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因快到饭点的功夫,四位少爷便也留在了颐年堂陪着老太太说话。加上几个媳妇,孙女一堆人到是聊得极为开怀,老太太脸上更是挂满笑意。她逗着头回见面的祝泳,对煜哥和灼姐也十分宠爱。祝泳看着她笑着倾听儿孙们说着话,没有丝毫的不耐,脸上始终带着温柔和蔼的笑意与满足,突然觉得深宅大院里的女人最终的归宿就是这样了,儿孙满堂,齐乐融融。不过老太太最大的幸福是碰上了老太爷这样的人,虽然老太爷去得早,但祝家家风清正,没有小妾姨娘勾心斗角,但也没有庶子庶女给她添乱,何况老太爷去的时候,大老爷也已经成家立业了,也撑得起祝家的门户。
老太太虽然一边关注着两个曾孙,但也偶然把视线转到了祝泳身上。见她一副沉静自然,似乎在想事情的模样有些好奇,却也没打搅她。
安氏拉着祝泓正在一旁对他平时的生活课业之类细细询问着,虽然去年亦见过儿子,但是此次回来猛一见到比去年又拔高了一头,脱去了稚气,渐渐稳重起来的儿子,仍是心情极为激动。
祝泓一面回答着安氏的各种问题,又看着正面色淡然身姿直立坐在罗汉床上的祝泳对着安氏说道:“妹妹好像比去年要沉静了许多。”
安氏一愣,看着神情淡然得像个成年人一般的女儿,却也没有多想,只对祝泓道:“也许是长大了吧。”
祝泓笑笑道:“煜哥儿跟她一般大,平日里还喜欢嬉笑打闹呢。妹妹也太沉静了些,到不像个孩子。”
安氏笑着轻拍了他一下,“混说什么呢,女孩子家家的,可不就是要稳重淡然?她这回回来的路上大病了一场,好了之后就这样了,我也问过大夫,也没说出过一二三来。平日在我跟前也是喜欢撒娇的,只要你们都好好的,性子就算拧些娘都不操心。 ”
祝泓听到妹妹大病一场,忙追问道:“如今可是好了?要不要再请太医来看看?”
安氏连忙摆手道:“早就好了,在船上的时候还学着绣花写字,我到是喜欢她现在这样,以前在江州真是大闹天宫,成天淘气。”
安氏边上坐着的是二太太顾氏,听到他们母子二人说着祝泳,也细细打量着祝泳,笑着对众人道:“瞧瞧咱们家五姑娘,真是文静得好!”
众人都转头去看祝泳,因祝泳正在神飞天外,到也没注意她们的目光已经盯在自己身上。
四姑娘祝溪笑着朝祝泳喊了一声:“五妹妹!”
祝泳的思绪被突如其来的一声“五妹妹”打断,正想着“五妹妹”是叫谁呢,边上和她一样大的煜哥睁着大眼看着她道:“五姑姑,你在想什么呢!”
祝泳才回过神来,自己排行第五,可不是五妹妹,又见众人都朝着她笑,便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又摸着自己的脸呆呆道:“你们都看着我做什么!”
众人哄然大笑,二少奶奶蒋氏笑道:“我还道五妹妹是个文静的,没想着原来是神游天外去了!”
祝泳一头黑线,只得装出个笑模样道:“哪里哪里,我平时可文静啦,不信你们问我娘就知道。”
老太太拉着她的手笑道:“听你这话就知道你平日里定也是个淘气的。不过这发呆的模样到是跟你祖父极像。”说着面上露出追忆的神色来。
祝泳正想问问这位极有名望的祖父是什么样的时候,一直在边上面色冷淡,有些沉默寡言的大太太蒋氏便道:“老太太,儿媳先下去安排一会儿的席面。”
老太太被她的话从回忆中惊醒,到也没有觉得不高兴,只是淡淡道:“去吧。”虽然那个人已经不在了这么些年,但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点点滴滴在她的心里是那样美好,不可忘却。看着周围环绕着的儿孙们,老太太面上依旧含着笑意,他说过,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希望她不要掉泪,这样就算他在地下也会觉得心疼。他还说,阿霞,我最爱你的笑。她在他灵前只哭了一次,然后脸上始终带着温柔的笑容,这样多好,她的身边都是他与她血脉的延续,就像他一直陪着自己一样。
老太太看了一眼众人,扫过左手无名指上陪了她四十多年的金刚石戒指,笑道:“你们哪,都是太小心翼翼了。老太爷在的话,也只会喜欢你们热热闹闹的。”
周围的气氛只冷了一会,二太太顾氏便道:“那今天晚上给三弟妹接风,老太太可要拿出上回珍藏的‘桂花酿’来才行!”
