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一章 ...
-
无忌中学的学生经常会被问“无忌中学与《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张无忌有什么关系”,这当然是笑言,也说明了金庸老先生的作品是如何深入人心。实际上,无忌中学之所以为“无忌”中学,只是因为它坐落在无忌镇,从小学到大学,从国内到国外,这几乎是所有学校的命名规则,即使鼎鼎大名于北京大学,籍籍无名于无忌中学。至于无忌镇名字的来源就真正无从考究了,也没有人有那份闲情逸致去考证。可能是镇里人的某位祖先劝诫他的太太和N多房的姨太太不要相互猜忌,以求家庭和睦吧。
无忌中学以前在县里几所中学的排名非常低,有几年高考的录取率甚至剃了光头,得了“升学杀手”的名号。无忌镇凡是家里有点钱的或是孩子学习还不错的都尽力把孩子送到县里其他几所比较好的学校。曾经有一度无忌中学里的学生都是些成绩差到其他学校都不收而父母又觉得太小不忍心让他到外面工作或者太调皮捣蛋怕在社会上惹是生非的孩子,老师都是家在无忌镇年近退休的老教师,都成了老油条,在工作上已经没有什么抱负,唯求一个安稳自在,自然也不会呕心沥血地雕琢这些“朽木”。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生,把无忌中学变成了青少年托管所,所有人都在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无忌中学的奋起是在老校长退休之后,同是无忌镇人的段秀志主动请缨从县里的实验中学下调到无忌做校长,虽说无忌中学和实验中学差了不知多少层次,但好歹是个一把手,有更大的自由和权力施展抱负。只要把无忌这堆烂泥扶上墙自己就算立了大功,这比缩手缩脚地给实验这座密实坚固的大楼要讨好得多也容易得多。段秀志老早就在心里打好了这个小算盘,只等老校长卸任。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老校长退休后,和他差不多大的那些老教师也都跟着校长退休,有的还不到退休年龄也办理了离职。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几位,其中一位是老会计苏月久,他是段秀志的老师,自然被段校长百般挽留。
这些老教师这么急着退休的原因还有一个,当时教委招了一批大学生,为了给这些青年教师让位,教委鼓励老教师提前离职退休。
段秀志开车到教委要了十几个大学生,直接拉回了无忌中学。这些还有些懵懵懂懂的大学生就这样被段秀志连哄带骗地弄到了无忌。从踏入无忌中学大门的那一刻起,他们很多人就产生了叛逃的心理。
老教师退休后,师资比较短缺。于是乎,本着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原则,历史系毕业的王克海就暂时兼着语文老师,用段秀志的话来说就是“文史不分家嘛”;中文系的崇燕燕唱歌不错,就被抓来当音乐老师,反正高考又不考音乐,音乐课就是带着学生们唱唱歌娱乐一下嘛;体校毕业的王海莫名其妙地成了地理老师;神奇的李文杰物理、体育、地理无所不通……只有岳磊、赵玲、杨树海比较幸运,教了和自己专业比较搭边的课程。总之,段秀志是无所不用其极地不让这些精力过剩的年轻人感到一丝空虚和寂寞。
师资力量大换血,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解决生源问题。为了挖到优秀的学生,段秀志带着教导主任李来光亲自到学生家里去游说。丰厚的奖学金诱惑和重点栽培的承诺再加上段秀志的三寸不烂之舌的确给无忌留住了不少好学生。
套句非常官方的话,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县里的统考中,无忌中学的排名逐步上升,虽算不上名列前茅,但也不至于位居末流。特别是有几个学生还冲到了县里的前二十名。上面领导看到无忌中学在段秀志的治理下教学成绩卓有成效,对学校借的贷款也大多大方报销了。这也给段秀志大大地壮了胆,更加大刀阔斧地进行学校建设,上面拨的款不够用了就贷款,反正又不是自己私吞了,只要成绩上去,,一切都好说。
苏海默就是特招的学生之一,为了招到她,段秀志可谓是三顾茅庐。其实按海默的中考成绩,她可以进入青云县最好的中学,她肯这般委屈下嫁是经过一番思索的。段秀志开出的那优厚的条件自然极具诱惑性,但也不值得让她拿自己的前程冒险。她从小就很恋家,几乎没有外宿过,如果进了县里的学校必定要住校,当时是每个月回一次家,这让她颇为打怵。而在无忌上学,就可以每天都回家。
更重要的一点是,颇受段秀志敬重的苏月久老师就是海默的大伯,苏老先生是个极爱面子脸皮极薄的人,哪经得起段校长的软磨硬泡,只得答应当他的说客。其实苏月久是非常疼爱这个小侄女儿的,他没有女儿,再加上海默从小乖巧懂事,早已把她当女儿一样看重。自然也不会因为段秀志的一言半语就把侄女儿往火坑里推。他知道现在无忌的学习风气已经大变,年轻教师们都勤勉努力,他相信凭海默的能力,学习上自然不会被重点中学里的学生落下。况且他现在还在学校里,凡事还有个照应,有什么好机会自然漏不了海默。实在不行,就让海默转学。这样到时候在段秀志那里也交代的过去。
海默的父母学历都不高,对女儿学业上的事情不懂也插不上手,一切都交由海默自己做主,自己只管出钱就是。从小学开始,海默学习上的事情都是苏老先生在管,家长会也都是他去开。除却对侄女儿的疼爱外,海默遥遥领先的学习成绩实在让苏月久感到有面子,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海默虽然知道大伯有些爱慕虚荣,对他还是一直非常敬重和感激的,所以在她摇摆不定时,苏老先生的话就一锤定音。
事实证明段秀志的这招“擒贼先擒王”是非常成功的。对于镇里那些一向唯苏海默马首是瞻的学生和家长们来说,海默的加入让无忌中学的档次提高了不少。和海默同年级的学生,除了极个别家里很有钱并且很重视教育的,大多数都随海默进入了无忌中学。海默对此非常高兴,因为可以继续和要好的同学在一所学校念书。
除了海默,段秀志还成功说服了附近另外两所初中的年级第一孙雪和徐天宇加入了无忌中学。他们俩在各自的学校和社区起着差不多和海默差不多的作用,也为无忌吸引了许多学习还不错的学生。
就这样,角色各就各位,他们的故事在无忌中学这个不大的舞台上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