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盘根错节 ...

  •   “王大人施粥了!大家快去啊!”

      忽而听到有人喊了一声,那些蜷缩在街道两旁的灾民顿时倾巢而出,开始向一个方向奔走,个个如豺狼虎豹一般,仿佛黄蜂过境。胤禩靠在胤禛身上,好不容易才在人群的拥挤中站稳了脚跟。

      “王大人?”胤禩疑惑的看向了胤禛,这汾阴的县令不是姓周吗?

      “大约是县丞王孝义,我们去看看吧。”胤禛对汾阴的官吏布署很是了解,除了县令周之秣以外,还有县丞王孝义和县尉李朗,就是不知道这二人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了。

      离着王府不远,就看到了人潮翻涌的景象,那些破衣烂衫的灾民乞丐争先恐后的围拢在门口的粥场处,看来,这王大人施粥并不是这两天才有的事了。

      “一个一个慢慢来,都会有的,唉!”王孝义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站在粥桶之后,将一些窝头和米粥分发给灾民。

      胤禛和胤禩站在粥场外围停下,看着眼前的景象。

      “这王大人什么来头?”胤禩问道,他知道自家哥哥有个好记性,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见过的没见过的,出身来历都印在脑海里。

      “是前汾阴县令王钟杰的儿子,王钟杰告老还乡之后他便一直留在汾阴做县丞。”

      “你怎么看?”胤禩又问道。

      “你又怎么看?”胤禛不答反问。

      “看来,你跟我想得一样了......”

      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爱人。胤禩跟胤禛之间,就是有这样一种奇怪的默契,似敌又似友,即使不用点明,也清楚对方的心意。

      “过去跟那个王大人说上两句如何?”胤禩建议道。

      “我正有此意。”胤禛言罢迈步向王孝义走去,胤禩紧随其后。

      王孝杰抬起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一转身的功夫,便看到了两名男子站在自己面前。通身的气派,虽然穿着粗布衣衫,却仍掩不去富贵之气。

      “你们是......?”王孝义面露疑色。

      “这位大人,我兄弟二人途经此地,想讨一碗水喝,奈何四处碰壁,唯有这里还算有点人气。”胤禛拱手言道。

      “哦,是这样啊!”王孝义点点头。

      “你们来得不是时侯,恰逢大水为患,这汾阴之内的百姓,能走的都走光了,不能走的也都成了难民乞丐。”王孝义命人盛了两碗水来,又搬出了几张凳子。

      “来,坐下歇一会吧,这附近的山路都被大水封了,不那么好走的。”

      胤禛和胤禩坐了下来,那王孝义也随之坐下,见那二人气度非凡,便忍不住开口问道。

      “敢问两位兄台贵姓?来我们这汾阴做什么?”

      “鄙人艾,单名一个禛字。”胤禛回道,这是当年他们这些阿哥出门办差乔装时惯用的名字。

      “这位是舍弟,艾禩。我们二人是贾人,去绛国投奔亲戚的。”

      王孝义目光在胤禛身上打量了一番,随即又转向了一旁的胤禩,眼中划过一抹惊艳之色。

      “这位小兄弟长得可真是俊俏啊!冷不防一看还以为是一名女子呢。”

      胤禛闻言心中有些不满,他不喜欢别人用惊艳的目光看胤禩......

      “王大人夸奖了。”胤禩言道,他自己倒是没什么感觉,他原身的样貌也是偏阴柔些的,出门时少不了被人诟病相貌,已经习惯了。

      “适才听得众人称呼您为大人,您是这汾阴的县令吗?”

      “鄙人不才,只是个小小县丞而已。”王孝义叹了口气。

      “如此天灾,县令何在?何以只有这一处粥棚呢?”胤禩问道,口气淡淡的,柔和的气质让人不由得放松了警惕。

      “汾阴的县令啊!不提也罢......说句不好听的,有他还不如没有呢!”王孝义提起这事儿,心中顿生一股愤慨之情,话也就随之说了出来。

      “这汾阴县令姓周,乃是周勃周老将军的家臣,大约是八年前来到我们这就任的。起初还算兢兢业业,没什么坏心思,我见他是周家之后,心中也钦佩,上令下效,将这汾阴治理得十分富庶。”王孝义回忆道。

      “时光过了有三年左右,汾阴来了一位叫李朗的人,性子十分豪迈又有一身好武艺,周大人见他是个人才便留在了官府里当了个捕快。这李朗也算有本事,哄得周大人十分高兴,两人不久就开始称兄道弟,还拜了把子。周大人提拔他做了汾阴的县尉,就是从那时候起,一切就都变了......”

