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单身公害 ...
-
这是骆璟夕度过的第四个单身情人节。
下午三点开始,办公室里分成了两派:女同事忙不迭地化妆打扮,相□□评穿衣风格并及时弥补天生的和后天的缺憾;男同事则电话短信不断,订玫瑰订蛋糕订餐厅以及带着满脸诡秘的笑容包装形形色色的礼物。
而孤家寡人来回穿梭的的骆璟夕只是履行工作日的常规职责,在整个忙碌又热闹的办公室,她显得不男不女,不伦不类。
眼看就要下班,骆璟夕无论如何也可以混在人群中装模作样地回一个人的家,老板却扔给她一叠厚厚的文件,“惊喜妹,这份项目审批文档你做一下最后的审查。”
“可是老板,这样我不是要加班了。”骆璟夕忍不住小小地抗议了一句。
“那你晚上有事吗?”老板一针见血地问。
整个办公室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所有男女同事都把目光转向了骆璟夕,期待着她会有什么回答。
骆璟夕被噎了一下,望着满座犀利的注视,情不自禁耷拉下了脑袋,小声嗫嚅着,“没,没有。”
老板转身离去,所有同事立刻扭头继续他们的情人节计划,带着不出所料的神情。
骆璟夕低着头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不记得黄昏怎样悄悄流逝,同事们又是如何一个接一个陆续离开,直到整个公司大楼只剩下她的一盏台灯凄清地亮着。
骆璟夕在公司度过的第一年情人节,老板和同事还问长问短,“怎么样,小姑娘有男朋友了吧?”
第二年,“还没有,该着急啦。”
第三年的窃窃私语,“这小姑娘这么几年了都没和男孩子出去约会过,该不是……”
第四年就是问也不问,直接丢过来的加班文件。
骆璟夕长长地叹了口气,合上了已经查阅好的项目审批,关闭了台灯,锁好了办公室,走到楼下锁大楼的安全门,走到门口还要锁公司的大门——为什么连扫地阿姨和门卫老头都在情人节的晚上出去了,难道他们俩是一对?
骆璟夕没有对子,独自低着头走在冷风嗖嗖的大街上,身边穿梭过莫名快乐的情侣,无理取闹的情侣,和花花绿绿的所有情人节装饰花灯甜蜜音乐:一切,都和她无关。
走了很久,终于抬起头来,擦擦鼻子,自言自语,“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的男人我还不要呢。明明今年情人节挂历上写了‘宜破土下葬,忌婚恋告白’,你们还得瑟个啥。不就是个男人么,不就是顿烛光晚餐么,不就是份礼物么,我自己买得起。”说完,为了给自己鼓鼓劲,她开始转移注意力去看路边小地摊上摆放的五花八门的小礼品。
看到有情侣路过就卖力吆喝的小贩,看到她独自挑拣礼品,偏偏就住嘴不出声了。这让骆璟夕感到尤其憋闷,于是对各类礼品百般挑剔。
“哎,这个旋转木马音乐盒怎么卖啊。五十块?太贵了吧,这明明是小商品市场批发来的仿制品啊。”
“多少,这条情人结?二十块?不就是一条破丝线吗,我还编得比这好呢。”
左翻翻右挑挑,不是这个贵就是那个质量不好。惹得一众小贩开始不耐烦地赶她走,“哎你不买就走吧。”
“就是,本来就不是做你的生意的。”
“让你男朋友来买吧,小姑娘,他肯定不砍价就买下来给你了。”
“不卖就不卖。我还不稀罕呢。”骆璟夕悻悻地站起身,走过一排的小贩,目不斜视。
走到长长的摊贩队伍末尾了,最后一个小贩憨厚地冲着她笑,露出一口白牙,对她嚷嚷,“大姐,买个礼物吧。”
这一声充满浓浓乡土气息的“大姐”把周围的人都逗乐了,“有你这么招呼客人的吗,你哪里来的啊?”
骆璟夕也忍不住笑了,她蹲下来,细细翻看这个摊贩面前摆放的杂七杂八的礼品:没有两件礼物是一个系列或者成套的,从俗艳的发夹到削水果的刨子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你是哪里人啊?”骆璟夕一边挑拣一边问。
“柯镇滴。”小贩继续用浓浓的乡音回答。
骆璟夕摇摇头,她才不知道这个偏僻的小镇在哪个旮旯。她百无聊赖地挑了挑俗艳的廉价的小玩意,拣出一块似乎是玉石的浅绿色装饰物来,问小贩,“这怎么卖?”
