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女身相遇1 ...

  •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
      雨后江天晓。
      独有庚郎年最少。
      [上“穴”下“卒”]地春袍,
      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
      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
      翠色和烟老。

      听闻得先生说那公子是个大贵之人,我便天天望穿秋水似的盼着等着,拣了高枝,麻雀变成凤凰,大多数人的一生的心愿不就如此吗?
      过了几日,忽地对面也开了家客栈,条件和我们差不多,但是这价格便宜得多,。店里的生意本就算不上人流涌动,这样一来,越发门庭冷落了。我这跑堂的也就有些闲了下来,看着 李先生很专心的擦着手中的桃,忽而想到自己可是多久没有吃到自己最喜欢的拔丝苹果了?回到古代吃的东西确是比不上现代的山珍海味,连家常小菜也是不如的,种类还忒少。
      “自己不是会做麽?当时在餐厅打工的时候,恰巧因为自己嘴馋,偷学了几招。”
      一, 把苹果削皮,四面切,中间的核不要。然后把苹果切成小块。装盘
      二,半碗面粉,加水,成稠糊状(按苹果量而定)
      三,把苹果块放面粉糊里,让面粉糊全包住苹果块
      四,锅里放油,以盖住苹果块为好,用小火到三成热
      五,放入苹果块,两边煎成淡黄就行
      六,再把煎成淡黄的苹果块上再裹上一层面粉糊糊
      七,再放入油锅煎成黄色,然后装盘
      八,再在油裹里倒上白糖,用小火熬,直到桔黄色,成糊状
      九,倒出锅里的油,留着糖糊在锅里。把苹果块倒入锅,搅拌。
      虽说是在唐代,但做拔丝苹果的味料还算齐全,于是开始去厨房鼓捣起来,很快便把该用到的调料都找齐了,才发现,最主要的东西:苹果!竟然没有!敢情唐时还没有苹果么?岔岔然拿了旁边一大堆桃子出气。算了,拔丝桃子还没有吃过呢。
      出锅即食,尝一口,什么怪味道?怪不得餐馆里面没有这道“拔丝桃子”,味道还真是怪,吃了几口,“啐啐”觉得就不想吃了。想想如今这行情,能吃上这个,已经是很满足的了。
      米子老远就一个人坐在椅子石阶上,见我很悠闲地自顾着吃什么很美味的东西般,走近忽地抢了过去,“泪小哥,吃什么玩意呢?咋从未见过?”
      我见他吃得高兴,索性把盘子都给了他,反正自己也吃了个尽意,“家乡小吃罢了。喜欢全拿去。”
      对于这100多年后的东西,米子果然很喜欢,末了想起道:“我拿去给账房尝尝!”说完舔舔手指头,端着出了院子。
      一会儿米子又兴冲冲的跑进来,手舞足蹈地说:“泪小哥,你这东西大家都着实喜欢着哪!有客人还当场要这菜呢!诺,”边说还边比划那些人的兴奋好奇。米子扳起指头认真的数了数,道:“有五位客官点了呢?”
      “哦这么多么?好,让他们等等。”
      我下了厨房,想起唐时的人极喜欢甜品,武则天当政时,女人天下,女人也就不用再担心自己身材问题,何况唐朝以胖为美,吃点甜食,让身材变得更丰满性感些,也就成了女人追求的时尚。
      五盘桃子端到桌上,那些公子小姐们先是小心翼翼的尝了小口,而后争夺起来,待到发觉可口时,盘子早见底。末了还不顾自己玉树临风、窈窕淑女的形象,把残渣一并都吃掉。
      他们五盘是最好的证明,在之后,人们争先恐后的点名就要它。
      这一日,特别开心,看到现代的菜那么地受欢迎,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心中洋溢的乡情的浓浓的、暖暖的。尽管曾经那个家乡让我备受伤害,让我痛苦心碎。可是那毕竟也是我的家乡!
      撑着满身的劳累直到晚上客栈打烊,客人散尽。没有想到拔丝桃子到唐时这么受欢迎,有了第一批以身试法的五个人,接下来一发不可收拾,客人们全部都要这菜,于是我忙了个天昏地暗,累得腰酸背疼。因为长时间站在锅前,僵立的腿脚都不知道怎么走路了,因为一直拿着铲子挥动的原因,手就只能一直保持高抬的动作,还是米子使了劲的把它给扳下来,可是扳下来后又上不去。这时我心里在想:厨师,他们是怎么样克服这身体部位僵硬的难关的?难不成他们天生筋骨柔软?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躺倒床上,想着自己白天的辛苦,那么多人喜爱,也算是小有成果。诶,对了!既然唐时人这么爱吃……
      当下,顾不得身子的的疼痛,赶着往李先生房间里去,说了个主意。

