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缘起 ...
-
“缘”这个字,大家常挂在嘴边,缘聚、缘散、缘起、缘灭,昔日的佛教用语,不知不觉已成为中国思想的一部份。
万事万物皆由因缘和合生起,任何事物,包括内在与外在,生命与无生命,都是由因缘组合而成,因是形成事物的主要条件,缘是形成事物的次要条件。主因次缘一但相聚齐全,事物便可生成;待生成的因缘条件消失,事物便会随之散去。
花开花落是缘起,擦肩而过是缘起,蓦然回首是缘起,相知相守是缘起。
“无自性”的概念,架在“缘起”的概念之上。所谓自性,指的是自我独立、恒常不变的本性。依于缘起,自性是不成立的,任何的人事物,不可能不依附任何条件而独立生、灭,并且无时无刻地在改变、抽长。所有的事物,就在因缘聚散中生灭轮转,所以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生灭的自体及常住不变的自我。
自性是空,万物皆因缘生起,故曰“性空缘起”。
事间各种人事物的存在,佛教称为诸法、诸法相。缘起是世界诸法的现象,而性空是世界诸法的本质。诸法在世间随因缘生灭,所以佛家说:不执着。因为所执所爱所惑的都是空,永远会改变、消失;而我们常说:惜缘。因为我们所爱所执的转眼间就会改变消失,所以我们珍惜现在,珍惜所爱。
同样的缘起性空,让不同的人,用于入佛理与不入佛理,看似不执与执的差异,但它们却不冲突。佛家要人不执,但佛家也教人慈爱,不执是为了脱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苦恼,爱与执未必是反语,未必是冲突。因为有爱世的心,才会有佛和菩萨的渡世。
爱不要偏执。依循不伤害自己,不偏计固执的方式去对待,缘起就聚、缘灭就散。珍惜缘份感情是不该带来了困扰烦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