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盛夏。七月。
烈日几乎把人烤成片片干瘪的标本叶子。
都市里最不怕热的,便是假期里的年轻人。同学间邀约了吃冰看电影,讲好时间在电影院大厅碰面。
往公车站台的中途看到不为与他那台小小红色机车。
机车旁的女孩子俏皮可爱,与不为相当的年纪。不知道男伴同她说了什么样的笑话,笑得半伏在他肩上,声音清脆如铃铛。
她还在犹豫要不要避开,不为已看见她,大老远朝她招手。
她只好走过去,笑笑地看住他们,不说话。
不为并没有介绍两个女生相互认识,他扬起手里一只文件袋,夸张地哀嚎:“昆明,请帮助我!我实在分身乏术。”
她看一看腕表:时间尚早。
于是问他,要送去哪里呢?我只得30分钟。
不为眉开眼笑:“那已经足够。”将烫手山芋扔给她,“地址在纸条上。多谢你。”
那少女跨上机车后座,两个人嬉笑打闹着离去。
她展开纸条,是伯父的钢笔小楷,看来是要交给哪一位的资料。
好在和电影院大致方向相同。她在路边买一支冰淇淋,一边吃着去搭公车。
该处位于城市最最繁华的南面,却闹中取静,环境高尚。社区小道两旁种一排古老的法国梧桐,树身上缠着不知名开白花的藤萝,香气扑鼻。午后刚洒过水,泊油路面散发出一股子淡淡的蒸汽味。有嘹亮的蝉鸣自树荫间传来,仿佛单调的催眠童曲,叫人不由自主的松弛。
她到七号按铃。
但屋主似不在房内,铃声响过三遍,自动断掉。
她握着纸条上一串阿拉伯数字,环顾四周,这上下哪里去找公用电话亭?
她有些懊恼,电影快要开场。
这时,身后传来犬吠,她转过头去,首先看见一只神采奕奕的哈士奇犬,一棕一蓝的眼睛似玻璃球,和她拉开一点距离,友善地围绕着她转圈圈。
她不禁微笑:“嘿,你是谁?”想摸摸它鼻尖,又担心它忽然发难,手伸至一半缩回来。
“墨尔本。它叫墨尔本。”
咦,她认得这个声音。
直起身,才发现对方比印象中高大很多,她需要仰起面孔,才能望进他眼睛里去。
不知道什么缘故,她自觉轻微的紧张,像在学校公开课堂上被抽到回答问题,即使熟记答案,众目睽睽下仍然不能坦然。
终于她想起文件袋子:“你好……伯父让我送这个过来。”
他接到手里,点点头:“请进来喝杯水。”
分明只是礼貌的邀请,但她听在耳中,却似被施了魔法的咒语,冥冥间自有一股吸引,不容抗拒。
他的公寓在第二十二层,房间宽敞明亮,陈列简洁舒适。最精彩是客厅东面和北面两堵墙齐齐拆掉,换作玻璃墙面,可以眺望到城市中心广场去。
站在窗边会产生一种临崖的晕眩感。
“会不会不小心碰碎了玻璃摔下去?”她好奇心起。
他笑了,因她的孩子气。“是特殊的强化玻璃制材,除非特别猛烈的撞击,否则不会碎掉。将来家里有了宝宝,会在内侧加铸一层栏杆。”
啊,宝宝……是了,上次的婚礼。
她坐回沙发,埋头喝果汁。
他说:“好像还没有人正式为我们做过介绍。”
“我知道你。你是游。我参加过你的婚礼。”
“是。你穿白衬衣和制服裙子。”
她有点诧异,原来他记得她。随即想起那一次自己的冒失。以为他会当笑话讲起,然而他没有,他仅仅是说:“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昆明。”
“昆明。”他念一遍,想一想,“这是一座城市的名字。”
“是。我的父母在那个城市相识,所以给我这个名字,算作纪念。伯父才懂得取名字呢,所为和不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两者都有了,因而乐得做君子。”
“教授虽是理科出身,文学造诣也甚是了得。”
“你呢?”
“我?”
她看向伏在脚边的哈士奇犬:“为什么叫它‘墨尔本’?”
“我在彼处进修硕士课程三年。”
“但他们说你是伯父的学生。”
“念学士那四年,我主修教授的功课。受益匪浅。”
“但你并没有同伯父一样在学院的研究室里工作。你是做什么的?”
他沉吟,继而说:“我只是一个商人。”见她一面孔的迷惑,又详加解释道,“我负责将研究室的新产品进行包装和宣传,寻找合适的投资方。”
她认真点点头:“那似乎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他低头笑起来,可以看见类似某种兽类的牙齿。不很整齐,比常人尖锐,但是洁白。
她一直坐到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