      第二日,在庶文客栈门口,写了张布告:“今有甜中极品“拔丝桃子”,因掌厨原因,每类限二十盘,欲尝请出价,高者得之。
      布告贴出一小会儿的功夫,前面就聚满了看热闹人士。我见人头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了,向李先生点点头。他走出客栈,在布告跟前朗朗道:“昨日有人幸得尝过,味道大家自然可以打听的。咱客栈用特殊桃子和独家创制的长线金丝加以秘不外传的菜谱而得。小店近日有幸请得这位大师出手,可惜大师因为年岁身体原因,每日不能太过劳累,所以只能定数二十盘。若有哪位小姐、爷儿对这菜干兴趣的,大可出价,一尝新鲜与美味之佳肴。”
      我听到围观众人中有人大着嗓门道:“那菜,我还是生平第一次吃到,那甜味,叫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后面一白衫书生道:“说的极是,昨日小生有幸分得几口,咽下肚里去,那甜味,才是真正的甜味。你们知道那‘拔丝桃子’什么颜色吗?不似黄金比灿烂,不似月儿比光芒。诸位,诸位,不喊价,我可要了。”
      这时,在他身旁的另外一位蓝衫士子道:“可再美味,这喊价得之规矩,却从未有过,我行大唐千里,也未曾听说客栈有如此的做法啊?奇了。”
      又道:“想必是此客栈为蝇头之利,不惜欺骗众人耍的些小把戏。当日玄宗为贵妃大选荔枝时未尝听闻得有喊价之事,看来如今青出於蓝胜於蓝,大家伙都精明至极了。”
      那喊价得菜计,本来就是我想出来的。冠上老年名大厨的封号,秘制菜谱的吸引,再加上每日数量的限定和喊价的规矩,这些公子哥儿和小姐们,不为那美味所动容,也得为喊价争抢的虚荣攀比心所迷惑。
      我倚在门口柱子上,看向那位发出疑问的公子,真是一副电视剧的文弱书生真实版,略大的衫衣更显得他的盈弱,脸孔过于苍白,看起来毫无血色。不过他看向布告的眼神是玩味的,透出一股不屑的眼光。
      我笑了笑:“公子如果不想,大可不必在此凑热闹。只是小店这桃子金贵得很,怕是公子吃不了葡萄说葡萄酸!”
      李先生看了我一眼,道:“各位,各位,一盘底价白银铜钱100文钱。欲出价者店里请。”话音未落,围观众人均涌进店里,我扫了一下,平日显得很宽松的厅堂似乎太小了。那公子被我一阵抢白,红了脸,在那儿站着不动。我道:“公子要去么?”
      他收了手里的扇子,“哗”!昂头道:“今儿个,我到是要瞧瞧。”
      因为自己就是那个吹嘘的大厨,见人实在是来得太多,我只得先进去准备,米子不时来告诉我外面的消息:
      “哇,王家公子已经加到1两了。”
      “啧啧,赵小姐可真是的,都加到2两500钱了。”
      “那日胡闹的泼皮霸二爷,威胁众人谁要敢抢,他就打断谁的腿。”
      “那张家千金,抬出了自己督令父亲!”
      在米子的一惊一乍同时,19盘已经有了着落主儿,最高价者到了3两200钱,已是在我意料之外。最后一盘了,我隐约听到有人已经叫出3两的高价,这时,寂静无声,3两,对于个小客栈的菜什来说,已是天价。3两啊,到了现代那可就是6000块钱了。洛阳的这些爷儿小姐们,还真是一掷千金阿 !

      —————————————————————————————————————————

      [[[来古代后,我仔细的用粮食差价来换算过古今钱币的兑换率。唐朝的银子还真的是超级值钱。一般人家根本就存不了银子!
      “上白米(石)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   白面(斤)九文   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一两黄金=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
      看古装电视剧电影的时候,以为上面的人随便一掏就是几十两几百两的,以为一两银子不就那么回事嘛?自己亲自经历了后才真正懂得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女身相遇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