      王孝义话匣子一打开,便连珠炮一样的,将许多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嘣了出来,胤禛和胤禩也只是静静的听着,时不时的插上一句,眨眼就过了有半个时辰。

      “王大人。”胤禩听了事情的始末,总归就是一个有志青年转变成贪官污吏的过程,没什么好关注的,他疑心的是令一件事情!

      “我刚刚途经了一家粮铺,本想买些干粮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可是那店家却说麦麸一斛要两百钱,即便是平常也要一百钱,心中觉得很疑是惑。在我们鄗县,普通麦麸粗粮,一斛卖上五十钱都算是贵的了,何以汾阴的粮价竟如此之高呢?朝廷拨下的赈灾粮饷都去了哪里?”

      “这......”王孝杰显然有难言之隐,目光闪烁不知该如何回答。

      想要知道一个人是不是贪官,这很容易,只要看看该官员治下地区是否富庶,百姓对其是否拥戴便可知。但是若想知道一个贪官背后的运作网,拿到他贪污的证据,却是难啊!一人贪污,则不免上令下效,当中涉及了太多人的利益,一不小心就有丧命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是巨贪,但是却依然能够混得风声水起。大家都知道他是贪官,却没有人敢办了他。

      胤禛和胤禩见状,便也不再追问了。抬头看了看天色,便起身道。

      “时间不早了,我二人还要赶奔下一个镇子,多谢王大人的这碗水,改日定当报还。”

      “那好。”王孝杰也站了起来,对着二人拱手道。

      “我就不便多留二位了,后会有期!”

      胤禛和胤禩离了汾阴县,便骑上马往回程走,打算归了御驾大部队。幸亏他们今日来了这一趟,才知道原来汾阴的真实情况。一路上二人骑着马,时不时的有对话声传出。

      “足足五年的时间,以汾阴的物价来看,这官商勾结显然已经形成了一道链条!周之秣小小一个县令,这样大动作的敛财都没有人奏报朝廷,定当是背后有人的。”胤禩分析道,当年的顺天府舞弊案便是这样,那可不是某几个人的问题,盘根错节,从下到上揪出了一串贪官污吏,整个顺天府几乎就没有干净的。

      他还记得当时有大胆者将‘贡院’二字改成了‘卖完’,还在大门上贴出了一副对联‘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以此讽刺左必蕃和赵晋。而后康熙派遣了尚书张鹏翮会同江南督抚严查此案,最后赵晋被处斩,左必蕃被革职,其他大小官员也都受到了处罚。

      “哼!即便这些人个个都是赵子龙,全都一身是胆,我也要把他们这浑身的胆子都摘了!”胤禛的办事手法一向是雷厉风行。

      “即刻下旨把那周之秣抓起来,严刑拷打,我就不信他不开口!”胤禛就是这个性格,对待这些贪官污吏的手段最是直接,宁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也难怪当年雍正朝的时侯一众贪官都是恨不得自杀也不愿落在这位爷手里。见他说出了这等话,胤禩就不免要劝着些了。

      “我知四哥生气,我现在也是恨不得即刻就摘了那周之秣的脑袋,但是解决了他一个算得了什么,不过一个县令罢了!我恐怕,朝廷上还有人帮他撑腰。打草惊蛇,则难免有漏网之鱼。咱们不如以其为饵,看看能钓出些什么来。”胤禩言道,他与四哥不同,一向是喜欢走怀柔政策的。大汉不是大清,这代王也不是雍正,四哥的雷霆手段一出,难免遭人诟病,他们现在还在吕雉的监视当中,行动不能那么扎眼。

      胤禛听胤禩这么一说,气性过了,自然也就明白了胤禩的顾虑,他微微笑了笑。

      “也只有你敢在我盛怒的时侯触我的霉头了。”总是那样云淡风轻的笑着,就像一股清泉,轻而易举的将心头的火扑灭。

      “我自是不怕被你骂的,当初你骂得还少吗。”胤禩柔柔的一句话,又让胤禛郁闷了,当初当初,又是当初......一失足成千古恨,他这辈子恐怕都不能摆脱‘当初’的阴影了......

      “喂!四哥,你的骑术什么时侯这么差了?弟弟我可不等你了。”胤禩一马当先,一扯缰绳便将胤禛抛下了老远。

      “我的骑术差?”胤禛失笑,顿时策马赶上去。

      “我那是让着你,就你现在这小身板,十个都不顶用。”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