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中秋佳节 ...
-
第十五章中秋佳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林家的四个主子正在桂花树下,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着那皎皎的圆月。
“母亲,你看我这个月饼的馅是蟹黄呢。”
“恩,那你喜欢吗?”贾敏见女儿问,忙回答道。
“玉儿喜欢。弟弟,你的是什么馅的?”
“我现在吃着的这个也是蟹黄馅。”
“哦,父亲,你看今天的月亮很圆呢。”
“恩,十五的月儿总是那么圆的。玉儿和晞儿可记得哪些诗词是描写中秋的?”
“父亲,让弟弟先来好不好?”
“自是可以的。晞儿,玉儿让你先说,你就先念首吧。”
“好。我想到的这首诗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那晞儿可知这首诗的意思?”林海听儿子糯糯的声音中带着丝甜腻,听得人很是舒爽,便伸手将儿子揽进自己怀里。
“知道,这首诗就是说,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此诗借用中秋赏月这一习惯,巧妙含蓄地把诗人的别离思绪表现了出来。对不对,爹爹?”
“对的。儿子,真棒!”林海亲了亲晞玉的脸颊,“玉儿呢,玉儿想到了没?”
“已经想到了,我这首是苏轼的《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王昌龄的《南斋玩月》‘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齐已的《中秋月》‘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卮。’”
林晞玉和林黛玉两姐弟就开始进行着背诗大比拼。
“夫人,我敬你一杯。”林海端着喝了,“希夫人,早日康复。”
“谢夫君。”贾敏端着酒杯小抿了一口。
“一转眼间,又到了中秋节。这已是我们在扬州过得第三个中秋了。”
“恩。以后,两个孩子要劳烦夫君一人照看了。”
“夫人,怎说如此丧气话。若孩子们听见,可不好。”林海说着望向在水池边玩耍着的两个孩子。
“老爷,不必如此忌讳。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也就是这样了。”
“哎,夫人,应放宽了心才是。”
“还望老爷答应我,在我去后,好好地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我自会做的。”
“老爷,我们成亲二十余载,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我为林家诞下两个孩子,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我也问心无愧了。我去后,若老爷你娶了继室,还望老爷将我的敏憩园留给两个孩子。”
“夫人,你今天是怎么了,尽说些丧气话。”
“老爷,你就答应我吧。”贾敏说着,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好好,我答应你。”林海见贾敏如此固执,只得答应。
“谢谢老爷。”
林海帮贾敏顺了顺气,无奈的看了眼贾敏。
“夫人,天凉。我让人先扶你回去休息吧。”
“那好,老爷你待会儿,带着孩子们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