须大笑,双目中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笑意:“非儿,这就是你和你师兄的不同了。你是韩国公子,凡事自然先想到韩国;可是你师兄虽是楚国人,楚国又何曾给过他什么?还记得为师说过的吗?百姓是不关心谁为君的,他们要的只是生活的平安喜乐。你师兄只是百姓,他不是楚国公子。他要的,只是一个功名,只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韩非猛然想起师兄曾经给他讲过一个关于老鼠的故事,师兄家境贫寒,但因他聪慧过人,又好学不倦,曾被人举荐为看管粮仓的小吏。

      有一次,他看到吏舍厕所中的老鼠,吃的是肮脏的粪便,又不时有猫狗侵扰,见到人来便惶惶不安,如临大敌。而当他来到粮仓,却看到这里的老鼠吃的是堆积如山的谷粟,住着宽大的房舍,看到人也是懒洋洋地爱理不理,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师兄讲完后曾经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韩非清楚地记得师兄手中的剑狠狠地插入身旁的树干中,那嘤嘤剑鸣尚在耳边回绕。

      一个人有无出息就像这老鼠,在于能不能给自己找到一个优越的环境。

      如今,师兄是要为自己找一个粮仓去做那个悠然自得的老鼠去了吗?秦国会是一个好的粮仓吗?

      韩非心里突然隐隐生出一丝不安来,他说不上来为什么,只是猛然想到当粮仓的老鼠公然成害时,小吏一般会选择最凶残的猫去扑捉的。

      “老师所言极是,是学生愚钝,自己想不开。”韩非的声音淡淡地,仿佛沾染了外面桃花的清气,若有若无的感觉。

      “非儿,他日若你们师兄弟相争,你会怎么办?”荀卿冷不丁地冒出一句。

      韩非有点措手不及:“我们相争?我……”

      “算了算了,但愿没有那么一天吧!你去找你师兄吧!”荀卿意态懒懒地摆摆手,便沉默着走到里屋去了。

      他已经老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舌战百家的荀卿,这天下的纷争,他无力去管,也管不了。方才宫里说春申君死了,他的末日,也快到来了吗?这波谲云诡的天下啊!

      “若我们相争……韩非……自然……不愿与师兄争……”韩非似喃喃自语,只是声音太过缥缈,连屋内沉闷的空气都没有透过,更没有人听见。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二章 出师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