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树和教育》第15章 李岩与红娘子(2) ...

  •   李岩虽是被逼上梁山的,但是他自己显然还是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的。他向众人建议投靠李自成而不是其他的“流寇”领袖,可见他早已看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一旦下定决心之后即刻放火烧家,断绝退路,足见李岩绝不是那种三心二意、拖泥带水之人。

      尽管已经有相当的思想准备,但是真正要走上造反的道路,对李岩这样的读书人而言,仍然还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风气,便会明白李岩的选择对他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东汉和明末,是士林中最看重风骨和节操的两个年代。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中,李岩以举人的身份“从贼”要承受的压力之大绝非我们今天的人所能想象。被当世的“正人君子”们斥为“士林之耻”、“衣冠败类”而争相唾弃固不待言,这在李岩是意料中事,他早已有所准备,虽然心中的痛苦仍旧不可避免,但毕竟还可承受。而妻子的误解终致无情决别,才是让李岩感到伤心难过的。

      李岩之妻汤氏,闻听丈夫要去造反,便苦苦劝阻,无奈李岩决心已定,汤氏绝望之下,自缢而死。死后遗有绝命诗一首,诗曰:

      三千银界月华明,控鹤从容上玉京。夫婿背侬如意愿,悔将后约订来生。

      从诗中可以看出,她与李岩的感情很好,还曾经相约来生再做夫妻。但是丈夫背叛了誓言,因此她很后悔有过这个约定。大概她临死前心情很平静,因此强调自己是“从容”赴死。全诗充满了悲痛、决绝之意。

      李岩得讯,悲痛欲绝。他是一个极重情义之人,不免觉得是自己辜负了妻子。其实,他并没有错。汤氏怪他无情无义,舍她而去甘心“为逆”。然而她不明白,只顾着个人的安逸幸福而坐视天下百姓受苦受难的人才是真正的无情无义。造成汤氏悲剧的绝不是李岩,而是礼教,是那些她平日一直信奉的《烈女传》、《节妇传》。

      在明末那样一个动荡、激烈的年代里,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免烙上这个时代的印记。李岩既然选择了与这个时代决裂,就必定要承受更多的痛苦、磨难和挫折。幸运的是,虽然汤氏离他而去,但是又有了一位与他生死相随、患难与共、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红娘子。 

      ……

      红娘子的最后结局,是一个谜。

      编述主要来源:《李岩评传》

      参考篇目:《红娘子——狐说古代美女》、《甲申三百年祭》、《鹿樵纪闻》、《梼杌近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树和教育》第15章 李岩与红娘子(2)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