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在客栈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早上我们精神抖擞地往应天府而来,一路无话,果然在第三天的傍晚到了。人马都很疲惫,我坚持就在城内一条繁华街道找一处客栈住下,辩说师父本意让我们经历社会,而且逛街的时候可以顺便寻访那灵姑。大师兄熬不过我,就听从了。
      达到应天府的第二天,天气晴朗,虽然是夏季,但并不很热。早餐后我就和大师兄去逛街了。
      这应天府原是明朝的首都,太祖朱元璋和惠帝朱允文曾在此治理天下,成祖朱棣“靖难”成功后迁都北京,应天府成了留都,所以称为南京了,这里的繁华可想而知,我先前见过的桑园镇集市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虽然见识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繁华,但我仍然对古代的都市好奇,在干娘家时没钱也就罢了,现在傍了个款哥,我的购物欲空前高涨,花别人的钱就是不心疼啊。倒是大师兄虽久居深山,但看上去并不热心,脸上一副平静无波的模样。
      逛了大约一个时辰,我已经买了四根金簪、五套衣服、六根丝络和七块手帕,但依然兴趣高昂,还好这些东西都是小物件,大师兄背着也不会累。我刚想换一家店继续奋战时,大师兄红着脸欲言又止地道:“我带的银两不多,你,你……我们省……省着点花……”
      真扫兴!出门不多带钱还出门干嘛?“算了,不买了!”我趁机发发小脾气。
      远远地看见前面有一大群人围观着什么,是不是什么东西在打折?我立刻忘记了刚才的话,发挥出了血拼精神,“噌噌”就窜了过去,奋力排开众人钻了进去。
      定睛一看,KAO,只不过是一张告示,用得着这么多人围观吗?我读书时为了看港台的文献,曾经学习过几天繁体字,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这是一张某赵姓乡绅家招名医的告示,上书着:
      “小女云容染患恶疾,全身及眼白呈明黄,不论高下门户,远近地方,一应人等能以奇方医得痊愈者,可自愿选择赠银千两或以此女嫁之。立此为照!”
      这些看榜的人人咽唾,议论纷纷。我自己也是倒吸一口凉气,猛咽了两次口水:一千两银子啊!能买多少漂漂衣服、包包、鞋子啊!
      近旁有人议论道:“这小姐身体娇贵,赵老爷舍着钱医治,请了十数个良医,今日换方,明日改药,但均无半点效果。唉,有心无力啊。”
      另有一人道:“想那小姐花容月貌,若鄙人能医……唉,痴心妄想罢了……听说他家已经因这病死了两个丫头,我们还是保住自己的命罢。”
      我咽着口水挤了出来,拉着大师兄,和颜悦色地道:“师兄,你会不会医术?”
      大师兄犹豫了一会儿,道:“倒是通些医理,但往日多学的都是解毒的法子,我们百花谷又无人得过黄疸。以前曾听爹爹说起过,该病一般由肝脏而起,且极易传染。”
      什么,什么?黄疸肝炎?
      天呀!地呀!我天天想着发财,到今天你才来照顾我呀。这黄疸肝炎(就是甲肝)在21世纪已经非常常见易治了,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得过,吃了两个月的中药就完全治好了。当时我躺在家里养病无聊,曾向作医生的姨夫借了书,结合自己的病情仔细看了这方面的内容,现在仍然能记起我当时所吃的大部分中药,真是天助我也。
      我一把抓住大师兄的手,紧张地道:“如果我知道用哪些药可以治好黄疸,你会不会把脉,然后按病情下药?”
      大师兄很惊讶道:“你知道用哪些药?你如何会知道?”
      “我小时候得过这病……”我得意忘形。
      “你得过这病?为何师兄不知道?”
      我急了,恶狠狠地说:“你怎么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啦!你到底会不会把脉?”
      “哦,会的,只要有药方……”大师兄仍然不相信我说的,怀疑地瞪着我。
      “行啦!我们现在挣钱去,回头我再告诉你。”我不容置疑地道,拉着他的手重新挤进人群中,一把撕下了那张告示。
      跟着守告示的奴才来到赵乡绅家,自打进了门后我的嘴巴就没有合上过,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有钱人”,满屋子都是古董啊!
