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苟府学习 ...
-
第十四章苟府学习
两年后。
林家搬来扬州已有两年的时间了。
林黛玉从师贾雨村,学的除了女子本应学的诸如《女戒》《妇德》《妇言》《女论语》等外,还学了启蒙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格言联璧》,如今正在学四书。
这日林黛玉下学了,就到敏憩园去看望母亲。
走在路上,林黛玉想起母亲日渐虚弱的身体,不由很是担心,落了一阵泪。
贾敏在今年初春的时候就病了,如今已是夏末了都还没好,请来的大夫也只是开了一些滋补的药,又让病人静养而已。
“给母亲请安,母亲如今可好点没?”林黛玉向躺在床榻上的贾敏行了个礼。
“还是老样子,不过看到玉儿精神多了。”贾敏的脸苍白的似乎没一丝血色,见女儿这么贴心,心中很是欣慰。
“夫人,该喝药了。”赵嬷嬷(贾敏的奶嬷嬷)端着药走了进来。
贾敏喝了药,漱了口,吃了几颗蜜饯,才将口中的涩味压制住。
“玉儿,今日先生教了些什么?”贾敏净了手,用帕子擦擦手,重新躺好后,问道。
“今日先生没有教新的东西,只叫我临了十篇字和抄了一遍《桃花源记》。”林黛玉听母亲的问题,便放下吃着的糕点,擦了擦手,回到。
“恩,待会儿和母亲一起吃饭吧。”
“是,母亲。”
“恩,晞儿应该也快回来了,玉儿便在这里陪陪母亲吧。”
林黛玉见贾敏似有些疲倦,便不再说话,让母亲再养养神,休息一会儿。让人取了本书,便自己看了起来。
林晞玉跟着苟元林苟老爷子学习,除了要学习科举的所需知识外,还要学习琴棋书画、五行八卦、九宫推衍、奇门遁甲等,毕竟苟老爷子将他视作他毕生所学的继承人。
苟府,书房。
“何谓水,何谓油?”
“水,君子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沸汤者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油,小人也。其性滑,其质腻,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恩。那何谓君子?”
“首先,君子应存诚,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其次,君子应慎独,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再次,君子应宜家,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最后,君子应用世,不负天子,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做到以上四者,是谓君子。”
“好,好。那你何如?”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哎,这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难啊。那你如何看待不幸?”
“古语有云: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忍辱者,天不能祸;能无求着,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所以,我认为,不幸,就是这些人的进身之阶,但对弱者而言,不幸,就是他们的无底深渊,埋骨之因。”
“不错,不幸,对性坚者和性弱者是不同的。”苟老爷子,捋了捋胡须,继续说道:“人就应,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恩,谨记爷爷教导。”
“孔子说,一日三省。你如何解?”
“其实这就是要我们常常反省的意思。比如,常思终天抱恨,自不得不尽孝心;常思度日艰难,自不得不节费用;常思人命脆薄,自不得不惜精神;常思世态炎凉,自不得不奋志气;常思法网难漏,自不得不戒非为;常思身命易倾,自不得不忍气性。”
“我是不会要求你一日反省多次,我只要你能做到三日一省,就很是满意了。毕竟只有当人自己亲身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时,才能更进一步。”
“是,爷爷。”
“好了,今天咱们就到这里。留下来陪爷爷一起用饭吧。”
“不了,谢谢爷爷,今早请安时,母亲就让我要早早回去陪她用饭。”
林晞玉收拾好,便跟着苟老爷子的步伐出了书房。将书包递给在书房外守着的小厮,就扶着苟老爷子往外走。
“那好。你母亲还没好?”
“是的,爷爷。母亲还是老样子,问医吃药,没甚效果。您老也要注意身体,如今正是易生病之时。”
“恩,爷爷自己会注意的。”
“那,爷爷我就先回去了。”
“好,跟着哥儿的人路上注意了,可别磕着碰着哥儿了。”
“是,请苟老太爷放心。”
“路上小心。”
“会的,爷爷。”
到了苟府大门,那里的小厮们已经将马车套好了。林晞玉的马车远去后,苟老爷子才放心的由着丫鬟搀扶着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