老太太笑着嗔了一句:“我就知道你这馋猫总是惦记着!行,今天晚上拔三坛给你们,醉了可不要找老太婆的麻烦!”
二姑娘祝泠便拍着手欣喜道:“哎呀,那今日可有口福了。”
三姑娘祝滢拿着小扇掩口笑道:“二姐姐可不要像上回一样醉了之后緾着人家念诗!”
二姑娘脸上一红,嗔道:“看我不拧了你的嘴!”
祝栩看着她们斗嘴说话,脸上带着淡淡笑意。然后慢慢垂下头盯着画着小猫扑蝶的罗扇,兀自想着心事。她是已经内定的太子妃,行事必须大方稳重。
祝泳跳下罗汉床,走到祝栩身前,脆脆地叫了一声:“姑姑。”
“恩。”祝栩抬头看着她,“泳儿有什么事吗?”
祝泳笑着看她,脸上露出两个小梨涡,“我看姑姑好像看起来很寂寞的样子。”
祝栩失笑道:“什么寂寞不寂寞的,小孩子不要学大人说话。”
祝泳眼珠一转,想了想道:“那姑姑陪我玩!”
“那你想玩什么?”祝栩看着她,脸上的温柔神色与老太太极为相似,但更多了一分端庄贵气。
“恩,不如以后姑姑教我识字好了。”祝泳侧头道。
祝栩点点头,“那你以后每日上午巳时来惜时院找我吧。”太子明年三月便满十八岁,她呆在家里的日子也不长了,宫中礼仪之类的,早已学完,剩下来的时间用来教导一下小侄女也不错。虽然宫里来的嬷嬷对于之前她在家里的言行有些意见,但经她劝说之后也没再说过什么。以后难免要与其它女子勾心斗角,但她也并不怎么害怕。虽然她是在没有小妾姨娘的家庭中成长出来的女子,但是为了祝家的将来,斗上一斗有什么关系。她的见识不比男儿差,就连自家大哥也相当肯定,有些什么事,也会叫她去书房一起商量,做为太子妃,必然要有些政治敏感度。如果她整天只会伤春悲秋的,皇帝也不会选她,她有这样的自信。
这既是皇帝对祝家有拉拢之意,也是为太子亲政做准备。
当今皇帝不喜女色,从政二十多年宫廷妃嫔也只有二十几个,皇长子、次子都是皇后所出,唯有皇三子则是陈淑妃所出。陈淑妃在宫廷里虽然宠爱不多,但她却是手握二十万兵马的定安侯嫡长女。虽然皇三子比太子小了七岁,但十分聪慧,有些方面比太子还出色。定安侯因此有些别的打算也不一定。不过皇后娘家赵国侯府名声不显,当时也有为了防止外戚过强的原因,因此太子在兵权上除了自己的外祖徐国公府可以依靠,清流上便只能以祝家为重。祝家兴起虽不过几十年,但祝老太爷的风采到如今仍旧被人传道,这也是皇帝为什么要祝栩入主东宫,但是也选了握有兵权的徐国公府徐四小姐则为太子良娣。祝栩稳重温柔,徐四小姐则性格有些彪悍,在太子还没有登基之前,她们是一条船上的。而当太子成为下一任皇帝时,到时侯就看谁能抓住太子的心了。虽身为女子,她也要为祝家谋一个富贵荣华的长远家业来。
“大老爷,二老爷回来了。”仆妇在门口打起水晶帘,两个男子走了进来。走头的大老爷祝松穿着褐色交领直裰,面容严肃,下巴上留着长须,后面的二老爷祝杉穿着浅蓝色道袍,神情温和,二人走到老太太前面先给老太太请了安,祝松转头看着安氏一眼道:“三弟妹回来了。”
安氏向二人行了个福礼,点了点头道:“是。”
蒋氏走了进来,向着老太太道:“时辰也差不多了,是不是现在就去花厅用饭?”
老太太道:“走吧。吃过饭,老大、老二,老三媳妇栩儿留下,我有些话要与你们说。”
四人皆点头应了,然后一干人到了花厅,分成了四桌,男人们一桌,女人们两桌,孩子们则由奶娘带着坐了一个小桌。
祝家以仆妇丫环并不多,除了老太太身边是四个大丫环,十个二等,三等粗使仆妇不记之外,太太们都是身边两个大丫环,四个二等,六个三等丫环,而姑娘身边则是一个大丫环,两个二等,四个三等,少爷们身边多用小厮,一般是一个大丫环并两个三等和四个小丫环,这也是为了不让乱了风气的缘故。因此此刻在边上伺候的也只有几个院里的大丫环。
杯酒和乐人微醺,晚宴之后,安氏将祝泳托给祝泓,又嘱咐刘妈妈好生照顾着,便与祝松祝杉并祝栩一同往颐年堂的书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