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梦丽娘,是昆曲女伶追求的最高目标。昆曲自发端以来经过了漫漫六百年,其间诞生了众多作品,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最是脍炙人口。跨越时代,演出一遍又一遍,观者未曾厌倦。
      “临川四梦”之首的《牡丹亭》,文辞优美,意境深远;曲调隽永动听,能听得人神思恍惚,不觉之中落下泪来。自古以来,多少痴情儿女,听了曲子,被里面的话语牵动了暗藏的心事,遂辗转反侧,叹息不已。
      牡丹亭边花红柳绿,春色无边,可惜无人玩赏,只能一任这片美景静静地凋敝。
      梦中金风玉露一相逢,醒来发现是梦,不胜凄凉,相思成疾,直至一病不起,成了香魂一缕。
      谁知道这份思念到死不曾断绝,为了再度相会,小姐越过阴阳的界限,夜夜寻访爱人,书生掘开坟墓,奇迹随之发生——死者复生,再续前缘。
      前世,今朝,来生,几度轮回只为了遇见同一个人,悲喜,哀怜,伤痛,只是三生石上一场梦幻。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方为情之至也。

      《牡丹亭》这出戏虽然演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两人的生死恋情,重头戏还是在饰杜丽娘女演员身上。剧本前面三分之一的篇幅,大部分时间都要靠女演员撑着台子,不只是唱词多,戏份重,而且台下观众的眼光都聚集在她一人的身上。一抬首一颦眉,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可有丝毫差池。女伶们学戏伊始,最初接触的剧本是《牡丹亭》,演得最多的剧本是《牡丹亭》,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牡丹亭》。
      “梦丽娘”这个称呼,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杜丽娘是在梦中与柳梦梅相会,因梦成就了一段姻缘,所以她的戏份大多与梦境有关,梦中,如何演得亦真亦幻,别具风情,往往体现出演员功力和领悟力的高下。
      二是这出惊动了三界的传奇本身就如同一个盛大的梦境,一旦投入到演出当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会深深地沉浸进去,无法自拔。

      还记得那个傍晚,夕阳从纱窗外斜照进来,疏影沉落,房间里像是蒙着道道纱帘,物和人都看不真切。老师穿着青莲素褶子,白裙曳地,依依垂在在脚边,如碧玉山下水长流,她坐在镜子前的榉木圆凳上,一动不动,人像是定住了似的。我悄悄地走近,在离她还有两三步的地方停下,轻轻唤了声,“师傅”。
      仿佛从睡梦中惊觉,镜中人有片刻的颤抖,双肩松弛下来,缓缓回首,萧然意远。师傅的声音听起来很遥远,“三儿,你告诉我,这是不是梦啊?”我正想说看见师傅定妆的样子,我以为自己在做梦呢,她复又叹了口气,幽幽地说,“真也好梦也好,要是梦的话,就不要中途停下来,至少让人把它做完。”
      一个人,对着一种技艺,奉上全部的至诚,视为生存的意义,比生死更大。
      只是那时候,昆曲对我来说还只都留在接触没多久的程度上,不晓得还成为一种痴迷,光是唱上一小段,就会觉得觉得心里被填得满满的,什么都不会去想,因为什么都有了,都在曲子里。
      那个时候,做梦也想象不出来,“梦丽娘”有一天也会成为我的一个梦想。
      十六岁的春天,一切的邂逅从那时开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