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主动立先机 ...
-
主动立先机
近些年来,教育界向广大学生纷纷提出自主学习的要求,打破了从前师教子学的旧学风。对此,社会各界人士各抱态度,各有陈述。有些人认为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革新。人民当家作主了,而我们这些学子们也应在学习上当家作主,主动出击,才能占取先机,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文化。但有些人的态度并不那么乐观。这些人习惯了旧式的教学模式,习惯了处于被动,对这个新学风,敬而远之,不能适应。所以,他们认为师教子学较为轻松,少走不少弯路,而自主学习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是不必要的。而我个人认为,凡事主动出击,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学习,才能让我们全面吸收知识,开拓进取。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在一个班集体上,同样的师资,同样的环境,为什么却有成绩不同的学生呢?是否全因他们天生的智力不同,有些人天生智力低下,有些人智力高超呢?这个问题,在科学界已经验证了,人类最初的智力普遍是一样的,才智的发展程度不同,是取决于后天的。也就是说,天上给每个人的创造条件是均等的,要怎样突出重围,那便要看我们自己如何去努力了。
天才并不是常有,况且“天才百分之九十九都来自于血汗和勤奋”的。诸如,我们伟大的数学家,最初不好学,每科成绩稳倒数第一,然而,后来他主动学习,每天等下夜读,最终,他的勤奋创造了奇迹,成为一个天才数学家。又如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被人嘲笑智力低下,是个白痴,但是有谁料到,天才与白痴只在一线之差,有谁料到后来因为他的嘁而不锲而不舍地创造发明,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王,天才发明家呢?所以,自主学习的勤学者,往往能创造出人类的奇迹,带领我们走向新时代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类活在这个物质泛滥的社会里,所有的物质没有人类的作用,永远是不会变成人类所需要的。只有人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把原始物质改造成有价值的物质,才会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我们在学习上的道理也是如此。脱离家庭背景不说,在学校为我们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是一样的,师资教学也是均等的。倘若我们只是一味地接受,不去思考,遇到困难又不主动寻求帮助,把它们克服,那么,我们就只会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会进步了。我们不是驴子,让人用绳子牵着走,扯一下,才能走一步,我们是智育发达的等待动物,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智慧改造时间,创造未来。我们学习只是依赖老师,老师讲授了多少知识,我们就吸收多少,甚至更少。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被动学习是轻松,但这样,我们只会永远徘徊在过去的旧文明,没有创新,没有进步,最终陷入裹足不前的境地。自主学习,化被动为主动,使我们更好更有目的性地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勤能不拙,勤出天才。自主学习是勤者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其本质的重要特征。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我们不难,学习一门课程的时候,倘若我们下把新课程预习了,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比平时更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吸收过来。我们还发现自己还有心思和时间去思考问题,当中我们遇到不懂的或者想懂得的问题,主动去找老师讨论的话,我们会发现自己把这些内容掌握得很好,而且记忆犹新。如此下去,我们就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更加投入学习,把这门课程学得很好。相反,我们没有主动去摸索该门课程,那么我相信我们在课堂上肯定是很糟糕的。我们会听不进去,想弄懂,却遇到很多关卡,而自己又不主动提问,去把它们一一解决,于是,我们产生了一种挫败感,久而久之,对该门课程失去了兴趣,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冲劲。显然,主动做事往往是占尽先机,最终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
“自主学习”这一口号,是科学的,全面的,它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以科学的思想规范教学模式。它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充当辅助工具的那部分,真正要出成绩的还得看我们自己。弗落伊德曾指出:“人的潜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伟大力量。”人的智力是无限的,而学习与实践正是开发智力的重要工具,而这两者都要求我们有主动做事的积极性。
因此,“自主学习”是我们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强大推动力,这一口号的提出绝对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的。那些反对自主学习,依赖原始教学的学生,之所以反对,只是懒惰的表现而已。试问不自主又怎么创新,不创新,社会又怎会有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