“五十元。”小贩说。
“太贵了,十块。不就是个小石雕么。这么拙劣的设计,你看,这里还缺了个口子。”骆璟夕指给小贩看。
小贩摇摇头,“这不是摔坏的,本来就是这样的。是我在老家搜来的。有人说是个好东西。”
“得了吧,好玉石怎么会被你搜来。明明是塑料做的假玉石嘛。十块,爱卖不卖。”她站了起来,表示要走。
小贩看了看玉石,有些不舍,“我搜来都要十块。给十五吧,算给我点路费回乡。”
“十二,再多就不要了。”骆璟夕晃了晃手里的钞票。
小贩投降,“算了,给你吧。算你识货。明明是个好东西,人家都不识货,我卖了很久了都卖不掉。”
一手交钱一手拿货。骆璟夕开始往家走,好好歹歹她也算给自己买了个礼物,还是个“好东西”,人家不识货而已。就像她自己,明明是个贤惠聪敏又能干的好女孩,就是没人识货。或许,和这玉雕一样,设计得太古怪了些。
在全家便利店买了份快餐带回家吃。以往都是在店里吃,可今天实在挡不住店员惊诧的目光,拿了回家算了。
一个人吃完半冷不热的快餐,洗漱完毕,她早早上了床,是为了早点关灯,制造出“我也在今晚出去了”的假象。
上网没心情,贴吧论坛微博上,都是一群怨妇在哀怜自己没人要,有什么好去扎堆的。默默地坐在床上,她这才想起刚刚买的“礼物”,于是从手提包里拿了出来,对着台灯细看。
之前在昏暗的路灯下看得不太清楚,明亮的台灯一照,一股莹润的光泽流溢整个玉石。骆璟夕心里一惊,“难道是真的玉石?”
她又扮专家左看右看,还开了电脑上网查了查玉石的鉴定。那些所谓的光泽,质地,水头一对照,她手里的还越看越像真的了。
“真的是玉,那怎么会被人漏了。“骆璟夕喃喃着,她自认不是个能获得天上掉馅饼之类横财的人。
“还是雕刻的时候有瑕疵,所以行家们不屑要?”想到这里,她近视眼镜再架上放大镜,凑近了再检查。
玉有没有瑕疵她没发现,却开始觉得这个玉雕其实是个精品。这块玉石,整体细薄,雕刻成一个环状,是由一只圈起身体的凤凰构成。无论是风头还是身上收敛的细微羽翼,都一条一条清晰饱满;凤头的嘴和眼睛熠熠传神,尾部纤长圆润。这样的雕工,到底要放大几倍才能看得到所谓的瑕疵呢?
唯一让骆璟夕不理解的是,这条凤凰首尾不衔接,也就是不成圆环,而是中间有一个缺口。但这个缺口正如小贩说的,是本来的设计就是如此。
她又上网查了查,才知道这种设计叫做“玦”。依照她查到的说法,这种“玦”是先秦所有的装饰物,后世鲜见。
“没那么古老吧。”骆璟夕自言自语,“肯定是个什么仿制品。”折腾了半天,她也腻了。反正是十二块钱买来的廉价玩意,她随手丢在床头柜上,不再去理会。打了个哈欠,她缩进了被窝里,准备睡了。
而台灯之下,放在床头柜正中的玉玦,却渐渐隐射出一种奇异的光芒。从清浅的白色到翡翠一样的碧绿,像是北极光一般流光溢彩,又像不可捉摸的灵魂之光,虽无法触及,却灵动毕现。
骆璟夕摘下了眼镜,没有看到窗帘翕动,也没看到房间中央有浅色的光芒在流淌,凝聚,成形。
直到她突然听到有一个声音轻轻叫唤,“锦儿。”
骆璟夕呆呆地注视着床边一个晃动的虚无缥缈的身体,足足有十秒钟,她才突然“哇!”一声尖叫,同时像被弹簧顶了一下,一蹦老高,窜出了被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