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越剧《韩非子》的简介 ...

  •   越剧《韩非子》为上海越剧院在2008年由徐派小生钱惠丽、袁派花旦方亚芬领衔主演。

      剧情内容(摘自人民网—娱乐频道):

      本剧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在秦国统一六国前夕的历史大变局中,法家思想家韩非子与秦王嬴政兄妹一段传奇的情感历险和命运悲剧。

      战国末年,诸侯相争。韩非多次向韩王上书,力陈变法强国的主张,韩王却沉溺酒色,不予理睬。在韩非最为消沉颓丧的时刻,乔装改扮来向韩非拜师求学的秦国公主宁阳,却如三月春风般给了韩非信心和希望。一双知己,相约再见。

      两年后,秦军攻韩,韩国大败。韩非临危受命,出使秦国,方知宁阳公主的真实身份。原来秦王兄妹都倾慕韩非之学,在筹划灭韩的同时,却“兵邀”韩非入秦,共襄统一大业。

      秦国奉“韩学”而强盛的现实令韩非惊异,宁阳公主的真诚爱情也让韩非感动。然而,特殊的身份却使他陷入了“理论胜利”与“故国危亡”的深刻矛盾中。韩非泣血上书,企图以退让使韩国免遭战祸。不料,一桩诡异的“坑俘”事件打破了脆弱的平衡,使秦王露出了残暴的本相。韩非与秦王,由互相倾慕而终于冰炭难容;韩非与宁阳,虽生死相恋却终难成为眷属……

      本剧以男女恋情为经,以兴亡之道作纬,以战国末年秦国统一中原前夕诸侯国之间的激烈军事政治斗争为背景,在大起大落的情节中,腥风血雨与似水柔情相交织,金戈铁马与诗情画意相辉映,着力塑造了韩非、秦王、宁阳、李斯、赵高等一系列具有复杂性格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为在保持剧种个性的基础上,拓宽越剧创作题材、丰富越剧表演风格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具体剧情:

      第一场:韩非见沮,焚书,韩勇辞行,乔装改扮成男儿的宁阳为韩非指引入秦之路,二人引为知己,情深意长,在宁阳试图劝说韩非如李斯一般效力于秦国时,被韩非以自己身为韩国公子绝不会归秦为由拒绝。

      第二场:韩国兵败,亡国在即,韩非使秦恳请存韩,在驿馆内叙述在秦的见闻。宁阳以女装现身,主题音乐桃之夭夭起,宁阳抱着折枝桃花上,以秦之桃花与韩之桃花一样暗示韩非应该归秦。二人相认,互有好感,此时赵高李斯进门,说他的《存韩》被驳斥了。韩非奚落了赵李二人结下怨恨,也知道了宁阳的公主身份。李斯劝说韩非归秦,辅佐秦王完成一统大业,韩非陷入一个人的抉择。经过一番心理激战韩非决定弃韩。

      第三场:赵高和李斯谈及韩非,说韩非因为存韩之策深得秦王欢心,与秦王畅谈了一宿。赵高趁机挑拨李斯,说李斯没能得公主青睐,眼看到手的相位要被韩非夺去,李斯决意除去韩非。

      第四场:韩非驿馆,侍女阿兰手拿着红盖头思念韩勇,韩非扶病起身后,阿兰把宁阳留下的帛书给他看,《桃之夭夭》响起,阿兰告诉韩非公主去南峰山为他采药去了。这时候韩勇衣衫褴褛冲进来找阿兰要带她回韩国,顺便带来了2万将士在南峰山被坑杀的消息,耳听得追兵将至,韩非挥手让他们二人逃脱,结果二人刚进院子就被乱箭射中,回到厅内双双死去,韩非很悲愤。宁阳带回南峰山的灵芝,韩非反疑其介入预谋,误会陡起。秦兵以窝藏逃犯为名捉拿韩非,公主拦住秦兵,而韩非慨然挺身而出,被押走。

      第五场:秦王殿内,赵高和李斯被秦王质问,秦王说,怎么这么巧啊,一边坑杀2万人,一边埋伏下了弓箭手,放只放走他一个,还有人给指路带到韩非驿馆,明摆着就是李斯觊觎相位嘛。李斯百般言语搪塞过去了。韩非被押上大殿,与秦王争辩法学之内涵,激愤之下脱去外衣只穿着一袭白衣,一心通过死谏劝秦王收敛暴戾之性。韩非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的故国情,秦王就旁敲侧击。这里赵高不小心说错一句话,秦王喝道,赵高你怎么这么不用心啊。赵高说,家中白发老母病了,很挂念,所以无心王事。秦王说,不得一心二用!于是赵高下去捧了个盒子上来,里面装着老母的一颗心。韩非大为痛心愤怒。韩非问秦王,难道你就要我这么侍奉你?我还不如做一条狗呢。秦王大怒,本想斩决,爱才之心顿起,于是押入云阳监狱。