      看过《红楼梦》没有?那个秦可卿屋里都有什么?哎呀!啥是武则天的宝镜?啥是赵飞燕的金盘?啥叫安禄山的木瓜?啥是寿昌公主的床榻?我的唾液腺呀,今天你分泌的口水实在是太多了。
      进了内宅,大师兄就停了步,我亲自掀开了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那赵云容小姐身上盖着西子浣过的纱衾,头枕着红娘抱过的鸳枕,果然是“云想衣裳花想容”,真真纤姣非常,世所罕有。虽然此时面色蜡黄,但更添西子之风。
      我牵出赵小姐的纤纤玉手,让大师兄诊了脉。我装模作样地吩咐赵乡绅道:“小姐所用碗筷、毛巾、脸盆等物,每天都要用滚水烫过,而且要绝对与其他人的物品分开,不得混用。侍奉的丫鬟要注意,最好用手绢包着口鼻,而且手绢要经常换洗,也不能混用。其它的嘛,我们先到外屋斟酌用药,让小姐得到充分的休息。”
      赵乡绅赶紧带我们到外屋喝茶,我和大师兄装作思考的样子来回踱步。赵乡绅不敢打扰我们,自带着下人避开了。
      大师兄一看左右无人,赶紧抓住我,焦急地说:“你真的知道药方?快说。”
      我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才说:“每个人的身体强弱不同,病理也不一定相同,我说药方,你要斟酌着每种药用量多少才行。”
      “这个自然。”师兄道。
      于是我讲了“黄连、茵陈、枝子、甘草”等等十几味中药,大师兄根据赵小姐身体的实际情况做了添减。
      我叫了赵乡绅自去找人熬药,又吩咐三天作一次复查,保证两个月内还他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姐来。(其实我说大话的时候,心里一直在祷告:老天爷呀,观音菩萨呀,如来佛祖呀,千万千万让我的药方灵验啊!)
      赵乡绅喜滋滋地给我们安排了住处,每日好酒好菜锦衣玉食,这样就省了我们住客栈和吃饭的花销了。嘿嘿,我还是蛮会过日子的吧?
      大师兄一直很担心治不好赵小姐,又着急要去寻找天仙灵姑,于是我很乐意地拉他每天去逛街,美名其曰“体验生活”。哈,这也是师父吩咐的任务之一嘛,当然要认真执行啦。
      大师兄的医术可真不是盖的(其实是我的药方厉害啦),七天后赵小姐已经能吃能喝,还时不时下床溜达一会儿。喜得赵夫人更是不停地到我这儿嘘寒问暖,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差点忘记我是谁了。
      又过了两天,忽然接到了二师兄的飞鸽传书,我们的前人杨过同学不是用大雕的吗?怎么现在反倒退步用信鸽了?这句话我没敢问师兄,估计他也说不出原因。
      二师兄的信中说,在云贵找了这半年,至今没有见过灵姑到底是个什么形状,昨天他和师姐偷听到,大理的那伙人已经直奔江浙来了,所以让我和大师兄原地察访,顺便等候他们,一个月左右就会与我们会合,一定要抢在那伙人之前找到灵姑。
      我本来就对什么“灵姑”不感兴趣,能在这儿不走正合我意,顺便向大师兄炫耀一下我的“先见之明”。大师兄现在无话可说,只能安心陪我逛街了。
      大师兄一直对我如何知道黄疸的药方很好奇,总是问来问去,我被他烦得要死。这家伙平时看起来蛮稳重的,怎么现在像唐僧一样婆婆妈妈起来,热爱学习是好事,但也不至于非得把锅打穿吧?这不,他这会儿又在唠叨了:“紫芊,你何时得过这病啊?我怎么不知道啊?从你2岁入谷后,我们一直都在一起,我怎么不知道你得过这病啊?……”
      我已经受不了了。鲁迅先生不是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明言吗?很显然大师兄没有听过这句话,我不想灭亡,所以终于爆发了。
      “拜托,不要唐僧了行不行?不就一个药方嘛,值得这么叽叽歪歪没个完吗?再罗嗦下去妖怪全都自杀了,小心观音姐姐一掌拍死你!”我恶狠狠地打断了他。
      “唐僧怎么啦?唐僧很爱罗嗦吗?唐僧罗嗦妖怪就会自杀吗?……”这家伙真的成了唐僧了!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不会再说上面的那句话了。
      我忍无可忍,大叫道:“My god!Shut up!”果然他接着就问:“卖糕的为何要杀他的阿婆?” 天哪,让我死了吧!
      我嘿嘿笑道:“因为他阿婆太罗嗦了!”然后很潇洒地抓起钱袋就冲出了房门,留下了仍然丈二摸不着头脑的大师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