      第六场:宁阳向秦王求情得以去探监,言辞恳切,秦王的矛盾心情也得以展现。

      第七场:绝恋。在云阳狱中,韩非在白衣外面罩了一件黑色的半臂,李斯把韩非想要的毒酒拿来了,但是李斯劝韩非不要死,秦王之势,李斯之术,韩非之法,正好可以成就韩非期待已久的天下一统局面,为了这个,哪怕做猪做狗也可以忍受,所谓该低头时且低头。何况还有公主爱恋着他。这时候宁阳公主来了,而韩非一不愿留在秦国供秦王驱使,二无颜回韩国面对父老,死意已决,他请宁阳不要殉情,留下来为他整理遗稿。宁阳听后,千悔万悔,说都是自己用计使得韩非来秦,希望他为秦王功业千秋,却害韩非弃世而走,举杯欲饮毒酒与韩非一同赴黄泉,却被韩非抢过毒酒饮尽,又殷殷切切说了一些对宁阳的爱恋以及对后世的忧虑,韩非坦言秦会一统天下但也不会撑持很久,因为刀枪不可能收复天下人心,甚至都没有能够征服得了他一人的人心。秦王突然来到监狱,韩非一时激动激发毒性,倒地而亡,最终还是没有来得及见秦王一面。

      尾声:宁阳公主身着嫁衣,扶着韩非的灵柩,走在去往韩国的驿路上。桃之夭夭起。

      网友发言:(摘自钱惠丽吧)

      越剧《韩非》观后感

      等待韩非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了在观看时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物,我遍览了所能收集到的有关韩非的资料。在那个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的年代,韩非凭借着他卓越的才智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他的说难,集中了古今众多说客的惨痛教训,也饱含了他欲求有为却不得韩王信用的悲愤,他的法家思想在秦大一统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逾越的作用。

      太书面化的语言,只是那个历史上已经远离了我们的韩非,而现在,那个呈现在舞台上活生生的韩非,除去了历史的陈迹,怀着威威赫赫大秦梦,带着深深沉沉故国情,他忧思万重,愤慨满腔,如此睿智伟岸,风华绝代。而他,却在弃韩归秦时犹豫了,一边是哀哀垂亡的故国,一边是如日中天的大秦;一边是十七次上书,却置之不理的韩王,一边是尊崇法典,欲拜国师的秦王,他失去了决断,弃韩归秦梦中有,如此厚爱似魔咒。是啊,秦法是残酷的,顺着昌,逆者亡。不能顺,就只有亡了,他明白了,这冥冥中注定的,不止是坎坎坷坷,更是生死决断。他豁然不惧,冒死一谏,今日斗胆犯天颜,韩非我为韩国,为大秦,为天下,一身素衣作死谏!

      人要选择死亡,那太容易了,更何况在那征战不休,杀人如蚁,毫无天理的年代。只是这一世的情缘如何了断。韩非一死,纵然抛得下千秋大业,哀悼了两万冤魂,却如何抛得下千里拜谒,识才相荐的知遇之恩,对得起真心相奉,两情相悦的红尘知己?求妹莫与兄同归,兄有憾事托小妹,案头书册遗残卷,望小妹,代兄整理做补缀。大秦征战血腥重,望小妹,善将你王兄劝几回。待到四海一统日,兄要你,灵前清酒酹一杯,愿来世有缘重相会,我手捧帛书,胸挂佩玉,八抬大轿,十里鼓吹,迎娶小妹,还一还韩非今生亏。如此深情脉脉,声声是情,句句是泪。这血泪涟涟的千古绝恋,让我们想到的已经不仅仅是那个千古奇才韩非,更是那走出了书斋,梦底曲中,琴瑟生辉的白衣书生!

      莫道说入秦来梦破心碎,书斋里走出了书生韩非。临大川,观沧海,浪涌潮汇;阴阳裂,乾坤变,大喜大悲。纵然是魂断天涯成新鬼,也谢你赚我大秦走一回。这就是韩非,胸襟宽大,气魄宏伟,说不尽,道不完,夜夜入梦,徒留无限遐思的韩非。

      诚致掌门(即指韩非子的扮演者钱惠丽),感谢你为我们塑造了如此生动的韩非,你的情,你的美,让韩非如此饱满传神!感谢你为越剧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千古英豪!你的心血,你的认真,让我们一次次入戏,一次次垂泪。我们的泪是为韩非,更是为你,为那个台上台下都给人无限温暖的你!

      作者感言:

      我只是一个单纯的越剧迷,无意哗众取宠,写这部《大秦宁阳公主》只是略表我对越剧的爱慕之情,若非与别人撞名,这部小说应该叫《韩非子》的。

      越剧《韩非子》耗时八年而成,八年,一个演员的黄金岁月啊!演员钱惠丽饰韩非时已年近半百,剧中大量的做功和唱功依然如此出彩,不能不说是戏迷朋友最大的福音。

      虽然此剧一经播出褒贬不一,但作为一直以才子佳人为主题的越剧,与历史契合,拓宽越剧的发展之路,却也是不小的进步。

      这部小说至此宣告完结,谢谢大家的支持,文中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提点,不胜感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